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趣网首发原创连载纪实文学芦荡小舟的

第一章家乡骄傲

7投身战斗

年西安事变后,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国民党同意释放政治犯。年初,沈炳权对在教诲室搞翻译的几个难友说:“蒋介石从西安活着回来了,决定大赦政治犯以示庆祝”。于2月间,狱方通知父亲吴荻舟减刑三分之一。

父亲是年4月27日被捕的,判刑9年11个月,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

后减刑三分之一,即是坐满6年8个月就可以出狱,加上判决前在漕河泾监狱扣押了五六个月,在南京判刑前扣押了一个多月,扣押期间两天抵消刑期一天,那就是坐满6年半本应可以出来。结果他实际坐满7年,到年3月17日出狱。一同提前出狱的还有周兴然。

出狱的时候并没有什么手续,也不要担保。父亲记得那天他坐在监房里等,看守来

带他去拿了家里寄来的旅费和一些旧衣服,好像出具了一个收条,就出来了。父亲在南京人生地不熟,看守指点他如何走路到一家小旅店住一夜,第二天坐船回湖北云梦。当晚到家后,监狱医务所的卫生员舒国玺(医院副院长)曾来看他。

没有资料告诉我,父亲在狱中是否知道伪满洲国成立(年)和国民党的五次“围剿”?家乡两万多子弟参加了长征(年)呢?他可曾听说中共自李立三路线之后又经历了陈独秀路线、张国焘路线、直到中共在遵义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年)?他是否知道中国革命在共产国际的左右下如何蹉跎?

不过有资料表明,他们在狱中知道日本侵略者的野心一再膨胀,本已积弱的中华民族内外矛盾交织,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他们曾一再斗争要求“出狱抗日”。

年3月17日出狱后回到湖北云梦三叔家中养病两个月,父亲再次来到上海,那时已经是“七七”卢沟桥抗日烽火点燃前夕。重获自由,父亲一心想找到中共组织关系,投身抗日。那时他还不知道,曹正平叛变后已被中共处死,父亲入狱前与他单线联系,如今找不到介绍人、联系人,线已断。他首先要解决生存问题。

出狱前父亲翻译了三四十万字,怀揣着从狱中带出的译稿,凭出狱时难友楼适夷交给他的一个地址,他找到上海天马书店,见到楼适夷的弟弟楼子春。楼子春留他在天马暂住,留下他的几本译稿和几篇短篇小说稿,又将他推荐给在亚东图书馆工作的朋友陆源放。陆源放便让父亲校对正在重版的《胡适文存》。7、8两个月他在亚东图书馆做校对,“吴荻舟”之名自此开始使用,寓意为“芦苇荡中的小舟”。

父亲写过一个关于自己在狱中翻译作品的简介,他写道:

“坐牢(年一l年)时,通过同情、接近我们的看守,偷运进一些进步的汉语和外语书籍,便学起外文,学了英语、法语,又自修了日文。入狱后继续学文学,提高阅读外文(包括马列著作)水平,最后试译几本书。出狱时带出的有:

《奥真妮?葛兰德》,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套书之一,长篇。作者以旧写实主义

的手法,通过奥真妮(女儿)的不幸,塑造了一个吝啬鬼、守财奴葛兰德老头(父亲)。

我根据法文本对照英文、日文本试译的。

《红脸瓦西卡》,高尔基短篇小说之一。根据日文本,参考英文本,共译高尔基短

篇小说四、五篇,编成一个集子,内容不大清楚了。是作者以现实主义手法描述小市民的流浪生活。

《葡萄叶下的秘密》,散文诗,作者忘了,是日本人,在楼适夷同志帮助下,从日

文直接试译的。内容揭示了动、植物都有两性行为,植物精子凭借雨露湿润,在枝、叶、花瓣上游动,寻找它们的恋人——植物卵子。

我出狱时把三个译本稿带到上海,交给天马书店楼适夷的弟弟,除《奥真妮?葛兰

德》外都留下了。九月,我随上海文化界内地服务团到内地流动工作后,是否出版,不清楚了。”

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在北平郊区卢沟桥挑起事端,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蒋介石看到多年对日谈判、呼吁都无效,和平解决无望,再也拖延不下去,遂提出“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思想。中日国力和军力对比悬殊,当真要以血肉之躯抵挡战车吗?——政界、学界以及社会上悲观论和爱国情绪形成对立。

