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后总结」
17/07/06
一同感知正在发生的变化,提高经济敏感度
007月2日,海南省文昌航天发射场实施的长征五号遥二火箭飞行任务中,火箭飞行出现异常,发射任务失利。距上次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失利不到半个月。两周前的6月19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曾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中星9A广播电视直播卫星,发射过程中火箭三级工作异常,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
时隔半月两度发射失利,故障原因仍在调查。原定发射任务后举行的中外记者会也临时取消。长征号火箭的发展前景蒙上了阴影。如果嫦娥五号因长征五号遥二任务失败而无法在今年下半年升空,原本排定建造太空站、载人登月、探测火星等一系列太空探索计划时程,可能也都会被打乱。
最新的消息是,那颗发射异常的中星9A卫星已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工作正常。而这背后的功臣,有我两位大学同学,都是同宿舍的,其中担任**队长,**设计师(保密需要此处省去若干字)的正是睡在我上铺的兄弟。
我有三个大学同学在航天五院工作。6月19日卫星发射失利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的密切配合下,通过准确实施10次轨道调整,卫星于年7月5日成功定点于东经.4°赤道上空的预定轨道。目前,卫星各系统工作正常,转发器已开通,后续将按计划开展在轨测试工作。睡在我上铺的那位被我们称为经熊的同学担任了**队长。之所以叫他经熊,因为他一副娃娃脸,胖嘟嘟的像个熊,看上去很可爱。然后,必须说的是,我当年误入股海,上大学经常翘课去证券营业部炒股票,就是他带的。经同学高中就跟老爸炒股了,我大二开始跟他学炒股,那时每天买一份《南京晨报》和《现代快报》看财经,那时报纸便宜,一毛钱一份。18年过去,我现在在炒股票写股评,他跟另外几个同学在为祖国的航天事业默默奉献着。
小弟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我们那一届,总共23个人,目前就我一个学士学位,一半以上是博士,除我以外,其他分布于北京、上海、南京、重庆以及欧美。全国有天文系专业的高校很少,每年培养的毕业生也很少。很多人对天文系不了解,最常见的是朋友见面听说我是天文毕业的,会问“那你会预报天气吧”。我通常会开玩笑说:我不懂预测什么时候下雨,但我可以预测什么时候下流星雨。适逢高考招生季,想起毕业多年,遇到很多人对天文系都了解不多,经常闹误会,这里科普一下。
天文研究的范畴是大气层以外的,大气专业才是研究气象的,研究的范畴是大气层以内。当然,南大的大气系也是全国高校中最好的。还是说回我们的天文系,我那时上大学,全国高校中拥有天文系的只有南大、北大、中科大以及北师大四所学校,目前厦大也成立了天文系,上海交大和中山大学成立了物理与天文学院。成立于年的南京大学天文学系,是中国高等院校中历史最悠久、培养人才最多的天文学专业院系,是中国天文学顶尖人才的摇篮,拥有中国唯一的天文学一级重点学科。学院素以专业设置齐全、学历层次完备、师资力量雄厚、治学严谨而享有盛誉,在历届中国高校天文学科评比中均排名第一。我记得之前北大有个宣传片,男主角辅修的是天文,很励志。真说到天文系,北大也得对南大甘拜下风的。
我上学那会,我们系有四个中科院士,全职的喔。大学毕业时我因为打算就业,所以毕业论文写得很马虎,没啥深度。不过指导我毕业论文的李向东教授,当年我们叫他东哥的,现在也是长江特聘教授了。教我们天体力学的刘林教授,是航天发射的轨道定轨专家,目前还担任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器测控专业委员会顾问和飞行器测控学报编委会顾问,总装备部工程轨道专家组成员,总装备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轨道力学顾问。现任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总工程师,中科院院士李济生,人造卫星轨道动力学专家,也是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学系。年后毕业后一直从事人造卫星轨道动力学和卫星测控技术研究。夏志宏,也是南大天文系毕业的,年,年仅26岁的他在博士毕业论文中解决了庞勒维猜想(thePainlevéConjecture),一个在年提出的著名猜想。在解决庞勒维猜想后,他又在动力系统领域做出了许多其他的重要贡献,成为国际动力系统和天体力学领域的领袖人物之一。年,年仅32岁的夏志宏就成为西北大学数学系的正教授。很多考生选专业时对天文的就业会有所担心,其实读天文系毕业后深造率非常高,我们班过半是博士。而出来就业的,转计算机的也很多,我们班两个同学在中兴通讯上班,收入不错。像我这种,是我们班里最不务正业混得最差的了。
毕业离开学校多年,我在14年和16年回去过两趟,16年带上了太太和女儿。走在校园里,满满的都是青葱的岁月记忆。“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校训一直都记在脑海。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daikuaibao.com/bbfz/12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