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李娜赵冉)4月6日,现代快报记者从中交二航局获悉,南京长江以下12.5米深水航道整治二期工程仪征标段已提前9个月完工。
据介绍,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建设工程是全国内河水运投资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的国家重大工程。工程涉及长江河段全长约公里,通过对长江6个河势不稳定的水道进行整治,实现长江口航道与南京以下深水航道无缝对接。建成后,5万吨级海轮可以从长江口直达南京港,10万吨级及以上海轮也可减载乘潮抵达。
该工程分为三期进行。一期工程长江太仓至南通段航道治理已于年7月竣工。二期工程从南通天生港区到南京新生圩港区,全长约公里。主要是对仪征、和畅洲、口岸直、福姜沙水道这几个河势不稳定、不能满足12.5米水深要求的水道,实施洲滩关键控制工程和航道治理工程。三期工程将根据前两期建设效果实施一些后续工程。整个工程预计于年完工。目前在建就是二期工程。二期于年6月开工,一年后就已实现12.5米深水航道初通至南京,且经济效益初现。
现代快报记者在中交二航局项目部了解到,该局承建的就是二期工程中的仪征标段,工期为30个月。据了解,目前仪征标段的建设在各个关键性节点上都实现了全线率先:年1月5日护底工程比原定计划提前了86天,在全线率先完成;主动式钩连体比工期提前10天;护岸工程在全线率先完成;截至今年3月21日,工程已经全部完工,比计划工期提前了9个月。
仪征段水深流急,如何能做到提前九个月完工?“这得益于四大新技术的应用。”中交二航局项目部项目经理张培生表示,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及进度,他们不断开展科技攻关,引进了新型的声呐实施检测技术,并应用了型旁扫声呐和多波束探测仪,让水下隐蔽施工做到了可视化和可控化。“以旁扫声呐为例,它就像水下CT,如果水下铺排作业中搭接超限或搭接不上,系统会自动报警,马上通知船长调整船位,减少了返工重新填补的次数,而一次返工的损失少则几十万元、多则上百万元。”
此外,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在长江仪征段,该局还建设了全线唯一的一条生态丁坝。“传统的抛石坝是实心的,不利于鱼类生存。”张培生解释道,仪征段虽然水流湍急,水游生物较少,不过丁坝建成后,会有效减缓这里的水流,水草、浮游生物、鱼类等都会变多。这条生态丁坝内有直径为50里面的洞,相当于人工鱼巢,江鱼可以在丁坝两侧自由穿行。“生态丁坝的建设比传统丁坝多花了上百万,不过如果经过监测,能够改善水中生物的生存环境,将为今后生态丁坝施工提供经验,非常值得。”
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建设工程是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要求、建设长江经济带、打造长江黄金水道的重点项目。建成后,就货运量而言,相当于建造了20条沪宁铁路,直接拉动沿江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约亿元,每年可节约还运油耗21.6万吨,进一步发挥长江水运运能大、污染小、成本低、占地小的优势。
来源:(现代快报)
赞赏
长按白殿疯的原因郑华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daikuaibao.com/xdkbrc/9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