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张老照片都定格着这座城市的过往岁月它不仅展示了人们的生活过往更是承载了人们对于过去的一份记忆中医院附近的广告牌随着时代的不断向前许多记忆里的事物抵挡不住时间的洪流渐渐消失了...只有那老照片依旧诉说着从前这40张老照片带你搭乘上回到过去的时光机一起去看看这百年间南京的变化寻找回消失的南京!01城南的市井窄巷老城南,对于南京人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生长在城墙下的老城南人喜欢把中华门瓮城叫做大城堡,站在城墙上环望四方就能看见最熟悉的市井街巷。“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四四方方的走马楼围成一圈,栏板上有精美的雕饰,这是当年城南人家常见的风景。曲曲折折的石板路延伸至四方,头顶纷乱的电线和晾衣杆,卖着各式小玩艺小食品的小摊,老人们三三两两地坐在路边聊着天,孩子们在巷子里奔来走去,一派悠然自得的风光。02那时河西还是一片乡野过去,在老城区人的眼里,只要出了水西门的地方,就被称作乡下了。年的南京地图上,河西是还是蓝色的,到处是沟渠河塘。当时河西人想要进趟城,没得选择,唯有7路公交车。90年代的7路公交车,拉着河西人从乡下开进城,从泥泞的烂泥路开往城区的柏油路。谁又曾想到,它会成为现在的CBD......03曾经的“中国第一高楼”对于南京人来说,金陵饭店一点都不陌生。它是一个充满着故事的地方,又代表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回忆。年3月,金陵饭店开始试营业。在此后的十年里,金陵饭店头顶着“中国第一高楼”的名号,每天站在楼下仰头围观的人群,成了开业之后的另一番风景。五星级饭店,全国罕见的高速电梯、高楼直升机停机坪,南京人提起来都是自豪满满。于是,金陵饭店成了游客来南京必须去的地方。那时候去金陵饭店是要门票的,5块钱一张票,观光的队伍有时在新街口排成一长列。而那时的南京人,一个月的收入也不过30元。04新街口只是个十字路口三十年前的新街口,在南京人的记忆里,还只是个十字路口。没有德基、大洋等摩天大楼,也没有中山像。只有一家一家的老字号,从长江路到中山东路短短几百米,曾经的茂林食品、大三元、百花市场、胜利影院……遍布其中。从一个十字路口成为如今的“中华第一商圈”,再成为南京的地标性建筑,它的变迁被定格在了每个特殊的节点上。05南京人的娱乐文化休闲场所年成立的南京市工人文化宫,藏着一代人的绝版青春。文化宫里的怪物飞车、碰碰车,还有电子游戏机、套圈和打气球,每回去都要玩上好几把才肯善罢甘休。68年来,它早已不仅仅是工人之家,更是全南京人的娱乐文化休闲场所。如今这个承载青春的地方消失了,很多人的过往也成为了回忆。06电影院里的旧时光年,大华电影院规模、设施均居当时南京之首,它是南京市民娱乐的重要场所之一。上学那会儿,学校组织看电影就时常来这里看,《甲午风云》、《狮王争霸》、《花季雨季》,和同学一起骑着自行车飞奔到这里,早早地排好队,舒服地坐下来就开始看了起来。07朝天宫的滑滑梯朝天宫,不变的万仞宫墙大照壁,但在年,朝天宫的门口还是片大菜地。再后来呀,棂星门前成了孩子们的滑滑梯。这里的石滑梯,南京人至少滑了年了。08电子一条街“北有中关村,南有珠江路”,珠江路曾经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电子电脑产品集散地,光冲这名头可是能让南京人骄傲许久。赛格数码,新世界广场,华海3C,百脑汇,雄狮国际等电子商城在那个年代拔地而起。第一台手机、第一台笔记本电脑都是在这里买的,而手机、电脑出问题了,维修之地也是必然选择珠江路。09一个时代的背影年,最后一班次南京北—蚌埠班车缓缓驶出后,始建于年的浦口老火车站,结束了它的客运历史,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浦口火车站最繁华的时候,周边港口、轮渡、驳运、汽车、邮局、医院、学校、饭店等一应俱全。在这里上演了无数的悲欢离合,而关于浦口火车站的故事也就此告一段落。图源
