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二孩产假、福利如何?现代快报特派向
昨天下午,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以一身知性装扮亮相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会,就“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相关问题回答中外问。在将近90分钟的时间里,针对何时全面放开生育政策、生不起二孩怎么办、儿科医生短缺等热点问题,李斌一一给予坦诚回应。一同出席会的还有卫计委副主任马晓伟、副主任王培安。
会上,现代快报成功抢到提问机会,问题正是大家都关心的全面两孩配套政策,如二孩妈妈产假、单位福利报销等。值得一提的是,这是现代快报第二次在两会期间的卫计委会上提问。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现代快报曾就“单独两孩”准生手续问题提问国家卫计委主任。
现代快报提问
生二孩的假期会不会比一孩的延长?
■提问
现代快报特派:
你好,李主任!此次发布会前,我们做了一些公开征集,一些准妈妈担心,生育二孩的相关政策跟不上,或者说不如一孩。比如产假方面,在现有的已经落地的省份中,极少数的省份产假做了延长,绝大多数人认为,大多数生二孩的产妇年龄都比较高,需要恢复的时间也比较长,希望卫计委有一个指导的意见;第二是在单位报销的福利方面,有一些两孩妈妈就说,二孩看病费用很多单位是不予报销的。请问,李主任您怎么看?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会上,现代快报特派郑春平向国家卫计委提问罗荣摄
■回应
生二孩夫妻可获得延长生育假奖励和福利保障
卫计委主任李斌:
您提了一个关系到二孩生育的有关福利性的问题,这也是大家很关心的一个现实问题,我想,我们会以十分积极的态度来推进这些问题的解决。
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就“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答问新华社
副主任王培安:
这个问题很好,很重要。因为全面两孩,其中有一句话,就是要鼓励按政策生育。很多家庭希望生二孩,但又不敢生二孩,首先就有个生不起的问题,一个是精力,大家的工作压力都很大,还有影响女性就业的问题。一个是现在抚养小孩的成本高了。还有生得出的问题,现在70后的生二孩就比较困难了。再一个是生得好的问题,就是优生优育的问题。2002年实施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25条规定,公民晚婚晚育,可以获得晚婚假奖励、延长生育假或者其他的福利待遇。
随着我国人口形势和女性初婚初育年龄发生变化,国家不宜再提倡晚婚晚育,因此去年年底新修订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取消了对晚婚的奖励假,但同时规定,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就是刚才你提的生二孩的夫妻,可以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或其他的福利待遇。
大家都知道,具体的政策措施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来做出具体规定,已经修法的省区市均明确了生育假延长的天数,有的是延长30天,有的是延长60天,并制定了7至25天不等的配偶陪产假,就是妇女生孩子期间,丈夫可以享受7到25天不等的陪产假。此外还要加强托儿、幼儿教育等方面的设施建设,出台支持家庭发展的政策。
热点关注
生不起二孩,如何缓解这种压力?采取配套措施让二孩生得好养得好
如今,很多家庭选择不生二孩,原因并不是不想生,而是生不起,因为养育孩子的成本太高,政府是否会出台一些相关政策,缓解生二孩带来的经济压力?
李斌坦言,目前孕妇建档率比去年同期明显提高,在一些大城市出现了产床“一床难求”的情况,说明一些家庭已积极行动起来了,还有一些家庭在生还是不生上存在一些顾虑。最近卫计委做了一些调查,发现这些顾虑主要集中在影响妇女就业、孩子的照料、怎么解决入托入学,还有养育成本等问题上。
对这些问题,李斌透露,相关部门正在认真研究,要着力解决,“要采取配套措施,使得我们的家庭生二孩能够生得好、养育得好。”李斌说,首先依法保障女性的就业权益,制定配套措施,支持女职工生育后能重返工作岗位。“昨天我看到一个报道,说有个校长提出要支持本学校的女职工生育二孩,这位校长非常开明,我们都应该给他点赞。”
同时要合理配置幼儿照料、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等公共服务资源。教育部门已经在做安排,比如各地要推进三岁以下婴幼儿托幼机构的建设,鼓励以社区为依托,兴办托儿所,也鼓励女职工集中的单位恢复托儿所,通过幼儿园来直办托儿所,支持女职工休完产假一段时间后能回到工作岗位上去。还要加强月嫂、婴幼儿看护人员的培训等。
她还特别提到了婴幼儿产品。“今后每年大体出生1700万或以上的新生儿。”李斌说,婴幼儿产品的市场是非常巨大的。“如果我们能够生产更多物美价廉、健康的产品,包括奶粉、玩具等,一方面能促进经济增长,一方面也间接减少了育儿成本。”
全面两孩进展多数省份将于3月底完成地方条例修订
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已经有两个多月了,李斌表示,全面两孩政策正在依法有序地实施过程中,到目前为止,广东、上海、湖北等13个省区市已经完成了地方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修订,多数省份将于3月底完成地方条例的修订工作。现代快报了解到,《江苏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将在3月底由省人大提交审议修订。
放开两孩政策后,会不会引起出生高峰?
