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报道宁德市档案馆记录历史聚力

能治好白癜风的医院在哪 http://pf.39.net/bdfyy/
能治好白癜风的医院在哪 http://pf.39.net/bdfyy/

宁德市档案馆

栏目协办

记录历史、服务现实、延续未来,一个地区的发展几乎各项事业都离不开档案和档案工作,一本本珍贵的书籍,一卷卷发黄的卷宗,档案就是历史的记录、文明的记录,也是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财富。

作为储藏宁德历史记忆的宝库,宁德市档案馆记录着闽东大地一年又一年的故事,见证了宁德日新月异的美丽蝶变。

时光荏苒三十载,宁德市档案馆基础业务建设更加扎实,年晋升为“国家二级馆”,年,在全省市级综合档案馆内部业务建设评价中获全省第二。

“四大馆”文化共建项目

深入挖掘档案史料传承弘扬“闽东之光”

11月12日,由市档案馆主办的“二十载砥砺奋进新时代逐梦扬帆”——宁德撤地设市20周年大型成就档案图片展在宁德市会展中心一楼大厅展出。

市民观看宁德撤地设市20周年大型成就档案图片展

此次展览面向社会和各地各部门广泛征集反映近30年来宁德重大事件、城市变迁和发展成就等方面的史料,从中精选余张代表性照片及若干份重要文件,充分展示了撤地设市以来,全市上下传承弘扬“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受到了我市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发挥档案资政育人作用,市档案馆开展档案保护与开发工作,对页破损档案进行修复,挖掘馆藏资源,相继举办“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宁德城市变迁档案图片展”“闽东老区苏区发展变化档案图片展”“闽东历史名人档案文化展”“铁军从这里走来”“闽东抗日风云专题展”等展览20多场次,观展人次达数十万。

宁德撤地设市20周年大型成就档案图片展

与此同时,市档案馆还通过不断挖掘馆藏资源,编研档案精品,先后编研、出版《闽东抗日战争档案史料(1-8辑)》《宁德城市变迁》等档案精品30余册。其中与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编研的《闽东抗日战争档案史料》系列专题,是全国首部也是唯一以“经济游击队”为主题的抗战档案史料。

为了让档案服务社会更加“接地气”,近年来,市档案馆更是深入村、社区、学校、商圈,打造群众身边的移动档案展,扩大档案宣传影响面。今年,市档案馆联合多部门举办“赏廉洁家训、传清廉家风”廉政专题巡回展览,先后在18个市直单位、社区间接力展出,组织参观展览的市直单位、村(社区)达多家。

发挥档案专业优势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今年“6·9”国际档案日之际,霞浦县水门乡百笕村“百笕村历史文化记忆馆(乡愁馆)”开馆,乡愁馆内宋代龙窑遗址文物、农耕生产用具及民国以来当地村民使用的各类生活小物件,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档案,综合展现了百笕村年的变迁史。

年,百笕村被列入市级扶贫开发重点村,市档案馆挂钩帮扶该村。开展挂钩帮扶活动以来,市档案馆发挥专业优势,将扶贫工作与档案工作相结合,从档案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角度,指导、帮助村级组织深入挖掘本村历史、特色档案,整合实物建立“乡愁馆”,并帮助村编研《百笕村历史文化记忆》文本和以图册形式的《光彩中行走的百笕村》读本,记录、展示百笕村脱贫攻坚足迹和乡土特色。

百笕村乡愁馆开馆

“小小乡愁馆诉说着百笕村的沧桑岁月和历史变迁,记录着百笕村小康路上的点滴,让更多群众在品味乡愁的过程中,迸发昂扬奋进的脱贫力量。”市档案馆馆长郑伟表示。

近年来,市档案馆不断探索农业农村档案规范化建设创新做法,用档案全面详细真实地记录全市各级各部门奋力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动实践和伟大历史功绩,持续探索农业农村档案规范化建设。年,指导柘荣县创建全国首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年,在全省首推小城镇建设和“美丽乡村”档案规范化建设工作。年,开展“乡村记忆档案”项目建设,全市共有10个村列入省级“乡村记忆档案”示范项目,为全省各设区市之最,并在全省率先通过验收。同时,积极探索精准扶贫建档、农民专业合作社建档工作,在全省率先出台管理办法。

筑牢档案信息化基础推进便民高效服务

数量众多、门类齐全、载体多样、内容丰富、结构优化、具有地方特色的档案资源体系,成为了闽东历史的“活化石”,也是市委、市政府和政务信息公开场所、现行文件利用中心和档案史料的查阅中心。

在新形势下如何创新档案工作,让其更好地让历史说话,为百姓服务?

为此,近年来,市档案馆着力加快数字化进程,实现馆藏档案%全文数字化,档案数字化总量达余万页,实现数字化档案双层PDF转换。数字化档案馆建设使档案收藏、整理更加系统、有条理,同时能够更方便、更快捷地服务百姓查档。

年迎接全省市级综合档案馆业务测评

“我今年因为个人土地归属问题需要查阅档案,到了档案馆,只要在电脑上输入要查询的内容,就有了相应的资料,十分方便。”市民李先生说。

“档案的数字化,极大地提高了查档的效率,为群众工龄认定、落实待遇、房产交易、婚姻状况、解决土地、林权纠纷等提供有力证据。”市档案馆四级调研员叶召法表示。

悠悠万事,民生为重。在服务民生方面,市档案馆不仅局限于加快数字化进程这一面,本着打破了部门间的信息壁垒,省去当事人奔波查档环节,让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的目的。自年以来,市档案馆在全省率先开发档案馆际共享服务平台,实现数字婚姻登记档案在民政部门“一窗受理、一网查询、一站办结”。宁德市数字婚姻档案共享成果在第二届数字中国峰会上展示。

加强业务规范建设提升档案管理水平

近年来,针对新形势下对档案工作的要求和管理办法,市档案馆不断加强业务规范建设、提升档案管理水平,相继制定出《宁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控制使用范围实施细则》《档案馆档案鉴定工作规定》等制度。并依托细则、规定对建国前卷及建国后满30年卷档案进行开放鉴定,共建立文件级电子目录87万条,案卷级电子目录5万余条。

市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市档案馆对馆藏档案53.87万条机检目录进行密级标注,并对涉及密级的5.36万份文件编制涉密档案机检目录;对馆藏个全宗卷按规范重新整理补充完善,编制《宁德市档案馆指南》;建立婚姻、海域勘界、独生子女、知青、离退休、获奖荣誉、职称、工龄、学籍学历、土地,共10种3万多条涉民档案机检专题目录。

与此同时,在库容接近饱和的情况下,市档案馆加大对涉民档案、重大活动档案、声像档案及珍贵实物档案的收集力度,使馆藏档案门类更加齐全,载体更加丰富。目前,市档案馆馆藏纸质档案,资料个全宗近14万卷(册)、照片档案张、音视频档案分钟,全国名家书画作品近幅。

30年来,建设一座现代化档案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档案服务的需求,成为了几代档案人的梦想。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宁德市档案馆新馆项目动工。目前,市档案馆新馆正在抓紧深化二次装修,届时将是集“档案安全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利用服务中心”“政府信息公开查阅中心”“电子文件管理中心”“五位一体”的国家综合档案馆,为档案提供更安全可靠的保管场所,更好发挥档案“存凭、留史、资政、育人”作用,成为宁德的城市印象之窗。

来源:闽东日报

郑凯

图片来源:宁德市档案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daikuaibao.com/xdkbnr/121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