剑心君_Noise10第一家肯德基年,南京第一家肯德基在夫子庙开业。那时许多小朋友的生日愿望就是去夫子庙吃一顿肯德基。汉堡炸鸡和薯条的魔力,从人山人海的队伍里就可以看出来。这之后,洋快餐店如同雨后的春笋,在南京四处开花。11第一张街头广告年,南京第一张征婚广告被张贴在鼓楼广场小巷中,轰动石城,民间纷纷效仿。于是鼓楼出现第一个街头征婚广告栏,地点在曙光电影院马祥兴牛肉馆小巷。虽地处闹市,但不影响市容,只见参观者熙熙攘攘,好不热闹。年,报刊杂志开始免费登征婚广告,街头征婚寿终正寝。12简单又纯正的打扮那时候的少女,都扎着最流行的大黑辫或者双马尾,穿的的确良也是当时的潮流。身上装扮的颜色也渐渐丰富了。录音机里开始放着港澳台歌曲,爱美的女孩子们脱下了衬衫长裤,开始烫起了小卷发、穿起了小洋装,明艳而又动人。13房价仅元/㎡的苜蓿园富人区年,南京的房子是福利房向商品房过渡的阶段。在苜蓿园的富人区买一套房子,每平米只要多元。那时的江北不过-元/㎡,龙江也不过-元/㎡,虽然装修的不像现在那么奢华,却住的踏实又很舒心。20年前几乎没有人会想象到,房子的价格增长会快于一切。在南京,错过的房子,就再也买不起了。14双层巴士很多南京人的记忆里,都有这么一辆双层巴士——特1线(现在的路)。双层巴士曾经是南京城的一条风景线。图片来自豆瓣胖纸G坐着它穿梭在南京的大街小巷,总让人想起香港老电影的情节。二层的前排是赏景的绝佳位置,绝对是“兵家必争之地”。图片来自豆瓣胖纸G那时候在路上看见双层大巴挂满了气球和鲜花,就知道有喜事了,这是有人租用大巴当做婚车。接了新娘和宾客,亲朋好友几十人聚一起,吵吵嚷嚷,高高兴兴,别提多热闹了。一路上更是引人注目,喜庆又拉风的双层大巴让路上的人都被欢乐的气氛感染了。游1路双层大巴婚车,图片来自现代快报15南京西站与浦口隔江相望的下关江边,也有一座老火车站——南京西站。如果你是一个下关人,小时候去其他城市,都要坐上从南京西站(下关火车站)发出的火车,那一列列可以把窗子打开的绿皮火车,开启了你对陌生城市最初的向往。当年的南京西站还没有现在的小清新滤镜,这里到处都是拎着大包小包挤火车的人,路两边是卖水果卖零食的小贩,从码头一路排到铁道。16南京人心中的“小上海”梅山,一直是南京人心中的“小上海”,因为是在年拨地建设,所以老梅山人习惯称梅山为。梅山文化宫、斯蒂尔歌舞厅、溜冰场、露天游泳池留给那一代人的回忆,对于一众老梅山人来说,不只是一串简单的数字,更是赖以生存的基地,而他们的峥嵘岁月,都和这座钢山有关。号线开启南京地铁时代年,第一条地铁线——1号线正式通车,让南京成为中国内地第6个开通地铁的城市,正式开启了南京的地铁时代,开始改变这座城市的交通出行方式...14年里,南京地铁从无到有,从“一”到“十”,四通八达的地铁线网,让南京人的生活半径越来越大、城市越来越“小”。这些地方发生了许多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们都褪去了当初青涩、陈旧的模样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我们眼前可还有更多的它们也在时代的洪流中一点点消退了很多甚至已经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南京石象路游玩的人们还没有樱花的鸡鸣寺上世纪八十年代南京港客运码头建筑会衰老,老照片会褪色可属于我们的岁月记忆却不会消散你对南京最怀念的是什么?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