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建新论现代诵读艺术

白癜风医院怎么走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lx_bjzkbdfyy/

项建新:论“现代诵读艺术”

紫溦堂-09-13

论“现代诵读艺术”?

文.项建新

诵读艺术在我国可谓源远流长,声音作为文学的第一传统,文学特别是诗歌,是先有声音后有文字的,众所周知,诗歌最早的形式就是劳动号子,那么,声音与文字无疑是天然的一对。如何让文字和声音能够互相促进,如何对诵读艺术进行传承和弘扬,

既要追本溯源,理清根源,又要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对未来进行积极的引领。

在全民阅读已然成为国家战略的今天,构建“现代诵读艺术”的理论体系有着举足轻重的文化意义、时代意义、政治意义。“诵读”作为一种有声阅读方式,是“全民阅读”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全民阅读”的有力实践者和推动者,更是国家文化生态体系的修复者、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者、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书香中国的建设者。诵读活动的不断普及,是对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指出的要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的有力响应。

在这样的背景下,“现代诵读艺术”呼之欲出!

朗读、朗诵、诵读各有不同

有声语言艺术概念梳理

迫在眉睫

“现代诵读艺术”要得以构建和发展,朗读、朗诵、诵读这三个概念是急需梳理清楚的。

“朗读”是大声地读出来。其功能是有助于朗读者更好地记忆文本;有助于老师、家长等受众对学生有无在开展学习进行判断。非有声语言艺术范畴。

“朗诵”是大声的诵读。按目前权威工具书的词条解释,是清清楚楚的高声诵读,它属于有声语言艺术的范畴,是一门小众的艺术,是影视表演、播音主持专业中的课程,用来有效、生动地提升基本功的训练方式。“朗诵”只适合一部分需要大声诵读的文学作品,如表达自豪感、热爱、赞颂、激愤等较为激烈、有力量感的文学作品,该主题之外的、不需要大声表达的文本作品则不适合用朗诵的方式来表现。

目前,很多朗诵初学者、甚至从事数十年的资深朗诵者,在进行朗诵艺术创作时,常会有拿腔拿调、不像正常人说话的表达现象,此种“朗诵”倾向是最为文学艺术界诟病的,也是被真正的朗诵艺术家所反对的。

年11月3日,中国当代作家、学者,文化部原部长、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王蒙在接受新华社《现代快报》采访时说:“我最难过的是,我被邀请去参加小学的开学典礼,那是我70多年前上过小学的地方。结果,这开学典礼上,遇到学生代表讲话,每人都是拿着一张纸,照着念稿,连念稿的腔调都是一样的,都是朗诵腔。我最怕的是朗诵腔,听得我一身鸡皮疙瘩。”

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一书中就举了一个典型的“朗诵腔”的例子,讽刺那些不顾及实际内容缺乏情感依据的“朗诵”——为空洞的喊叫:“八月二十六日,在波罗金诺会战这一天,安娜?帕夫洛夫娜举行了一个晚会,晚会上的精彩之处是要宣读至圣者的一封信,这封信是他派人向皇上献出上帝虔诚的仆人谢尔吉的画像时写的。这封信被奉为教会爱国辞令的典范。预定由瓦西里公爵亲自来宣读,他是以朗诵技巧著称的。(他曾为皇后朗诵。)所谓朗诵的艺术就是要大声的吟哦,时而像绝望的嚎叫,时而像温柔的絮语;完全不管文学的含义,所以嚎叫落在哪些字上,絮语落在哪些字上,这纯粹是偶然的。”

著名有声语言艺术家乔榛最近也尖锐地指出:“要抛弃‘朗诵’概念。诵读关键在于要对作者、作品的内涵有深入体会,理解透了,让自己有一种冲动去宣泄、表现角色,情感要像水一样流淌出来,流淌到观众心中,一起感动,一起反思。这才是语言艺术的魅力所在。‘朗诵’的关键不在于技巧,不在于自我表现,应当去掉杂念,要把自己对人的理解、对爱的理解从心里流淌出来。换言之,要‘抛弃’朗诵。”

这类不成熟的、片面的朗诵对传播文学艺术、推动朗诵艺术的发展是有害的,因此,在引起警惕的同时必须做好正确的引领!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朗诵艺术的定义业界目前尚有争论,但朗诵即“高声地诵读”是权威工具书的定义,也为更多人所接受。针对朗诵艺术的争议和诟病也较长时间被文学艺术界和较大数量群众所认定,一说到“朗诵”,就觉得欣赏性和参与性偏差,并敬而远之。

要对争议和诟病如此之深的朗诵艺术进行矫正和创新,其工作难度很大、成本很高,这种修正的原理正如“修旧如旧”,代价很大却容易得不偿失。因此,不如启用和推动“诵读”这一更具科学性、时代性、战略性的理念。

“诵读”是现代诵读艺术的简称。它可以展示所有文本类型的有声语言艺术表达需求,坚持以文为本、走心至上,把文本用声音的方式有技巧、艺术、走心地表达出来,重在还原作品的意境。“诵读”既可高声诵读,亦可中等音量诵读,也可轻声细语、娓娓道来。因此,诵读艺术包括朗诵艺术。诵读艺术要加强对作者、作品的关切、研究,在服务于文本的基础上再展开有声语言艺术的二度创作,要把基于“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文学创作原理沿用于诵读艺术的创作,坚持“真实、真诚、真情、真声”的四真原则,摒弃“虚情假意、拿腔拿调、动作随意、脱离生活”的浮躁之风,以“适合文本需要、符合生活原理、坚持科学发声、致力打动人心”的有声语言样式来真正推动和丰富“现代诵读艺术”!

著名的有声语言艺术家、中国第一代播音员、中华女子学院荣誉教授葛兰就一直坚持诵读的艺术理念,在她的积极推动下,推出了“葛兰诵读文化季”活动,并成立“中华经典女子诵读中心”作为学校经典诵读文化的传承研究、以及诵读艺术的推广和实践平台。值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daikuaibao.com/xdkbzn/143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