“据测算,全国符合全面两孩政策的夫妇有9000多万对,政策全面实施以后,预计未来这几年,人口会有所增长,特别是新生儿会有所增长。”李斌说,到2050年,劳动年龄人口会增加3000万左右,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会有所降低,这样人口的结构更趋于均衡。李斌表示,在政策出台之前组织了多方面的专家进行测算,总体上还是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的。到2015年全国总人口是13.75亿人,峰值人口为14.5亿人左右。到2050年,全国总人口预计还有13.8亿人,就相当于今天总人口的水平。
计划生育全面放开计划生育政策没有时间表
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不少人关心,中国何时会全面放开生育政策?
“至于什么时候全面放开,我今天和前年的回答差不多,没有时间表。”李斌表示,2015年中国总人口已达到13.75亿人,美国人口是3.2亿人左右。“从人均经济发展数量和人均生活质量来说,这个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所以中国做决策,必须要从人口众多、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对较紧张等这些国情出发,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还要长期坚持。”李斌说,生育政策会根据每一个阶段人口发展的趋势来进行科学研判,根据形势变化,及时做出生育政策的调整和完善。就像全面两孩政策,经过了反复论证,根据形势变化来提出建议,最终中央做出了这样一个重大决策。
生殖技术中国技术成熟,不用到国外冷冻卵子
有问,越来越多的中国产妇到海外,比如美国寻求生育服务或冷冻卵子,“中国什么时候会有这样相应的生育服务提供给中国妇女?”
“我可以负地说,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在中国是成熟的,解决这个问题不用到国外去,在国内是可以解决的。”马晓伟表示,在这方面国家的技术是达到国际水平的。全国经批准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设置人类精子库的医疗机构共有432所,每年完成70万例。
马晓伟介绍,“我们正在做的是做好高龄孕妇的风险评估和健康检查工作。”他表示,在2017年后,要在省一级建立高危孕妇的急救中心,要在市县建立高龄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急救抢救病房。同时,在医疗机构中,还要建立多学科的组织体系,由一位副院长统一负责,调配指挥高龄孕妇的重症抢救工作。
儿科医生增加儿科招生,薪酬将向儿科倾斜
儿科医生短缺怎么办?
李斌介绍,“儿科服务的资源总量还是不够不足的,配置结构也不尽合理。”
李斌说,一是要加强儿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十三五”时期,医院,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医院,医院都要设儿科。
二是加强儿科人才的培养。教育部门在积极推动开设本科儿科的专业,扩大研究生儿科医师培养的规模,今年就开始增加招生。招生的学校和招生的规模将会逐年增加。到2020年力争招生儿科住院医师三万名以上。
三是加强政策保障。“薪酬应该向儿科倾斜,确保儿科医务人员的收入要不低于或者高于其他专业同年资医务人员收入的平均水平。”李斌说,在职称晋升等方面,也要完善相关的激励机制。另外,要解决好儿科用药的保障问题。
四是加强儿童疾病的预防。
药品价格部分专利药进口药可降价一半以上
对于患者急需,国内没办法生产的救命药,怎么办?李斌表示,对于一些专利药价格很贵,群众用不起的问题,正在采取一些措施,比如开展国家谈判。“现在谈判试点已经进行了,大约5个品种,包括治疗癌症的药,价格比较贵的专利药、进口药。谈判的效果比较理想,降幅很大,大体能降50%以上。”马晓伟说,现在正在进行最后的衔接,药和医保也要搞好衔接,衔接确定后,将向社会公布,其中就包括治疗癌症的一些药物。
手记从“单独两孩”到“全面两孩”
三年两问卫计委,见证国家生育政策变迁
昨天这场会,注定是中外媒体关注的焦点:一来,时间恰好是三八妇女节,亮相的正是国家卫计委的“女掌门”李斌;二来,会的主题,是去年底刚通过的“全面两孩”政策实施问题;第三,历年两会,医疗领域向来都是关注的热点。
干练的李斌主任并没有太长的开场白,在三八节的问候结束后,直接进入提问环节。主持人话音刚落,席就竖起一片手臂森林。
即便如此,每当一个话题答完,就是又一轮更加踊跃的举手——实在是因为“全面两孩”这一政策的关注度太高,大家几乎都准备了十多个甚至更多的问题,前面的同行问完了一个,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提。
举手、再举手!现代快报幸运地抢到了一个提问机会。所提的问题,正是“快报帮你捎话上两会”栏目征集到的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全面两孩所能享受的产假延长和福利保障。李斌主任在回答中表示,“这是大家很关心的一个现实问题”;副主任王培安则连声肯定,“这个问题很好,很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3月6日,同样是全国两会期间国家卫计委的会,出席的同样是李斌主任,现代快报也成功抢到一个提问机会,并就“单独两孩”的准生手续提问。时隔短短两年,从“单独两孩”到“全面两孩”,现代快报的两次提问,见证了国家生育政策的重要变迁。而这背后,则是不断适应国情变化的我国人口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现代快报特派郑春平
来源:现代快报
特派:郑春平鹿伟
(长按二维码,识别加关注)
(小花老师)
北京白癜风医院好白癜风应如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