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新闻今天,现代快报整版报道中

现代快报讯在泰州中国医药城一间实验室里,32岁的海归博士蔡怀涵正在进行药物实验,由他负责开发的全球缓控释新药——针对II型糖尿病研制的新型缓控释新药维糖项目,已成功申报获得美国FDA新药临床批件。其实在中国医药城,像这样的新型药品每天都在孕育。短短10多年时间,坐落于泰州新城区的中国医药城,在一片绿色的田野中拔地而起,成为中国医药产业发展的风向标,吸引了多家国内外医药企业在这里落户,多项医药创新成果成功落地申报。

△中国医药城东方小镇通讯员供图

创新举措构筑人才新高地

人才是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而阐释中国医药城的人才政策,可以从两个故事讲起。年底,从比利时根特大学博士毕业的蔡怀涵放弃了国际大公司提供的高薪工作,选择回到家乡中国医药城效力,加盟了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闻晓光博士创办的越洋医药有限公司。

蔡怀涵说,中国医药城对人才的重视和良好的政策激励,是促使他加盟的最重要因素。

△科研人员正在实验室工作中现代快报记者毛晓华摄

据悉,中国医药城始终将人才团队建设放在核心地位,推进人才特区建设。每年设立1个亿的"人才特区"建设专项资金,实施中国医药城"人才计划",为落户企业和人才提供创新创业资助、购房生活补贴。

一大批海外人才也被中国医药城吸引回国创业。蒋志君是美国纽约市立大学的博士,在美国工作生活了20多年的他,年毅然辞去了美企高管职位,放弃百万年薪,来到医药城创建江苏长泰药业有限公司。蒋志君坦言,当初考察了好几个地方,最终被功能齐全、政策全面、服务贴心的医药城所吸引,"园区内的软环境建设远远高于其他地方。"

"人才金三角"是中国医药城柔性引进人才、打造"人才高地"的新举措。泰州对高层次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在,探索出"在欧美国家做科研、在国内著名高校做讲学、在泰州产业化当法人代表"的新模式。蒋志君这样的领军人才就是"人才金三角"的代表,他们从欧美、从高校带着新技术、新项目来创业,助推一批前沿创新成果快速产业化。

目前,中国医药城已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多名,其中,国家"千人计划"人才55名,省级以上团队12个,省"双创计划"人才名,各项人才指标位列国内同类园区前茅。

△在中国医药城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每天都有企业使用平台提供的高端仪器进行相关试验现代快报记者毛晓华摄

公共服务平台让企业拎包入住

一粒小小的胶囊粒,搭载上摄像头、信号传输等众多智能装备,被人吞服下去,它就能从食道、胃、肠一路拍摄高清晰度图像,一次性把人体整个消化道的情况清楚记录下来。这个神奇胶囊,就是中国医药城内的江苏华亘泰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胶囊内窥镜",产品一上市就成功斩获国内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

企业不容小觑的创新实力,正是得益于园区一系列"懂行"的专业服务平台。从全国首个疫苗工程中心,到临床诊断试剂研发平台,再到全省首个医药初创企业统贷平台,一个个贴心"保姆"为企业提供着技术孵化、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和风投等一条龙服务。

在中国医药城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每天都有企业在网上预约,使用平台提供的高端仪器进行相关试验。对于泰州市百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总监杨虎虎来说,医药城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公司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依托园区的这些专业化平台,企业不用投入大量资金,拎包入住。"杨虎虎说,医药产业相对研发周期较长,对于他们这种初创企业,如果前期将资金投入到采购设备中,显然是承受不起的。而现在使用少量租金就能使用世界一流的实验设备、高度整合的数据平台以及技术娴熟的实验工作人员,对企业孵化壮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泰州医药园区公共平台服务中心主任马扬光介绍,中国医药城历经了十多年探索与发展,围绕医药研发链与产业链需求,共搭建了药物安全性评价中心等20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累计投入已超过10亿元,可为医药企业与高端人才提供"一站式"研发及项目孵化服务,有效降低了企业前期商务成本。比如,疫苗工程中心投资多万元,建起了多平方米的中试车间,可满足3至4家企业同时做中试。而假如让每个企业自己配建,最少投资万元才能建一个多平方米的中试车间。

开放式平台管理模式、集成化服务模式、创新要素社会化互动模式等一系列独有的服务机制,让中国医药城的人才、技术、平台、资本等各创新要素集聚共生、协同发展,加速着疫苗、诊断试剂、高端医药器械、保健品等特色医药产业集群的崛起。

泰州市委常委、泰州医药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陆春云说,中国医药城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坚持专业化,通过专业化的规划,引进专业化的团队和人才,为生物医药产业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建设一个真正引得进、留得住、长的大、发展快的环境。

△中国医药城夜景通讯员供图

产城一体打造医药新地标

在中国医药城的辅道两旁,成排的梧桐树格外引人注目,人们干脆就把这里称为:梧桐大道。每到节假日,市民带着孩子来到这里赏景、拍照。大家都说,医药城不像一个工业园区,而像是现代化的生活区。

无论是完善的配套设施,还是繁华的邻里中心,它们都是中国医药城打造"产城一体化"的缩影。

从一串数字中,可以更直观地了解近年来中国医药城取得的成就。

△中国医药城五期标准厂房通讯员供图

截至目前,中国医药城已经集聚了多家国内外医药企业,包括阿斯利康、勃林格殷格翰等12家全球知名跨国制药企业;聚集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70多家;33家药品生产企业取得生产许可证;20家药企51条生产线通过GMP认证投产;获批产品注册证或备案凭证张;多项医药创新成果成功落地申报。

"着力完善载体功能,打造国际化示范区,营造宜业宜居环境,是中国医药城不懈的追求。"陆春云介绍,中国医药城将继续坚持产城一体、以人为本、绿色低碳、智能智慧的理念,让广大科学家、投资商、创业者在安全上放心、在生活上舒心、在工作上顺心。

陆春云说,作为长江经济带大健康产业集聚发展试点城市,泰州近年来在医药产业领域所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中国医药城将始终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努力打造成国内外知名的生物医药产业新地标。

赞赏

长按







































中科治疗白癜风有疗效
刘云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daikuaibao.com/xdkbls/108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