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位最会写汉字的小学生脱颖而出,谁有机会

能不能治疗白癫病 https://4001582233.114.qq.com/

江苏十位最会写汉字的小学生选出来了!他们中的五人将代表江苏去央视比赛。

昨天,由现代快报主办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全国巡回赛江苏省冠军赛”在句容碧桂园IB国际学校举行。通过个人赛、校园赛PK胜出的近百位小选手,从笔试到现场PK,一路“厮杀”。

最终姜东洲、周晗、贾一凡、周天牧、陈晨雪润、杨亭玉、宋一茗、鲍亦文、王昭明、钱鸣翰共10位选手进入十强,获得金奖,将角逐代表江苏去央视参加总决赛的五个席位。

现场

此次江苏冠军赛分为上下午两场。选手们首先参加上午的笔试。上午共有道题目,主考官统一读题,所有学生在同一时间作答。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

选出前40名选手参加下午决赛环节1对1的PK。下午的PK看点多多,比赛分为两轮,第一轮40进20,第二轮20进10。

40进20选拔赛采取1对1决战方式,笔试排名第一和第四十、第二和第三十九进行同题PK,以此类推。

若一方写对另一方写错,写对的选手晋级,若双方都写对或都写错,继续答题。

两小丫大战11回合

通过首轮笔试,南京大学附属丁家桥小学的陈鹿雪和南师附中新城小学的余新瑶,实力相当。到了两两PK阶段,两个小姑娘上演了一场精彩的拉锯战。

城堡、吵嚷、疮痏、歇鞍、茕孑、婀娜、秉性、妒忌、束脩、端详……前10个听写词汇中,陈鹿雪和余新瑶对错参半。

令人意外的是,两个小姑娘实力相当,会的都一样,不会的也都一样。

直到第11回合,主考官出题“玷污”,两个小姑娘一对一错,陈鹿雪书写无误,拉锯战才算告一段落。

书写不规范,小选手挥别舞台

15、16号小选手进行同题比拼,遇到的第一个题目是“不凡”。

听到的词语不难,两位刚上台的小选手都舒展了眉头,写出答案,等待裁判宣布结果。

令人意外的是,16号小选手却没能通关。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是书写不规范。16号小选手只能止步于此,无法晋级。

记者注意到,现场书写不规范的现象时有出现:有的小选手写了“葱茏”,但葱的中间部分写得太过拥挤,裁判需要仔细判别才能看清。还有选手写“遨游”,把遨字里面的最后一笔点写成了捺。

裁判说,点写成捺是书写不规范,但考虑到在电子设备上书写,和平时有所不同,所以只是对选手进行劝诫。

难题写出来了,日常用语反而错了

德薄能鲜、辎重、束脩、斗斛之禄……每轮选拔赛中都藏了一些稍微有难度的、不那么常用的词语,让热爱汉字、知识广博的小选手能脱颖而出。

昨天的三轮选拔赛中,上述的有难度的词语都有选手能够正确写出,让在场老师和观众大开眼界。

不过,更多的选手败给了常用词语。现场,南京的一位小选手没能正确写出“并行不悖”,止步20强。下场后,同来的小伙伴埋怨,“前几天还复习到这个词,竟然都写错了。”

尤其到了20进10的选拔赛阶段,常用词更是屡屡成为“拦路虎”。冲锋陷阵、器宇轩昂、脍炙人口、混淆是非、置若罔闻……10轮高水平比拼中,8个选手都是在常用词上落败。

预告:10位金奖选手选5位去央视比赛

四年来,央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吸引了广大青少年参与,热爱汉字、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一档精品文化节目,“听写大会”已成为一年一度、规模最大、水准最高、影响最广的国家级文化赛事之一。

选手们奋笔疾书

前三届比赛,江苏选手次次出彩。年,南京外国语学校杀进半决赛,“小清新组合”个个是学霸。

年江苏连云港新海实验中学夺得全国总冠军。年现代快报成人听写团在全国总决赛中一共赢得了包括团体总冠军在内的12块奖牌。

今年的参赛者变成了小学生,姜东洲、周晗、贾一凡、周天牧、陈晨雪润、杨亭玉、宋一茗、鲍亦文、王昭明、钱鸣翰这十强选手,将角逐去央视参加总决赛的五个席位。这些江苏的孩子们表现会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人物

笔试第一名最爱看《简爱》

道连成人都望而却步的笔试题,却考出了65分,南师大附小五年级(6)班的杨亭玉以这番傲人的成绩夺得上午江苏冠军赛笔试的第一名,下午也成功进入10强,成为金奖选手。

杨亭玉(左)沉着应战

不过,小姑娘自己对这个成绩并不满意。“上午考得不好,有些次本来是会写的,但是一紧张就忘记了。”让杨亭玉扼腕叹息的是,有一道题“疑窦丛生”,情急之下她却忘记怎么写。

“下午刚上场的时候,我手心里还冒汗呢。”在下午的40进20和20进10的比赛中,杨亭玉落落大方,当最终在屏幕上写出“遍体鳞伤”和“混淆是非”时,她眉头才渐渐舒展开来。

