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语ldquo讲rdquo党史

白癜风可以吃什么零食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127/5878367.html

"在长江和秦淮河交汇的三汊河口,

有一片醒目的红,

那是渡江胜利纪念馆

主广场上‘千帆竞渡’的群雕……"

近日,在南京鼓楼区热河南路街道小桃园社区,66岁的党员朱俊芳用手语为聋人"讲"党史,聋人们纷纷竖起大拇指。朱俊芳是鼓楼区残联聋人协会的一名手语翻译,当了近20年志愿者,协助聋人维护权益,成立"心之舞"聋人舞蹈队……聋人们都亲切地喊她"朱老师"。

用"手"来讲述,她在无声世界里传承红色基因

站在讲台上的朱老师看起来个子娇小,

但打出的手势十分有力。

她一边打手语一边用嘴说,

台下数十名聋人们频频点头,

跟着她用手比划着"复述"。

△朱俊芳用手语"讲"党史

58岁的毛莉华是台下的观众之一,她是朱俊芳的老同事、老朋友了。她通过手语告诉记者:"朱老师从渡江胜利纪念馆开始讲,这样的讲法我们都比较熟悉,而且她教得很生动,经常会和我们互动,比如问我们72年前是什么时候。大家对党史的了解更多了,希望这样的活动一直持续下去。"

△朱俊芳练习"讲"党史

△朱俊芳与聋人探讨党史手语表达

把党史讲得生动并不容易。今年66岁的朱俊芳党龄34年,她说:"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要让聋人了解咱们党光辉的历史,更加热爱中国共产党。"她十分认真,一有时间就练习手语,和聋人一起讨论,反复斟酌词语的表达。"既要保证准确性,也要用聋人们看得懂的手语进行表达,贴近他们平时的手语习惯。"

为聋人排忧解难,一个纠纷调解8个多月

朱俊芳多次表示,很感恩自己拥有"手语"技能,才能够为残疾人、特别是聋人服务。

△第二排左起第三个是朱俊芳

她的手语之路要从41年前说起。年4月,朱俊芳在当时的南京玻璃钢厂工作,作为市属的福利企业,工厂里的一线工作人员半成是聋人,因此急需手语翻译。她被选参加了南京市第一批手语师资培训班,从此与聋人结缘。"当时一天要学七八十个词语,每天课后就要练习编句子、写文章,因为第二天就要考试,可以说是时间紧、任务重。"

朱俊芳参与聋人面试、培训,成为大家沟通的桥梁。技术人员一边讲课,她在一旁翻译。自年开始,朱俊芳就成为区残联聋人协会的志愿者,一有时间都和聋人在一起。

△第二排右边第一个是朱俊芳

生病就医、到社区办低保、办理残疾证、办红白喜事、调解劳务纠纷……数十年如一日,朱俊芳可以说是随叫随到。毛莉华用手语告诉记者:"从年到现在,我结婚、生子,到现在有了外孙女,有什么事情都是找朱老师帮忙。在我的心里,朱老师早已是我的家人。"

通过口口相传,聋人朋友大事小事都愿意找她帮助翻译和处理。一次晚上8点多钟,一名聋人来到小区门卫室找朱俊芳。"她是通过朋友介绍找到我家的,问了才知道,她的腿脚红肿看了医生一直不见好转,医院重新就诊后,她及时动了手术并逐渐康复。"

△朱俊芳与聋人交流

"尽心尽责地帮助到底"是不少聋人对朱俊芳的评价。身患癌症的聋人蔡捷被单位无故辞退,蔡捷想维权,就找了朱俊芳帮忙。可惜,蔡捷没有留存劳动合同。为此,朱俊芳陪他去了好几次单位,有一次看到单位留存的劳动合同后,她立即提醒蔡捷拍照,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劳动仲裁。"后来还去了银行、社保中心、江宁区劳动争议仲裁院,前前后后花了8个多月,最终帮他争取到应有的权益,再辛苦也还是值得的。"朱俊芳说。

碰上一时脱不开身处理的,朱俊芳也会跟聋人约好时间。年9月底,朱俊芳腰椎骨折,手术打了钢钉,不能走路。当年11月,一名聋人通过鼓楼区残联找到她,兄弟俩想要处理父母去世后家中的房产。朱俊芳还要一个多月才能走路,对方表示:"不管多久都愿意等朱老师"。

△朱俊芳指导聋人跳舞

一教就是18年,"只要我跳得动,就一直教下去"

"与聋人打了半辈子的交道,我对聋哑人有着特殊的情感,聋人虽然听不见外界的声音,但大家都想了解世界的一切。"朱俊芳还记得,有聋人看到广场舞却无法加入时失落、羡慕的表情,她萌发了用手语带领大家跳广场舞的念头,并在年成立了"心之舞"舞蹈队。

毫无舞蹈基础的朱俊芳开始学舞蹈,有时跟着社区的舞蹈老师学,有时跟着视频练习,学习编舞。"学有所成"后她当起了领队,一教就是18年。

△演出现场

聋人听不到音乐和节奏,在讲解舞蹈、帮他们跟上旋律、卡准点方面,朱俊芳拿出了十二分耐心。"一般正常人三到五天就学会的舞蹈,我一个节拍一个节拍地教,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抠,直到每个人过关。一支舞学下来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猜猜我今年多少岁?"采访中,聋人张佩华笑意盈盈地问记者,"我很喜欢跳舞、拍照,跳舞后精神状态好了许多。"她和毛莉华跳起朱俊芳自己编舞的《传奇》,跟随着朱老师手语指挥整齐地舒展双臂,音乐和节拍在她们指尖缓缓流淌。

目前,舞蹈队已经有20多人,朱俊芳编排了手语舞蹈《追梦》《茶香中国》《美丽中国梦》等。其中一支舞蹈很多聋人提起都说"很辛苦,但值得,就像我们的生活",这就是《重生》。

△《重生》荣誉证书

"这是请舞蹈老师特意编排的,录下视频后再一遍遍教,有很多的跳跃、翻滚的动作,比较有难度。"朱俊芳说,有的队员白天上班,有的要照顾年迈多病的父母,大多是抽晚上时间加班加点地练。"很多人的腿、脚、关节都受伤了,贴上止痛膏药、擦上红花油继续练,一练就是两三个小时。"

经过三次选拔,以及多次加工和反复排练,年7月22日,《重生》参与第十届全省残疾人艺术汇演南京节目终选汇演,并获得优秀参与奖。

"只要聋人需要,只要我跳得动,就一直教下去!"朱俊芳说,"无声的力量也能震撼人心的,不论是讲党史、跳舞,还是培训,聋人的生活也获得了改变,更加丰富。"看到有的聋人朋友找到新工作,有的聋人成功维权,对于参与其中的朱俊芳来说,她心怀感恩,也很珍惜这样的幸福。

来源:现代快报+/ZAKER南京

通讯员佘芮彦记者卢河燕/文刘畅苏蕊/摄

编辑:沐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daikuaibao.com/xdkbnr/136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