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日报》全文刊发如下:
擦亮千童文旅品牌
——盐山县旅游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探微
这是一场震撼心灵的视觉盛宴,这是一首继往开来的壮美诗篇,这是一曲高亢不朽的精神赞歌......刚刚过去的年沧州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盐山作为承办地之一,全力打造千童文化、千童东渡遗址公园、千童文化园、管道主题走廊等景点景区精彩亮相,成为镶嵌在狮城大地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时至今日,大会虽已闭幕,但文旅热度却经久不衰,千童文化品牌更加璀璨。举全县之力、汇全民之智,一场全民参与、全民互动的文旅盛宴,正在盐山大地悄然绽放。
以严作风高规格快行动
推动旅发大会
作为年沧州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的承办地之一,盐山的决策者深知使命在肩、责任重大。年沧州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闭幕后,盐山县立即行动,在全市五个承办地中率先召开动员大会,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工作机制。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别任政委和总指挥的旅游产业发展指挥部,县政协主席担任常务副总指挥,并兼任旅发办主任。同时,成立了6个工程专班和7个专项工作组,每个重点项目都有一名县级领导任班长,一套人马具体操办。按照“抽硬人、硬抽人”的原则,从全县抽调党员干部充实旅发办,其中科级干部占到一半以上,为旅发大会各项筹备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从旅发动员大会召开,到大会正式举办,在11个月的筹备时间里,县委常委会坚持每月都要听取旅发大会筹办情况汇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调度、亲自推动。在旅发项目施工的关键时期,按照县委要求,指挥部把办公地点搬到工地一线,坚持一线办公、一线指挥。一时间,全县上下夙兴夜寐、激情工作,顶住层层压力,克服重重困难,全力以赴抓项目。各项工作绝非一帆风顺,推动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阻力和困难,但广大党员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块使,一块块硬骨头被啃下,在旅发大会召开前夕,千童文化园和千童东渡遗址公园核心区如期完成。盐山县行动快、规格高、力度大,换来的是旅发工作的全面推进,让盐山独有的人文资源、特色文化彰显出强大的吸引力和号召力,打开了文旅融合、全域发展的新局面。
旅发大会成为
锤炼干部作风“演兵场”
能担重任、能打胜仗,是贴在盐山县旅发办及各相关部门党员干部身上一张独特的标签。在这场“战斗”中,一大批党员干部直面问题,以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决心和毅力,奋力书写着盐山旅游产业发展的壮美篇章。
▲千童文化园一景。在普通人眼里,文化旅游战线上是一群“文人”,但在旅发大会这个“演兵场”上,这群“文人”也成了“武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很多党员干部没有项目建设经验,有的甚至是从零开始,但大家就一点点钻研,一个政策一个政策研究,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去跑,不仅全面掌握了项目流程,还把住了时间节点,没有走弯路,这也是盐山项目推进快的主要原因。
为了提升旅发大会的影响力,也为了让群众真正地参与旅发大会,共享旅发大会成果,盐山县史无前例地组织了大规模的群众文艺展演活动。23个文艺节目、人参演,这在盐山历史上尚属首次,组织起来的难度可想而知。即便如此,旅发办的一群“80后”“90后”硬是接下了这个“大活”。从发动群众到节目筛选,从艺术创作到大会展演,2个月的磨练,磨出了一个个精品节目,也磨出了一群活动策划专家,最终为大会呈现了一场盐山人自己的艺术盛宴。
▲年沧州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期间,盐山在千童文化园组织开展了舞龙、敲鼓、集体朗诵等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
▲群众在千童东渡遗址公园内表演武术扇。
旅发大会进人到关键时期,各个工程专班和旅发办的同志们几乎“5+2”“白+黑”,不分昼夜。有些女同志,家里还有嗷嗷待哺的婴儿,可工作使然,不得不狠下心将孩子交给家人照看。刘冰洁就是其中一员,因为被抽调到县旅发办负责展演活动,经常是早晨五六点钟组织群众到公园排演,晚上还要讨论总结、完善方案,往往回到家已经是晚上十来点钟,孩子起得晚、睡得早,竟整整一个星期母子没有见面。同志们跟她闹,实在想孩子就开个视频吧,刘冰洁苦笑着说,还是算了吧,孩子一见到我的面又得哭上两天,别给婆婆添乱了,还是让孩子暂时忘了我好。
在困难面前不退缩,遇到问题不抱怨,在旅发大会突击战中,同志们表现出强烈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和奉献精神,作风能力和综合素质经受住了考验,也锻炼了一批专业人才,有的成了工程建设的行家里手,有的成了文艺活动的策划专家,有的则在解决棘手问题上积累了经验和智慧。旅发大会虽然已经结束,但在这些党员干部身上展现出的良好作风和精神风貌,成为留给盐山的一笔宝贵财智,也作为盐山特有的旅发精神,推动着今后各项工作的开展。
把旅发大会办成
得民意的“民心工程”
