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李依蔓石榴姐编辑/王晓玲几年时间烧掉几百亿后,出行领域的战争仍然未至终局,这一次下场的是腾讯。4月30日,有媒体报道,自年1月29日以来,腾讯连续申请了腾讯打车、腾讯出行、腾讯乘车码、腾讯乘车卡、乘车快报等多个商标。AI财经社查询中国商标网发现,大多数商标目前正处于等待受理状态,无法查询详细信息。但从“腾讯出行”的服务范围中,不难窥得一丝端倪:既有GPS导航服务、提供道路交通信息、定制行车路线指引等传统的在线地图服务,也有“通过在线应用替他人安排客运服务”和“通过手机应用软件提供出租车预订服务”。就在不久前,腾讯董事长兼CEO马化腾控股的南京网典科技有限公司,对外投资了广州祺宸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达到30%,广州祺宸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为广汽集团移动出行项目组组长蒋华。而广汽旗下一款名为“如祺出行”的网约车App已经处于内测阶段,如祺出行由广汽集团与腾讯、广州公交集团以及其他投资者共同发起,投资额10亿元,预计将在今年6月上线。如祺出行的诞生,被媒体评价为腾讯正在筹谋的“下一个滴滴”。这成为腾讯重返大出行战场的强烈信号,移动出行市场即将“变天”?01巨头闯入战场腾讯打车这张新面孔刚刚露面,就像在刚平静不久的湖面投下一颗石子,移动出行市场波澜顿生。对于最近注册腾讯打车商标,腾讯方面回应AI财经社称,目前还没有具体的计划。而业内人士猜测,腾讯有很大概率采取与美团、高德类似的聚合平台模式。此外的另一方式就是自己重头开始做网约车。互联网平台自己做网约车难以避免的套路,是在初期不计成本地补贴用户,通过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快速打开市场,并最终形成垄断地位,利用规模效益获取利润。这是腾讯驾轻就熟的ToC互联网项目模式,也是当年将滴滴送上移动出行王座的“大杀器”。对于腾讯而言,想在滴滴一家独大、市场格局已相对稳固的网约车市场撬开一道裂缝,只需要以彼之矛攻彼之盾。来源/图虫创意烧钱换市场的效果早已经得到验证,出行领域过去几年也一直没有真正平静。年底到年初的第一轮补贴大战中,为了鼓励乘客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daikuaibao.com/xdkbzn/16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