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两会特刊?创新快报
两会特刊?推动产学研合作布局重大创新平台
?加强大湾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构建粤港澳大湾区高校联合办学新机制
创新快报?琶洲数字经济创新要素集聚效应显现
?我市科技民企“深耕”自身主业,实现转型
两会特刊推动产学研合作布局重大创新平台
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广州分院副院长陈广浩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为该区域科技创新发展更上一层楼提供了新动力。
首先,要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粤港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建高水平的协同创新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其次,要加强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支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要科研机构和重大创新平台在大湾区布局建设。
目前,中科院正在积极投身到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的建设进程中,接下来将会在现有重大科学装置的基础上,力争在大湾区部署新的大科学装置,形成大科学装置群,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
(来源:南方日报)
加强大湾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中山大学教授刘昕4日下午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粤港澳三地已拥有一批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大科学工程,具备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良好基础。
为此,刘昕建议,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方面要着力提升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水平。结合目前已建和在建的大科学装置,面向科技前沿重大基础研究和国家需求重大应用研究科研平台,加快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重大创新平台、大型科研仪器、重要科研机构等,建设培育一批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等,为我国经济创新力、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提供支撑。
(来源:新快报)
构建粤港澳大湾区高校联合办学新机制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香港豪都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屠海鸣,拟提交一份题为《关于以粤港澳高校联盟为基础,构建大湾区高校联合办学新机制的建议》的提案。
屠海鸣在提案中说,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各个城市共有高等院校所。其中,广东高校体量庞大,拥有比较完整的学科布局。他建议三地政府研究出台政策,推动高校、企业等各方合作,构建科研成果转化机制。
(来源:澎湃新闻)
创新快报琶洲数字经济创新要素集聚效应显现
ESGMFair绿色发展峰会近日在广州广交会展馆举行。琶洲管委会副主任余丽慧表示,琶洲互联网龙头企业入驻带来的创新要素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日益显现,琶洲充满活力与生机,截至年琶洲市场主体达到了1万多家,其中80%是企业。
年琶洲首次提出电商总部概念,之后确定为“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琶洲发展定位再次升级为‘琶洲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创新试验区’,紧紧抓住大湾区建设机遇,深度参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打造致力于数字经济集聚发展、创新发展、合作发展、融合发展的试点示范平台。
余丽慧表示,接下来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推进琶洲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创新试验区的建设。对于会展产业,将探索与港澳在制度方面的创新与合作。
(来源:中新网)
我市科技民企“深耕”自身主业,实现转型
2月20日,广州高新区举行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活动。广州市香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永辉代表公司和澳门大学签约,双方将共建“大湾区中医药国际创新平台及智慧中医产业化示范基地”;由香雪制药牵头申报的“道地南药化橘红中药大品种开发与产业化”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属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两大动作预示着香雪制药已进入新一轮的转型升级中。
(来源:科技日报)
高层次人才认定:答疑(直接申报请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daikuaibao.com/xdkbnr/11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