获奖的杨亭玉格外开心

小学霸平时就是识字达人,语文课做看拼音写字的小测试时,她经常得分。

杨亭玉说,自己喜欢大部头的书,《简爱》是她的最爱。

最近刚刚获得安徒生文学奖的曹文轩,也是杨亭玉的偶像,说起《细米》《青铜葵花》《红瓦黑瓦》,她双眼放光:”我喜欢这些文字优美的作品。”

杨亭玉有自己的识字秘笈,她说,平时看书时,遇到不认识的字,会在手机上检索,有时情节很精彩,她不想打断阅读节奏,便会在书上折角,看完后再回过头来查。

虽然成绩一直在班级名列前茅,但小姑娘并不喜欢别人称呼自己为学霸,“被称作学霸,压力会很大的,一旦有一次考试考砸了,会很不好意思的。”

淡定小男生成首位金奖选手

29号选手姜东洲是南师附中新城小学五(2)班的学生。20进10也是两两PK,抽签决定比赛顺序。

姜东洲抽到了字母A,与14号选手展开首轮PK。主考官念出“冲锋陷阵”,两位选手齐刷刷埋头作答。

公布答案时,对手把“陷”写成了“现”,立即被淘汰,姜东洲轻松成为第一位江苏十强选手。

拿着奖状的姜东洲

比赛结束后,姜东洲没有想像中激动,淡定地观看其他选手比赛。

这位留着板寸、声音略带沙哑的男孩回忆,此前在40进20比赛中,他写出了让人惊叹的“德薄能鲜”,但其实是通过联想写的。

“以前从书里看过薄德,然后鲜是稀少的意思,然后就写出来了。”姜东洲悄悄说,“藏垢纳污也是班主任喊大扫除时学到的。”

其实,姜东洲能入围江苏前十强并不算意外。姜东洲说,“班上同学不会写的词语都会跑来问我,我基本都能答上来,他们也送我活字典的称号。”

刚上五年级的姜东洲已经读完了金庸的武侠小说,最近正在读《古文观止》、《二十四史》,还热爱体育运动,是学校足球队的小队员。

幕后

江苏十强4位选手来自南师大附小

经过一天的PK,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全国巡回赛江苏省冠军赛落下帷幕,最大的赢家当属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十强选手中,南师大附小的选手占据四席。

“这次来参赛的学生都是学霸级的孩子,他们博览群书,对语言文字很敏感。”带队老师、南师大附小语文老师张薇说,此前,该校举行了校内初赛与复赛,76名同学自主报名进行初赛,16名同学进入复赛。

南师大附小的四位10强选手

江苏冠军赛前,南师大附小的6位小选手便开启了学霸模式,赛前一周,老师们开始给学生们开小灶,“每天中午和下午放学后,都会组织同学们一起复习。”张薇说,老师给孩子们准备了汉字听写大赛4本指导用书,指导孩子们听写。

“有些常用但容易出错的字或者生僻字会注意练习,帮学生们弄清楚词义,告诉他们有哪些典故,便于他们理解。”张薇说,赛前的准备,也会教给学生们一些小技巧,例如如果遇到不会写的字词,会教孩子们猜测词义,再确定偏旁部首。

就这样,这些小学霸经过每天三个多小时的练习后,已经掌握了近千个高难度的词汇。

不过,张薇认为,最好的识字方式还是阅读,“不能为了记汉字而记字,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会给学生们推荐文学作品阅读,让学生们在阅读中培养对汉字的兴趣,享受汉字的美感。”

苏州三位小选手携手进40强苏州西交利物浦大学附属学校的小选手们,为了早点赶到比赛场地适应环境,昨天早6:30就坐着校车出发了。一路上,他们嘴里吃着早饭,眼睛还在看着汉字复习。

苏州西交利物浦大学附属学校的选手们

“孩子们都特别认真,在学校进行了三周的集训,常用字、适合小学生的生僻字,大家都在不断的学习。”带队老师胡继梅说,这次小选手们的认真备战,也影响到六年级的哥哥姐姐。

“六年级的学生们,把往年的‘汉听大会’都回看了一遍。他们发现,原来有那么多自己不认识的字,今后在阅读中,不仅仅简单读书,更要有意识的进行字词积累。”

上午的笔试结束,苏州西交利物浦大学附属学校的小选手成绩出色,柳欣野、王思垚、王瑞黎三位可爱的女生携手进入40强,来到决赛环节进行1对1的PK。

最终,柳欣野获得银奖,王思垚、王瑞黎获铜奖。胡继梅老师细心的观察她们的赛况,为以后全校孩子学习汉字积累经验。

胡老师说,柳欣野淡定稳定的心理,让他能更好的发挥。

点评:注意易错字,注意书写规范

本次大赛的台下,坐着三位美丽的女士,她们笑容灿烂,不过她们手里的小牌牌上显示的勾叉,却直接左右着参赛选手的情绪,她们是本次大赛的裁判,三位严谨的中学语文老师。

来自南京外国语学校的孔维玲老师,是首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南外队的指导老师,带出了闻名全国的“小清新组合”;

南京29中高级教师王晓青,带出过南京市的“汉听”冠军队;

来自南京中华中学的高级教师李玲,是资深的高中语文名师,也代表三位评委对争议字发表看法。

三位老师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此次大会让她们更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daikuaibao.com/xdkbzn/124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