据报道,覆铜板自去年四季度以来迎来多次上涨,同时货源也非常紧张,近期这种状况有加剧趋势。近日,建滔、生益等多家覆铜板大厂再次密集上调报价,目前厚板等部分产品价格已经翻倍,头部供应商仍有能力大幅提价。业内表示,这一轮供需失衡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上游铜箔产能非常紧缺,很多厂商转去做锂电铜箔,导致电子铜箔供给缺口很大,预计到三季度会愈演愈烈,价格涨到三季度是大概率事件,后续还要看铜箔供给能不能改善,这一轮行业景气度或是有史以来最高的。券商认为,如今年二季度通信需求补齐、行业需求继续确认淡季不淡,覆铜板价格有机会继续2-3个季度价格上行的时间区间,继续接近或者超过覆铜板历史价格高点的水平。而在二三季度与原材料新平衡态或者原材料价格压力减轻的乐观假设下,覆铜板环节将有望带来盈利弹性的提升。行业龙头公司拥有更强的成本优势及议价能力,望持续受益。生益科技()公司是内资覆铜板的行业龙头厂商,年公司在全球刚性覆铜板市场占有率为12%。超华科技()公司主营产品覆盖铜箔、覆铜板等上下游产业链,受益于主营产品的大幅上涨公司预计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万元—万元,同比增长.36%—.03%。3月9日,宁波新福钛白粉有限公司发布调价通知单,称金红石型钛白粉在3月9日的原价格基础上国内上调人民币元/吨,出口上调美元/吨。据悉,这已经是宁波新福本年度第三次调涨,全年累计国内售价上涨元/吨,国际售价上涨美元/吨。业内人士表示,钛白粉企业涨价潮仍在继续,龙蟒佰利在本周还会再涨元/吨左右,金海钛业等钛白粉企业已经封单。而在此前,特诺、科慕、石原(ISK)、泛能拓等钛白粉巨头也发函宣布,4月1日起对于钛白粉等产品价格上调美元/吨。年下半年,因国内外疫情控制情况的差距,刺激了国产钛白粉的大量出口,导致价格强势上涨,创出三年来新高。此外,国内钛白粉即将进入的“金三银四”传统旺季,行业盈利有望进一步趋好,供应链公司有望受益。惠云钛业()是具有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的现代精细化工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钛白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金红石型钛白粉、锐钛型钛白粉系列产品;安宁股份()具有产业链定价权的钛资源龙头,钛精矿对外销售规模国内第一,在钛精矿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下游钛白粉厂商有较强的议价能力。还有龙蟒佰利、中核钛白等。国盛智科日前接受调研时表示,数控机床行业下游需求旺盛,行业景气度持续向好,同时国产替代明显加速,尤其是数控机床产品订单呈快速上升态势。目前公司在手订单依然饱满,而且春节年后2月、3月整体订单情况继续向好并保持增长,目前部分订单已排到三季度,印证了机床的强景气度。而从前瞻性指标来看,年三季度数控系统行业收入28亿元(YOY+53%),年四季度收入42亿元(YOY+%),其销售一般领先数控机床3-4个月左右,预示着年机床需求旺盛。机床被誉为工业母机,机器之母,是衡量一个国家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机床具有周期特性,目前已经进入十年更新大周期。机床的一般产品寿命约为10年,而重切削、长时间运转的机床寿命在7-8年。据草根调研结果,10年以上使用年限的机床占存量机床的30%,存量设备更新需求庞大。机构预计-年国产数控金属切削机床市场规模CAGR=23%,年均更新需求达千亿元。另外,中国作为最早从新冠疫情中走出来的制造业大国,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制造业投资企稳回升,降幅逐月缩窄,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自去年5月份转正以来逐月提升,年5月、6月、7月、8月累计同比增速分别达到2.7%、5.8%、7.4%、8.8%。制造业投资正在强劲复苏,这将带动高精密机床需求。国盛智科()成功开发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打造国内数控机床领先企业;海天精工()坚持独立自主的研发生产路线,专注数控机床十八载。已经成为国内领先的数控机床研发、生产企业;创世纪(83)系国内数控机床领域同类型企业中技术宽度最广、产品宽度最全的企业之一,产品门类齐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是公司数控机床产品的应用领域之一。此外,华中数控()国内高端数控系统的领军企业,是国内数控系统行业的第一家上市公司。据报道,在美国俄亥俄州,能源历史正在被改写,该里程碑式的能源设施已经完成了85%。LongRidgeEnergy发电站是一座MW联合循环电站,其使用的通用电气的涡轮被设计成能够使用80%的天然气和20%的氢气。而且,经过调整,该工厂将在未来实现只燃烧%氢气。电站计划于年11月进行商业运营,将成为美国第一座专门建造的氢气发电站,也是全球第一座将氢掺入GEH级燃气轮机的发电厂。这将是电力行业减少碳排放的里程碑。