父亲回顾:当时“亚东”还在重排再版“胡适文存”,一点没有抗日的气氛,他很想离开。就在这时,他在《引擎》月刊上看到难友柳乃夫(赵宗麟)的名字,就去找他。

柳乃夫比父亲早出狱,出来后曾到日本留学,抗日战争爆发后钱俊瑞写信要他回来投身抗战。《引擎》月刊是钱俊瑞主持的引擎出版社一个刊物,柳乃夫是该刊的主编,同时兼任上海文化界救国会宣传部部长,父亲当时并不知道上海文化界救国会是中共领导下的抗日救国团体,由郭沫若和钱俊瑞领导,也不知道柳乃夫是中共党员。

难友重逢后不久,南京路口沙逊大厦被炸,大世界被炸,看到同胞遭日机炸死,特别是淞沪会战打响,父亲更加无心在亚东待下去,他天天往外跑,参加救国会的抗日宣传工作,参加文化界的座谈会,还参加他们办的救护班。有时候到当时的青年学生抗日活动地点——泉漳中学(法租界泉漳会馆内)参加活动。父亲记得,柳乃夫叫他给群众做过宣传抗日的报告。

上海遭到日军轰炸。网络图片。

8月下旬,柳乃夫说,他要出版一套抗日宣传的丛书,约父亲写稿,题目也选好了:《从国际法看中日战争》。父亲本来就想离开亚东图书馆,这时想到抗日战火已经点燃,放弃抵抗的反动言论必须予以批驳,中间状态的人们对抗战前途信心不足,也应该宣传鼓动,他接受了这个题目。

几天后父亲便写出了《从国际法看中日战争》,于年8月份,用“狄周”的笔

名发表在《引擎》月刊上。文中,父亲一面强调民族生存危在旦夕,全国必须团结起来一致抗日,否则将亡国灭种,一面针对中间状态的思想,从国际法有关战争的条文详尽论证我国抗日的正义性和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非正义性,日本侵华违反国际和平,失道寡助;中国抗日是被迫应战,是反侵略,是维护和平,维护国家主权,是正义的,得道多助,我们的抗战会得到各国人民支持。加之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对比敌我双方的主客观条件,父亲明确指出只要坚持长期抗战、全国抗战,便能得到国际上的支持,最后的胜利必将属于中国人民。父亲说,年9月父亲在武汉曾买到有他的文章在内的抗日宣传丛书,可惜以后在流动中又遗失了。

我查访了许许多多网页,终于找到父亲所写的《从国际法看中日战争》,兴奋的心情很难形容!从封面上看到,书名是《中日战争与国际关系》,作者是柳乃夫和吴狄周。从目录页看到,父亲所写是其中的一章《从国际法看中日战争》。

《中日战争与国际关系》封面。

《中日战争与国际关系》目录。

《中日战争与国际关系》内页。

父亲把稿子送交柳乃夫时,柳乃夫说要拿丛书的稿费筹建“上海文化界内地服务团”,到苏浙皖宣传抗日。父亲表示完全同意,并表示自己也要参加这个团体。

稿子交出去以后,父亲又开始写一个宣传只有全面动员才能打败日本强盗的电影剧本《路》,主题是描述一列支持抗日前方的火车,开赴前方的途中,遇到日机轰炸,路轨遭破坏受阻,铁路两旁农村的劳动人民,男女老少积极参与抢修,迅速恢复通车,及时支持了前方,取得了胜利。剧本写好,上海已经危急,电影厂毁的毁,搬的搬。父亲用“吴浩然”的笔名(这个笔名只用过这一次),把剧本送到南京的报纸发表,希望有片场采用(l年在舒城,一位朋友告诉父亲他看到《红脸瓦西卡》已发表,译者署名是狄周,并带一张《路》的剪报给父亲)。

年9月13日,上海文化界内地服务团从上海出发向太湖南岸进发,柳乃夫为团长,主对外联络,父亲任副团长,负责团内运作。这个服务团是最早开赴内地宣传抗日的团体之一,成员一部分是从南京中央军人监狱出狱的,如柳乃夫、史珉(史照清、史亚章)、李竹平,一部分是文化界人士如林淡秋、江丰,还有山海公学团团长张劲夫(中共地下党员)介绍来的该团团员:杨应彬、杜展潮、徐华珍等,加上国民党第八集团军战地服务队宣传科长、著名戏剧家石凌鹤介绍来的丁宁、俞明德(于红)、石竹、石雪书、李钢等共20余人。

父亲有爱国抗日的激情和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并认同广大人民群众需要宣传动员,加之过去在狱中柳乃夫给他留下良好印象,他认为柳乃夫是积极抗日的,跟着柳乃夫就出发了。

