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江苏开发区创新提升全省开发区打

白癜风怎么能治好 https://m-mip.39.net/nk/mipso_4626906.html

“最江苏”导读

江苏是开放大省,开发区质量效益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开发区是江苏经济的靓丽名片。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江苏要求深入推进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那么全省经济开发区如何深入推进开放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请看“最江苏”近期专题:聚焦江苏开发区创新提升。

开发区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创新富民的重要载体。在30多年的建设历程中,江苏开发区的质量效益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创造了全省1/2的经济总量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了4/5的进出口总额,吸纳了4/5的实际使用外资,是江苏经济的一张靓丽名片。

为推进江苏省经济开发区进一步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近日,江苏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全省经济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实施意见》,为新形势下全省经济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增添了新的动力。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也是推动“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再出发的起步之年。新时期、新起点提出新要求,无论是对于经济开发区自身改革创新发展,还是对于更好地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优结构,质量佳

江苏省第十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名单去年10月出炉,位于苏州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苏州特雷卡电缆有限公司入选。

特雷卡隶属意大利普睿司曼集团,该集团是全球电线电缆行业一流企业。自年落户相城区以来,特雷卡发展迅猛,已成为中国电缆行业的一支生力军,产品被广大中国客户普遍采用,大量特种高端线缆行销海外。

“总部经济是产业链的‘最上游’、价值链的最高端,具有强大的头部效应。”苏州相城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跨国公司在相城区设立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将有效提高相城区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也希望通过总部经济的形式,更加高效地利用资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苏州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开发区始终坚持着力引进行业龙头企业、总部企业,认定名单的出炉,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总部、功能性机构进驻,全面激发外资企业的活力和动力。

今年1月,德国跨国企业博世在中国最大的太阳能项目——博世太阳能光伏项目竣工仪式在南京举行。在位于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博世汽车技术服务(中国)有限公司内,架设摆放在厂区内的太阳能电池板犹如密集矩阵,占地面积巨大。

博世全球商业服务亚太区总裁、博世中国董事尚睿德说,该项目共分两期,首期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组件共块。整体项目完成后,每年可供应的清洁光伏能源将达万千瓦时,能节约巨额能源成本、减少碳排放。该项目是博世的全球样板项目,系与NEFIN合作开发。

多年来,包括德资在内的外资企业在江苏集中布局总部、带来“龙头”效应、“乘数”效应,外资“总部经济”在江苏落地深耕。江苏省商务厅数据显示,截至年10月,江苏累计认定跨国企业地区总部、功能性机构家,其规模不断扩大,功能形态不断完善。

江苏要求经济开发区在全力稳外贸稳外资的同时,着力优化外贸外资结构,提高制造业利用外资比重,提高对外贸易质量。重点引进跨国公司总部等功能性机构,探索建设外资总部经济集聚区;强化投资促进,对重大外商投资新设或增资项目,各地可按照其对地方经济社会综合贡献度给予奖励;对招商一线岗位人员,可实行特岗特薪。

重服务,便利化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务服务中心位于金龙湖南岸,面积1.6万平方米,主要有行政审批服务、代办服务、公共资源交易以及“放管服”改革工作等业务板块。目前,中心共进驻部门19个,集中事项个,已成为利企便民的现代化国际化公共服务平台。

开发区率先在全市启动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部分业务最快1小时可办结时。市场准入服务区主要办理内外资企业的工商注册登记、食品药品登记、特种设备登记等,率先开展了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工作,在全市处于领先水平。投资建设服务区重点建设项目容缺预审、区域联合评估等,对中心“一次提交、内部流转、多方复用、一次出证”。

服务项目建设、服务企业发展是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中之重,开发区在服务环境、服务手段、服务功能、服务质量上不断完善、持续提升,坚持问题导向,推动改革创新,立足需求改善供给,更大力度推进便利化高效化服务,更大成效利企惠民,推动营商环境建设走在全市前列。

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中韩(盐城)产业园产城融合核心区、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全国百强产业园区、江苏省先进开发区。现已集聚各类企业多家,韩国现代起亚、SKI,法国佛吉亚等一批世界强企业投资落户。

近年来,盐城经开区紧扣高质量发展总导向,坚持项目立区不动摇,强化创新引领不停步,加快建设产业发展高地,全力打造开放合作标杆,经济保持稳健发展势头,为全市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

盐城经开区全面落实国家级开发区全链审批赋权清单,在全市率先实质性运转行政审批局,基本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设立外资开办专区,有力保障了重大外资项目快速推进和建设,巩固提升了“”服务水平,持续推进“一窗一网”不见面审批改革。建立中韩外向型审批服务绿色通道,健全完善基层政务服务体系,建设“24小时自助服务大厅”。开发政务服务平台系统,集成智能化政务服务设备,“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江苏要求支持经济开发区建设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和外贸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关税保证保险试点工作全覆盖,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强考评,导向好

由江苏省商务厅牵头开展的年度全省经济开发区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评价情况近日正式发布。参加年度考核评价的家经济开发区总体情况表明,全省经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开放型经济主力军作用更加凸现,作为开放发展重要平台的能级进一步提升。

用考核指挥棒引导推动高质量发展,全省经济开发区积极实践勇于担当。年度综合考评结果显示,家经济开发区创造了全省40%的经济总量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了全省45%的工业增加值,实现了全省67.6%的实际使用外资和61.8%的进出口总额,吸纳了全省26.5%的从业人员,就业人口.10万人,为全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和坚实保障。

下一步,江苏省商务厅将以本次考核评价为契机,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科学运用考核评价结果,进一步加大对经济开发区各项工作的指导、服务与协调力度,促进融入推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在高水平利用外资和高质量发展对外贸易上探新路,更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外经济合作,更好实现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

根据商务部公布的年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在全国家国家级经开区中,镇江经济技术开发区(镇江新区)综合排名继续站稳全国前30强方阵,位列江苏省国家级经开区第5位,创历史最佳。

  

年以来,镇江新区面对外部经济下行压力和内部转型阵痛,深度对标苏南地区,深化改革创新,坚定不移走产业强区之路,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地见效。

一年来,镇江新区实体经济稳中有进,区域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年,镇江新区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增幅6.3%,项目招引逆势前行,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类项目50个,全年到位产业类外资2.27亿美元,占镇江市1/3。工业应税销售首次突破亿大关,35个市级项目超额完成投资计划,规上先进制造业投资增幅、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均居镇江市首位,产业类项目建筑面积、合同造价分别增长49.7%和55.5%。

江苏将进一步优化完善经济开发区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对成绩突出的开发区给予资金支持,工作成效显著的省级经济开发区优先升级为国家级。

资料来源:中国经济信息社江苏中心、现代快报、苏州日报、苏州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新闻网、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网站、盐阜大众报、新华日报

小编:嘚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daikuaibao.com/xdkbnr/118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