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套也大咖,被达康书记训斥的纪委书记

来源:现代快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热播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吸粉无数,该剧每天的收看量(包含网络点击)已接近5亿,直逼春晚观看人数。

《人民的名义》海报

《人民的名义》这部主旋律反腐剧一炮而红,夺人眼球。剧中的老戏骨也受到年轻网友的追捧,成为该剧的"流量担当"。有意思的是,除了侯勇、吴刚、许亚军、张丰毅、白志迪等熟面孔,剧中的"龙套"也堪称神级。比如前面说到的李学政,还有扮演纪委书记张树立的于诚群,曾是南京的一位反贪检察官。

戏里的纪委书记,戏外干反贪11年多

《人民的名义》是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组织创作的当代检察题材反腐电视剧,由著名江苏编剧周梅森创作,南京籍国家一级导演李路执导,以检察官侯亮平的调查行动为叙事主线,讲述了检察官们步步深入,查办国家工作人员贪污贿赂犯罪的故事。该剧全程在南京拍摄,可以说是真正"南京制造"的电视剧。

《人民的名义》播出以来,众多老戏骨飙演技,看得人热血沸腾。剧中还有不少令人过目不忘的"高级客串"。

于诚群在《人民的名义》中饰演张树立

剧中,有一个人物虽然戏份不多,但每次出场总能吸睛,他就是剧中汉东省京州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张树立。他第一次出场是在汉东省委常委、京州市委书记李达康的办公室。当时副市长丁义珍出逃,李达康找张树立和光明区区长孙连城了解情况。张树立和李达康的对手戏,极为精彩。

看演员表,张树立的饰演者名叫于诚群。很多人并不知道,于诚群的身份有些特殊,在拍摄《人民的名义》时,他还是现职检察官,而且就战斗在反贪战线上。

现年60岁的于诚群今年刚退休,此前他在南京铁路运输检察院工作了20多年。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南京铁路分局南京东机务段当工人的他,通过招考进入检察院工作。

于诚群生活照本人供图

"我干反贪11年多,参与侦办、查处的贪官有好几十个。"于诚群说,因为自己在基层检察院,所以查办的贪官大多都是处级以下的,"用《人民的名义》里沙瑞金书记的话说,这些‘苍蝇’也得拍,恶心!"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于诚群在从事反贪工作时,还曾获评省级反贪系统优秀侦查员。

塑造张树立这个人物,于诚群表示,也算是驾轻就熟。"平时在工作中就和纪委打交道比较多,对他们的工作状态有一定了解。"在他看来,《人民的名义》生动而真实地展现了反腐过程。结合自己在基层的反腐实践,于诚群感慨,贪官们的演技、心理甚至是藏钱手段,"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于诚群一直对文艺很感兴趣,学习了主持、演讲、相声等,而且都有相当高的造诣。于诚群师从相声大师李国先,他说:"因为我是学相声的,所以在台词方面比较擅长,给我的表演增色不少。"他告诉记者,有一次饰演一个医生角色,台词充斥着大量专业术语。"一大段台词,我一次就说下来了,而且很有节奏感。"说到这里,于诚群挺自豪,不过他也坦言,自己在内心戏上还需要进一步打磨。

"实力抢镜"的于诚群,进入演艺圈有年头了。他说,年,他在报纸上看到一则群众演员招募公告,就过去试了试。这一试,便一发而不可收。他曾在《决战南京》中饰演南京地下党市委书记王正昆,还曾在《芈月传》中和孙俪对戏。前阵子热播的古装剧《大秦帝国之崛起》中,也有他的身影。

检察官一边办案还一边拍戏,岂不是有不务正业之嫌?于诚群表示,办案始终是他的工作重心所在,拍戏只是业余爱好。"一个月其实只有几天在外面拍戏,而这几天基本是利用周末时间。"他说,自己的考勤一直正常。万一不凑巧,导演要求非周末时间到场拍戏,他就用年假顶上去。

由于不能耽误本职工作,这些年他基本上都是客串小配角。也曾有过演男二号的机会,被他拒绝了,"我还要办案呢,不可能连续三五天甚至半个月在影视基地呆着。"现在退休了,于诚群决定专心拍戏。为此,他把一家企业法律顾问的职位推掉了。

于诚群曾饰演过教授、老师、医生、军人,甚至黑社会老大等多种类型的角色,但之前令他遗憾的是,没有演过检察官。"检察类题材的剧本来就比较少,而且我工作时一般只接在南京拍的戏,所以很难接触到。"于诚群说,这次参演《人民的名义》,因为剧组在北京时就把主要演员定好了,"副导演看了我的戏后说,如果早知道我,也许就能安排一个更重要的角色。"

于诚群在看《人民的名义》时,也挑出了些毛病。"里面涉及到一些检察机关的办案细节,还是有欠缺的,比如嫌疑人在笔录上按手印,按照规定是右手食指,剧里好几个地方都错了。"他说,但这并不影响《人民的名义》的总体表现,"毕竟这是一部艺术作品,不是办案的教科书。"

总监制客串"苦情工人"

第四集中,由工厂拆迁引发"一一六"事件的桥段,让人记住了护厂队工人代表王文革。他的扮演者是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金盾影视中心主任、《人民的名义》总监制、总发行人李学政。

李学政在剧中饰演的工人王文革

对于这个角色,李学政说:"王文革不仅影响了故事主线的走向,更是苦情工人阶级的命运缩影。他性格偏执,维权意识强烈,不惜代价抵制暴力拆迁,试图阻挡官商勾结,这都是工人形象的真实写照。"而导演李路选择让李学政饰演王文革,正是看重了他的"苦情"形象。

接到演出邀请后,李学政认真琢磨角色,向影视界"大腕儿"们讨教学习,这才成功塑造了王文革的荧幕形象。

这部剧有多火

每天近5亿人次观看

《人民的名义》有多火?李学政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从电视剧播出第一集开始,收视率就一直位列同时段电视剧第一名。而据湖南卫视的最新数据,《人民的名义》4月4日获得全国网收视率1.84,份额6.05%的成绩,同时段位列第一,较排名第二的频道份额高出20%。

李学政介绍,调查数据显示,该剧每天晚上的电视收看量和网络点击量加起来达到近5亿,直逼观看春晚的人数。

哪些人在追着看

年轻人、高知阶层热衷

《人民的名义》引发全民追剧热潮,其中,年轻人追看更让很多行业人士羡慕。根据湖南卫视提供的研究数据,随着剧集收视率上扬,高知观众不断涌入。4日该剧较前日份额上涨14.2%,其中,24-33岁、大学以上学历观众份额涨幅分别达到了30%以上。大学以上学历观众份额达到10.39%,是当下所有电视剧中最受高知、精英观众喜爱的剧集。"另外,从4日晚收看该剧的观众和前一日对比情况看,两天的观众重叠率达到40%以上,说明观众逐渐形成追看的习惯。

有意思的是,前几天,一个餐饮业协会的领导对李学政"抱怨",这部剧开播以来,餐饮业晚上的就餐量下降了30%。"因为电视剧播出是晚上7:30之后,不少人在家追剧,不出去吃饭了。"

真是卧虎藏龙,好看的剧就是应该多安利!觉得人民的名义好看的点赞!

赞赏

长按







































北京那个医院治疗白癜风较好
北京有哪些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daikuaibao.com/xdkbls/84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