出发前,救国会拨了一笔款给这个团,每个团员还要交10元活动经费,父亲则将发表文章的稿费捐出来。为了便于他们沿途顺利工作,刚从日本回国参加抗战的上海文艺界抗日救亡协会会长郭沫若还为他们开了一份证明。父亲回忆说:后来知道,团内有几位党员,可能因为匆忙出发,未能建立支部。

服务团出发时是从上海坐火车到嘉善,当晚大雨滂沱,沪杭铁路黄埔江上游的石湖荡大桥被炸毁,火车只能在桥的两端驳运,团员们下车步行,背负着油印机等行装,小心翼翼地踩着钢梁上的木板过桥。

9月14日清晨,服务团到达浙江嘉兴,与这里的“抗敌后援会”取得了联系。但这里的国民政府官办救亡团体什么工作也不做,也不让别人做,于是柳乃夫和父亲把团带到桐乡、石门、乌镇、菱湖和湖州、长兴、宜兴一带的农村去宣传抗日。

江南水乡河港多,服务团有时也会雇上一支木船,沿江河行进,众人争相摇橹拉纤,挥汗如雨。每天十里二十里、三四十里这样走,日行夜宿,住破庙,沿途克服了许多难

以想象的困难。

经过乡镇、农村就演街头戏,写标语,画宣传画,利用讲演,歌咏、活报剧、文学宣传等形式,宣传要抗日,否则将亡国灭种,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以争取最后胜利,反对汉奸卖国,激发老百姓的抗战热情:一致对外,共赴国难。

10月4日,服务团沿途经湖州、长兴,到达太湖西侧的宜兴县城。团员史珉是宜兴人,在他的努力下,服务团与中共地下县委书记接上头,并得到当地抗敌后援会和其他进步力量的支持,地下县委派了任大可、任保仆、徐甫定等青年为服务团作向导,使他们能在宜兴乡镇顺利开展工作。他们和当地群众搞座谈会,讨论国难当头的形势和任务,演出《放下你的鞭子》等独幕剧、活报剧,教唱革命歌曲,举办救护训练班,慰劳伤兵等,当地一些青年和妇女就此走上了抗日救亡道路。

年由剧作家陈锂庭执笔写成的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抗战期间经由众多文化宣传团体演遍全国。图为日后父亲率领抗敌演剧一队演出时的情形。

离开宜兴,途经溧阳、溧水、高渟,进入安徽的郎溪、芜湖,在芜湖过江,走含山、无为、到舒城。由郎溪到芜湖途中,是南京危急的时候,沿路从南京来的难民特别多。

服务团流动到安徽舒城已经是冬天,约在年的2、3月间。团的活动经费用完,柳乃夫到立煌县请安徽省财政厅厅长拨款支持,章乃器时任厅长[1],但是国民政府不同意拨款,他也没办法,柳乃夫失望而归,遂通过关系率团到国民党何行健部队接受军训,父亲记得那支部队臂章上有个“忠”字。

父亲在年9月20日一篇证明材料说:“训练的内容记得的有:各种队形、各种步法、各种转向,还有瞄三角、投手榴弹、紧急集合、夜行军、匍匐前进、及抢救伤员退出火线等等。”“每班发过三五枝长枪和每支长枪配三四排子弹,是用来操练的,没有实弹射击过。子弹也是用来叫我们上、退子弹用的。”“柳和我平时和服务团的同志一起参加操练,有时候也参加听干部班的课,军事的、政治的。柳乃夫担任政治教官。我也不是每课都去听,柳乃夫还安排我讲过一次‘关于抗战必胜问题’。”“服务团参加军训时穿的服装,是到了上干河好多天,因为天冷大家受不了,由柳乃夫向部队交涉借的。记得去中梅和工作,我已经穿柳乃夫送给我的花呢大衣。可能军事训练结束后服装就还掉了。”

听说在上干河一带,乌井、中梅河等地活跃过的红军要回来,他们想留在那里等红军,打日本。

[1]章乃器因为响应中共“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在上海与沈钧儒、邹韬奋等同时被国民党政府逮捕,世称七君子事件。年七七事变后获释。抗日战争时期,任安徽省政府委员、财政厅厅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政务委员,中央财经委员会委员,中央人民政府粮食部部长,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第三届委员,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副主任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任委员。年被划为右派。年卒于北京。年被恢复名誉)

(未完待续)

原创:小灯(连趣好友)









































北京白癜风治疗要花多少
北京治疗白癜风那个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daikuaibao.com/xdkbys/51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