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20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4月24日,无锡中院和新吴区法院联合举办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新闻发布会,向媒体通报《年无锡法院知识产权案件审判工作情况》,发布了《年度无锡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典型案例》。
▲无锡中院新闻发言人、党组成员、审委会专职委员方海明
无锡中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赵建聪向媒体通报年无锡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情况年度,无锡法院新收知识产权民事案件件,结收案比为%,居全省第一位;一审服判息诉率为94.8%,同比上升10.3%,居全省第二位;上诉案件的改判、发回重审率仅0.24%,创近十年以来最低;调解、撤诉案件共件,调撤率高达71%,居全省前列。
继现代快报诉“今日头条”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案入选年中国法院50件典型知识产权案例后,江苏中讯数码电子有限公司诉山东比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知产恶意诉讼损害责任纠纷案再获评年中国法院50件典型知识产权案例,该案还获得全国法院系统年度优秀案例一等奖。
年无锡地区知识产权案件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传统著作权、商标权纠纷占据绝对优势。年无锡法院审结的知识产权民事案件中,著作权纠纷案件独占“半壁江山”,审结件,占比为54%;商标权纠纷案件也是当仁不让,审结件,占比达38%。
不正当竞争、特许经营纠纷成为“后起之秀”。不正当竞争案件在显著增多,审结40件,同比增长25%。特许经营类纠纷案件数量猛增,年审结26件,同比增长30%。
互联网领域竞争纠纷成为“新的业态”。互联网环境下的竞争行为日益复杂,该类型案件从年的9件增至年的22件,至年飙升至65件。
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呈现此起彼伏。年审结的具有涉外因素的知识产权案件83件,占比稳定于20%左右。
合同案件、侵权案件“一升一降”反差明显。知识产权合同类案件数量逐年上升,知识产权侵权案件数量则逐年下降。这“一升一降”说明最严格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理念的贯彻实施有效遏制了知识产权侵权现象。
年,无锡法院实施最严格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有效遏制了知识产权侵权现象,发挥社会指引导向功能,使得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和管理更加活跃、健康。
助推科技创新,繁荣社会发展。积极研究、探索对新类型创新权益的保护,审理互联网领域的新型竞争纠纷65件,较好地审结了“兴澄”特钢、“惠普”、“海澜之家”、“五粮液”等假冒注册商标案,恶意攀附“感知”字号、“爱奇艺”商标的不正当竞争案等案件。
依法提供便利,促进正当维权。年,无锡中院共签发调查令36份,解决了权利人举证难的问题。对于当事人故意拒绝提供、提供虚假证据、提供证据不全面,或者毁灭证据的,法院依法作出对其不利的事实推定,并予以罚款、拘留。年无锡法院共作出罚款决定书5份,罚款49万元,司法拘留1人次。
加大惩处力度,遏制违法犯罪。年,无锡法院审结生效知识产权刑事案件49件,没收违法所得总额.98万元,罚金总额.1万元。对于有证据证明侵权人故意侵害知识产权的,根据侵权人主观恶意程度或侵权情节,适用惩罚性赔偿,激发震慑侵权所需的“寒蝉效应”。年,无锡法院明确适用惩罚性赔偿的知识产权侵权案件共有7件,最高判赔额为万元。
助推综合治理,建设诚信社会。建立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互联互通工作机制,健全知识产权多元化解决机制,发挥“商会调解+司法确认”作用,促进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化解。
运用科技手段,提高审判效率。支持当事人依法使用哈希值校验、时间戳、区块链等网络技术保全证据,提高知识产权取证和举证效率。年,无锡中院采用第三方电子数据存证技术进行证据固定的案件54件,存证平台涉及“联合信任时间戳”、“存证云”、“易保全”等。
▲无锡中院知产庭副庭长陆超
▲新吴法院副院长蒋少文
会上,无锡中院知产庭副庭长陆超发布了年度无锡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见今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daikuaibao.com/xdkbnr/11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