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这所大学火了男神女神都跑去吃汉堡

说到学术交流会

一直以为画风会是这样的

大家排排坐,

都是托腮沉思的认真模样…

但是!

南大新传院的博士之家学术午餐会

画风完全不一样啊!

大个的汉堡、可口的酸奶

谈笑的女神、男神

没有枯燥刻板的形式

一起倾听、畅聊

分享彼时的体验与此时的感悟

……

“记不清来听了多少讲座了,但已经吃了有生以来最多的汉堡……”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教授王辰瑶在一篇文章中回忆。

从年10月开始,

在南大新传院不起眼的房间里,

博士之家学术午餐会一办就是5年。

这个“迷你论坛”

让全国知名教授乃至长江学者

欣然接受邀请、竞相赶来。

简单的汉堡加可乐,

配上大咖们带来的“精神上的饕餮盛宴”

让场干货满满的分享会

变成了顿快餐时代的学术盛宴

并形成独特的“味道”。

从第1个到第个

              

"当时这个想法非常素朴,就是觉得我们要教会同学们如何起点很高地来做好博士论文。"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分管研究生教育的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胡翼青教授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从年10月开始,在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房间,每个周五(刚开始是周二)中午的两小时,都是雷打不动的博士之家学术午餐会时间,迄今已经举办了整整期。

邀请什么样的学者来交流,具体讲些什么?博士之家的创办者、时任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的郑欣教授想法很明确:地域不限,专业不限。

南京大学新传院副教授袁光锋,是博士之家的首个开讲人。刚接到郑欣教授的邀约时,袁光锋觉得"很荣幸,也不安"。但他觉得,自己的体会可以帮博士生们少走一些弯路,便欣然答应。而在这场讲座中,袁光锋的收获也不少,师生给了他很多反馈。如今,这些反馈构成了他这几年修改的基础,改好后,这份博士论文出版在即。

△周葆华教授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助理、青年长江学者周葆华教授是第个主讲人。在周葆华看来,无论是第一个,还是第一百个,都是一个起点,"我正好赶在这个时间点上,"周葆华说,无论是在哪一期,博士之家的学术本质没有变。

分享的不仅是学术和论文

              

5年的时间,南大新传院的房间来了位博士,没有一位重复。他们,有的是毕业不久的青年学者,有的是资深的专家,甚至有不少还是长江学者。研究和分享的范围涵盖了新闻传播、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政府管理等各领域。

胡翼青说:"年轻教师做客博士之家的优势在于,他们的博士论文就像面包刚出炉不久,有更多新鲜的东西可以和大家分享。但我们后来觉得,可能还需要有一些资深学者来压阵,他们的博士论文可能已经成为了学界传颂的名篇。"随着博士之家名气越来越大,主讲者的邀请名单越来越长,来头也越来越响。

△黄旦教授

△范从来教授

这其中,就包括国务院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黄旦,南京大学校长助理、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范从来,南京大学人文社科高研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周宪,南京大学学衡研究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孙江,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单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张涛甫,时任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周晓虹,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校区传播艺术系教授、长江学者讲座教授潘忠党,以及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教授李金铨,台湾政治大学新闻学教授、知名学者冯建三等。

学者分享的不仅是自己的博士论文、学术人生,还包括对一些热点事件的分析和讨论。

"听这些资深学者讲座,对我的读博规划、学术研究非常有用。"级博士生赵呈晨说,她记得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教授李金铨来做讲座,一开始就教了一个读博小技巧。"他说,读书千万不要盲目,而是在有了一个大目标之后,再切成几个小目标去实现。"在后来的三年多读博时间内,她就是按照李教授的方法去做,效果很明显。

△博士之家吸引的不仅仅是南大新传院的博士生们,还有其他院系的学生,不少外校的学生也成了的忠实粉丝

博士之家吸引的不仅仅是新传院的博士生们,还有其他院系的学生。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级硕士生徐鹤就是其中一位,她到新传院蹭了一年半博士之家的课。后来,如愿读了新传院的博士。另外,还有不少外校的学生也成了的忠实粉丝。

汉堡的“饕餮盛宴”

独特的“味道”

              

学术午餐会除了学术,当然少不了午餐。而午餐一般由博士班的班长负责。级博士生张波回忆,他最主要的任务之一,就是为大家购买午餐,基本都是简单的快餐:汉堡、酸奶、面包。

尽管学生笑称它们是"老三样",但每期必来,不是为了快餐,而是为了快餐时代的学术盛宴。

南大有句校训,叫"嚼得菜根,做得大事"。这大概就是南大做学问一贯的风格:吃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精神境界上获得了什么提升。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房间里,博士之家学术午餐会带来精神上的饕餮盛宴南大新传院供图

"我们中午虽然吃得比较简单,但是享受完这些特别丰富的‘学术午餐’后,你就会觉得,这些精神食粮远比真实的大餐有意义得多。"级博士生黄贺铂说。

南京大学新传院前任副院长张红军在一篇回忆文章中写道:"每周的学术午餐会,便成为一次非凡的享受——大个的汉堡、飘香的咖啡,谈笑的女神、男神,当然还有每次引领我们进入他的情景、分享彼时体验及此时感悟的新、老博士们。"

让博士教育回归本真

              

什么才是学术研究的正确打开方式?南京大学新传院教授潘知常曾经提过这么一个问题:"我就经常问自己:‘你是想做一个学者呢?还是仅仅只想看上去是一个学者’?"潘知常说,如果答案是后者,那就整天忙于项目申请,忙于发核心期刊。"博士首先就要像一个博士。"潘知常在回忆文章中认为,博士不倾尽全力







































哪家治疗白癜风效果最好
哈尔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daikuaibao.com/xdkbls/104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