举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绝不搞形式主义、做“面子工程”。在盐山的决策者看来,要把旅发大会与城乡面貌提升、沿线环境改善、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等活动紧密结合,不断提升基层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旅发大会期间,盐山县、乡两级统一共识、步调一致,出重拳进行环境综合提升,让基层群众感受到旅发大会带来的农村环境改善的新面貌。S省道连接着盐山旅发大会的重点项目,但长期以来,这条30余公里的路段私搭乱建、垃圾堆放等现象严重,形成多年顽疾。借助旅发大会的契机,盐山重点做好违章建筑拆除、清运垃圾、牌匾统一规范、文明标牌更新等工作,并实施了绿化、亮化、硬化、净化、美化,多年积存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群众拍手称快。
旅发大会项目沿线开发区段,此前一直有一条臭水沟,附近群众一直意见很大。在县旅发办的统筹下,对臭水沟进行了清理整治,打造成了一条特色管道主题走廊,和附近的管道装备企业相得益彰,形成展现盐山现代工业美的旅游景点。
▲演职人员在千童文化园的东渡亭前表演。
千童文化园是年建成的一座公园,由于投入不足,缺少文化气息。借助举办旅发大会的契机,县委、县政府公开纳策,实施了公园文化提升和绿化、亮化提升工程,绿量几乎增加了一倍,并融入千童文化,打造了“三园、六义、十八景”,使公园成了具有浓厚文化色彩的开放式主题景区,同时也成了青少年教育活动阵地。
......
随着旅游景点景区逐渐由点连线成面,不仅使市政建设、城乡环境整体面貌得到明显改善,也使党委、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显著提升。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千童文化园人气陡增,在为盐山新区凭添活力的同时,真正让群众惠享旅发大会的“红利”。
在保护开放千童文化中
打造“旅游+”
盐山是历史古城、文化大县。上世纪90年代,盐山县围绕千童文化开发建设了千童博物馆、千童祠,成立了徐福千童会,中日千童文化交流密切。但近年来,千童文化开发受资金影响进人瓶颈期,一度陷入停滞不前的状态。直到年沧州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的召开,保护、开发千童文化被提上重要日程,这也打开了旅游和文化融合发展的新局面。
▲千童文化园一景。
项目是旅游产业发展的硬支撑,全域旅游,必然离不开项目建设。早在旅发大会筹备前夕,盐山县就统一思想,希望通过上马一批文旅项目,打造城市文化旅游新地标,开启盐山文旅产业化发展新篇章。
立足当地实际情况,盐山围绕“两点、一带、一线”,县财政斥资2.5亿元,用于推动文旅产业项目建设,这样的“‘大手笔”在盐山文旅发展史上尚属首次。尤其是投资近亿元,实施千童东渡遗址公园项目建设,跳出公园建设的局限思维,完全按照4A级景区的规格进行规划建设。同时,带动千童牡丹园等市场化项目快速推进。通过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展示政府对文化发展的重视和对文化开发的态度,不断激发社会资本的跟进,为盐山储备了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大项目、好项目,夯实了支撑盐山旅游发展的产业基础。
与此同时,盐山还不断挖掘管道文化,将中国管道装备基地的城市定位和全域旅游紧密结合,形成“旅游+工业”的产业融合发展格局,为文旅产业发展注人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借势蓄力中
努力开启盐山“后旅发时代”
如何借助旅发大会,不断擦亮城市品牌,以持续发展打造永不落幕的后旅发时代,是盐山旅游产业发展的长久课题。年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期间,盐山重新梳理出全县20余个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并进行重点推介。同时,全县将文旅项目作为招商重点,列入百日招商攻坚行动,通过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持续推进文旅融合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盐山县精心打造的管道主题走廊。
据了解,目前盐山县正在谋划成立文旅公司,搭建大开发、大发展的平台,盘活政府闲置资源,让资产变资本,让死水变活水,用市场化手段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借助这一平台,加强引进人才、引进资本,为盐山文旅发展注入不竭动力,并实现现有文旅项目的企业化运营和规范化管理。
聚焦本土旅游特色,着眼长远发展目标,盐山就千童文化进行梳理和规划,提出要打造儿童研学、特色教育、健康养生、日韩经贸“四张名片”,并成立徐福千童文化发展基金,实施一批文旅推介项目,真正在借势蓄力中努力开启盐山后旅发时代。
翻看旅发大会期间盐山交上的傲人成绩单:得到了新华社、长城网、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燕赵都市报、沧州日报、沧州晚报等中央、省、市媒体的宣传报道,“一点资讯”自媒体平台进行现场直播,观看直播的在线人数达到了20多万人,大会宣传海报、短视频点击量超过5万,旅发大会网络助力签名近2万人次,让盐山的知名度、美誉度得到大幅提升。同时,很多盐山籍在外人士也格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daikuaibao.com/bbfz/12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