业内认为,氢能是实现碳中和的最终解决方案。氢是宇宙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被誉为“终极能源”。当它与氧气结合燃烧时,就可以用来驱动现代燃气轮机,以接近零碳排放发电。我国已将氢能产业纳入国家战略,未来氢能在中国能源体系中的占比将超过10%,年经济产值超过10万亿元。美联新材()控股子公司营创三征建设运营世界首座2MW质子膜交换燃料电池发电站,所用氢气全部为公司自产。雪人股份()已重点布局氢气制取与加氢站建设运营相关设备以及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集成等领域。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党支部近日组织开展支部活动,研讨原材料工业碳减排实施路径。要求围绕钢铁、石化化工、有色金属、建材等重点行业,科学制定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措施、路径和时间节点要求,力争率先达峰、率先中和。中泰证券分析师谢鸿鹤认为,火电铝高耗能、高排放特征显著,存在供给端收紧的可能。而风电、光伏、新能源车等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明朗,将促进铝需求抬升。云铝股份()拟定增投向云南文山水电铝材一体化项目;南山铝业()-通过投资印尼氧化铝项目提升资源自给率。据报道,医院手外科陈山林专家团队经过10小时的精细显微操作,成功完成了全球首例“定制化3D打印掌骨联合改良踇甲瓣技术再造可活动腕掌关节的拇指”手术。该手术不仅扩展了3D打印技术的应用场景,更攻克了为再造重度拇指缺损的同时重建腕掌关节的这一技术难题,达到了世界再造拇指的领先水平。自3D打印技术问世以来,关于器官打印的研究不断升温,是3D打印领域的一个热门方向。据专业机构预测,到年,全球3D打印市场需求超亿美元,预计其中一半来自3D生物打印领域。蓝光发展()全资子公司蓝光英诺生物科技公司已经在生物墨汁、3D生物打印机和配套软件系统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3D生物打印血管植入恒河猴体内实验取得成功。光韵达()与GE医疗中国等合作打造中国首个医疗3D打印整体解决方案。大博医疗()募投项目包括3D打印截骨器、3D打印椎间融合器等。据媒体报道,3月9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所党委委员、副所长郭建增建议,在氢能产业发展过程中,提升“绿氢”制取环节的战略地位,并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氢能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氢能产业发展中,氢气的制取是关键之一。目前,氢气制取技术主要有化石能源制氢、工业副产氢气回收提纯和水电解制氢。其中,化石能源制氢和工业副产氢气回收在工艺过程中碳排放量较大,不适合长期发展。而水电解制氢法整个制氢过程没有碳排放,是真正实现清洁氢气来源的“绿氢”,是能够真正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制氢技术。郭建增代表建议,提升“绿氢”制备产业战略地位,制定国家层面的“绿氢”制备产业专项发展规划,推进装备制造业有序快速发展。针对“绿氢”制取技术装备关键技术及材料研究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设立科技专项,加大专项研发资金投入,支持行业企业突破“卡脖子”技术,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实现“绿氢”制备技术完全自主化。雪人股份()依托先进的压缩机技术,氢能源技术和产品覆盖燃料电池空压机、氢气循环泵、水电解制氢设备、加氢站建设与成套设备、氢燃料电池电堆以及氢储能等领域;美锦能源()互动易平台表示,有计划利用风电、水电资源较丰富地区进行水电解制氢。从2月血制品批签发数据来看,占血制品市场六成左右的大品种人血白蛋白供给持续减少,且主要由于进口减少引起。今年2月,人血白蛋白批签发进口出现同比、环比下滑。2月合计人血白蛋白累计批签发.4万瓶,同比下滑63.1%,环比下滑32.4%;其中进口白蛋白.1万瓶,同比减少68.4%,环比下滑13.1%;国产白蛋白共.3万瓶,同比减少37.3%,环比减少21.6%。而1月份进口白蛋白批签发.91万瓶,同比下降46.48%;而国产白蛋白.54万瓶,同比仍取得11.7%的正增长。在追溯到去年四季度,进口白蛋白同比增速不到10%,低于全年超过20%的同比增速。进口白蛋白批签发下滑表现出持续性。年全年人血白蛋白批签发总量约万瓶,其中国产人血白蛋白批签发总量约2万瓶,占比约35%;而进口白蛋白累计批签发接近万瓶,占比达65%。可见,进口白蛋白的波动对国内人血白蛋白的影响更大。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daikuaibao.com/bbfz/13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