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岳答《现代快报》问:10年来,除发量变
朱岳:年生于北京,A型血,射手座。现任秃顶会会长,已出版作品《蒙着眼睛的旅行者》《说部之乱》《睡觉大师》。
来源:现代快报
:陈曦
为了方便,以下C指陈曦,Z指朱岳。
1
C:听说你在拿到旧版《蒙着眼睛的旅行者》(年)的样书时,看到腰封上赫然写着“中国的博尔赫斯”,你一眼看到这行介绍,险些钻进桌子下面。后来你在寄样书给朋友时,都要把这条腰封撕下来。为何会有这样的反应?
Z:这本书首次出版的时候我2十八岁,对图书营销还缺少了解,猛然看到这样的文案就蒙了。固然现在我也不会允许(如果我有发言权)这一类营销语。这是一种简单粗鲁的标签,对作者、读者、博尔赫斯都不够尊重。连一丁点准确性都没有。
2
C:现在出版界的喜欢拿马尔克斯和博尔赫斯打广告,这个是“中国的马尔克斯”,那个是“中国的博尔赫斯”,对这类现象你怎样看?
Z:充满了无知和无奈。现在我是个图书,我也知道想推出一个新作者有多难,没得过甚么奖,没有销量纪录,没有名人推荐……那卖点在哪里呢?可能只能写点耸人听闻的文案,和大师、名人们搭上点关系,来吸引眼球。作者常常是无辜的,如果谁真觉得自己是“中国的谁谁谁”,医院医治。
3
C:听说,之前《睡觉大师》的在书出版前曾找两位著名小说家写推荐语,得到的答复都是谢绝,一个说不想再推新人,另一个问这个作者是否是神经不太正常。你当时甚么心情?
Z:我只想援用尼采在《瞧,这个人》里的一句话,“我是靠自己的信誉活着的”。但紧接下来的话是:“说我活着,这或许只是一种偏见吧?”
4
C:集子里有个短篇《我可怜的女朋友》,男朋友无钱为女友治病,女友的手指被截以后,安上了10根面条,身体由曲别针连接着,家里的宠物蚯蚓卖了两分钱,被城管队员收走了。谁都知道面条不能充当手指,但你这么写是想表达甚么?
Z:当时我刚从法院回到家,我还是个律师,我去法院签了个字,回到家我想到这一天是农历七夕,就座下来写了这篇小说,是声泪俱下写完的。我没法直接说出我想表达甚么,但肯定不是甚么“正能量”。
5
C:有人认为,这篇小说不过一千多字,严格来讲或许算不上一篇小说。对此你怎样看?
Z:嗯,法律有规定小说最少多少字吗?如果有这样的规定,我接受,不算就不算,恶法亦法。
6
C:也有人问,什么时候能写得长一点儿?什么时候能面对现实世界?
Z:写小说可能有两种发展方向,一种是从短篇小说到中篇小说,再到长篇小说。我也说过,我写短篇小说,我的孩子以后会写中篇小说,我的孙子会写长篇小说。但这只是玩笑话。我或许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往写诗的方向发展,越写越短。
我是个自食其力的中年人,尽最大努力对家人和周围人负,对现实我有一些判断,但最重要的是“决断”,任何正确判断都比不了一个决断。我想我会把自己逼向那个决断。不过从写作上来说,没有想象力不是现实主义,就像贫困不是社会主义。最近读周伟驰老师讲马查多的文章,马查多对诗的看法中有这样的话——是它,不是它,高于它。我想,如果把它理解为“现实”,我可能在“不是它”的阶段,但在向着高于它发展,而没有停留在初步的“是它”。没有甘于庸俗的或意识形态的现实主义。另外,维特根斯坦说过,提高你自己是提高社会的唯一方法。这话也是我的座右铭。
7
C:我觉得看你的小说,更容易想起卡夫卡。谈谈你的创作和他的关联吗?
Z:也许是有共同的法律背景,固然他比我更精于法律,从实践、理论到精神实质。
8
C:这部小说集里有从地里长出来的耄耋老人,逐步长成壮年、少年、儿童、婴儿,终究经过女人的子宫重新变成种子(《轮回》);有可以溶解一切事物、乃至是浩大星空的万能溶剂(《万能溶剂》);有致力于研究睡眠艺术的专家(《睡觉大师》);有起初是女孩,30岁后变成男人,在阴暗的小酒馆里追思粉红色少女时期的胡须大汉(《两性图式》)……或许有人觉得你的小说猎奇、炫技、为荒谬而荒谬,而以你这类写小说的方式,很容易(也很被误读为)停留在这个层次。你怎样看?
Z:我觉得我在许多小说里应用的是一种思辩想象力,它不是平空想象,都有一定道理可循,是通过变形,从另一种可能性来反观我们这个世界的潜伏的逻辑性。以这类方式写作还会延续一段。等到我觉得足够了的时候就会换其他写法,没什么障碍。写作有自己内在的逻辑和限度,作者应当有直觉掌控,到了,还是没到?这个不能听他人的。
9
C:你笔下的故事有相当一部分产生在外国,出场人物的名字也是作者杜撰的外国人名,这些小说乍看上去极可能会让读者误以为是一篇翻译小说。选择这类写法其实带有一定的风险,不但弄不好会“露怯”,而且很容易被人扣上“闭门造车”乃至“山寨”的帽子。你有这样的耽忧吗?这样写作的意图是什么?
Z:是一种矫枉过正的方式,我受不了看一篇小说,上来就是“李翠莲”、“张香香”、“马二狗”这一类名字,要末在田间地头,要末在城乡结合部,一对男女走向大张旗鼓的悲剧。我还不喜欢看到“柳树”这个词,非常不喜欢小说里出现这类树。这几近是生理上的,不是刻意选择这类写法。关于被他人扣帽子,有句老话讲,“听蝲蝲蛄叫还不种庄稼了?”
10
C:你自己最喜欢其中哪篇作品?为何?
Z:最喜欢《诗人与侦探》,写得很放得开,能量比较大。
11
C:对文学作品你有甚么判断标准吗?你喜欢哪一类作品?
Z:对一个写作者来讲,对判断标准最好不要太“有意识”,保持兼收并蓄的状态会更好。写的时候也别依照某种标准写,你是什么人就写成什么样。我也不会轻易否定他人的作品,有些实在不喜欢,看不进去,不看就行了。如果要评论他人的作品,那最关键的就是公允。我想,对一个批评家来讲,最重要的也是公正的心,像司法界人士一样,没有公允,知识、雄辩、文彩这些只能起到反面作用。
12
C:你大学学的专业是法律,也做过律师,为何写小说?
Z:我不是靠写小说为生,只是业余爱好,出于叙事冲动,和学甚么专业或从事甚么行当没有必定关系。我现在就是修理汽车或去种地,也一样会写小说。
14
C:《蒙着眼睛的旅行者》收入的小说都是你28岁之前写的,初版是年,这次是重版。那末这十年之间,你有甚么变化?
Z:岁数变大了。
15
C:接下来有甚么写作计划?有写长篇的计划吗?
Z:继续写短篇。不准备写长篇。前一段写了个五万字的东西,后来删改凝缩为5千字的短篇了。还有就是准备和一名学哲学的朋友合作写1本哲学方面的书。
16
C:生活中你也是个比较天马行空的人吗?
Z:不是的,我是那种谨小慎微、沉默寡言的人。
点击浏览原文,可购买《蒙着眼睛的旅行者》↓
白癜风病发病原因小孩为什么会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