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篇时评精读合集二含解读

EDM营销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lkhdzx.com/GuoNei/s83616.html

目录

21、毕业礼物“走心”才会“暖人心”

22、用青春力量托举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

23、美丽汉语不能“外热内冷”

24、通过阅读提升认知能力

25、共享出行亟待优化行业发展环境

26、数学天才坠落?别用刻板眼光定义成功

27、与人为善让社会更润滑

28、让社会充盈诚信的空气

29、学会取悦自己才能活出真实自我

30、“逃避式考研”?先别急着批评

31、“救人要紧没想其它”的义举值得推崇

32、“平凡英雄”构筑精神基座

33、网络世界同样需要理智和善良

34、警惕“不懂装懂”与“懂装不懂”

35、成就属于自己的“主角光环”

36、让良好家风传承文明

37、青年人要寻找自己的星星之火

21、毕业礼物“走心”才会“暖人心”

付彪

来源:中国青年网

寓意“好好吃饭”的筷子,嘱其“常回家看看”的钥匙扣,写有校训的戒指,校园标志性物件的艺术品……今年毕业季,很多大学毕业生从母校那里收到了花样翻新的毕业礼物。大学在费尽心思为毕业生设计、提供免费的毕业礼物的同时,也把对毕业生的最后一堂爱校课、人生课凝聚在小小的礼物里。(《北京青年报》7月16日)

什么是最好的毕业礼物?答案自然各有千秋。但可以肯定的是:走心的毕业礼物,一定会让毕业生更暖心;用心的最后一课,一定会给毕业生更多的人生思考。学校为毕业生精心设计这些毕业礼物,不仅希望它们能成为学生一辈子美好的回忆,也盼望这些满载关怀与叮咛的青春锁匙能伴学子们一路向前。正如央视一位主持人所说,不管是先前的毕业寄语,还是现在的个性礼物,改变的只是一种形式,不变的是礼物背后浓浓的情怀,能够让学生们睹物生情,铭记美好的校园时光和师生情谊,这就是最好的毕业礼物。

毕业礼物走心,体现了母校对学生的用心用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之于人,完全在心,因为心是最柔软、最敏感、最有温度的。一个人待人接物是不是用心,有没有用情,旁人从点点滴滴中总归是能感知到的。同样,毕业礼物是不是用心用情,通过直观感受便能了然于心。好的教育应该是有温度的教育。要让学生体味到教育的温暖,毕业礼物当然更需走心、更需用情。

走心的前提是贴近生活,关键是接地气。只有接地气才会传热气,有热气才会更暖心。“一蔬一饭,一箸一双”,是每个人的生活必需品。北京林业大学送给毕业生的礼物就是这样接地气:一双精巧的木质筷子,拼凑出了母校“知山知水,树木树人”的校徽校训,浸润了母校的真挚祝福,愿毕业生们“箸”事如意、“筷”乐人生。希望通过筷子向毕业生传达“未来做事张弛有度,有规有矩,始终不忘成长为百尺之木”的寓意,更把母校的嘱托都凝聚在这七寸六分之中:无论你们是忙于学业科研,还是为工作而四处奔波,都要记得按时吃饭、好好吃饭。

毕业礼物越走心、越用情,便越能拨动心弦、震撼心灵。比如,北京工业大学的“一片树叶定格记忆”:一片装裱在相框中的精美银杏叶,表达“定格岁月,装裱青春”的内涵。冷珐琅工艺的银杏枝叶,寄寓“散是满天星”的美好祝福。每片精巧之叶都经过十二道手工参与的繁琐印制工序,代表着严谨细致的学术精神,彰显着“不息为体,日新为道”的校训传承。再如,北京师范大学的“一件帽衫满含不舍”:毕业生都收到了由学校独家定制的“衣衣不舍”帽衫和刻有每个毕业生名字的毕业戒指。多名毕业生、多枚专属戒指,上面不仅刻有毕业生的名字,还刻有北师大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一字一句总关情,这是母校对每位学子最后的嘱托。

“那时候天总是很蓝,日子总过得太慢,你总说毕业遥遥无期,转眼就各奔东西……”毕业虽然意味着离别,但也意味着新的开始,而越是走心用情的毕业礼物,就越会让人感到暖心。带着母校的温度出发,可以让学子们成为温暖的种子,温暖自己更温暖他人。

「精读细思」

先有是高考最后一堂课成为高考作文题目,接着有大学通知书附带新生见面礼物成为热点新闻,而今高校毕业礼物再度刷屏,以什么样的方式告别和开启人生中每个学习的阶段,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精心设计。走心的设计绝不是毕业宴会上的攀比。若能给以后岁月留下暧心的回忆才是最好的方式。告别每个学习阶段,必要的仪式感还是需要的,切莫在觥筹交错中草草地告别。本文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角度详尽地论述了“走心”的毕业礼物才是最好的礼物。

22、用青春力量托举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

李群

来源:中国青年网

“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年12月9日,“一二·九”爱国运动开始,这句满含血泪的话从无数的青年口中喊出,他们坚决捍卫民族利益和国家尊严。

83年前,那场声势浩大的爱国运动以古都北平为原点,以救亡图存的理想为半径,在神州大地上画了一个圈。青年学生发出了抗日救国、救亡图存的时代强音,一批又一批先进青年,怀揣着革命热情和斗争理想从学校奔向革命前线,投身革命的爱国运动。

国难当头,振臂高呼,他们在烽火狼烟中铮铮前行。

他们或战于沙场、或游于敌后,每一股细微的力量,在凝聚成流之后,总会以它的炽热和光明,给每一个水深火热的角落带来希望。

岁月行走,或许我们已经看不见枪林弹雨中前赴后继的身影,也看不见硝烟弥漫中高高飘扬的旗帜。但时代转轮的指针已落在这一代青年身上,国家的命运即青年的命运、青年的命运即国家的命运,担负起这一使命,青年责无旁贷。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但同样也是一个机遇与诱惑并存的时代。90后开始踏入社会,却也有一些青年人似乎看破红尘滚流,早已“累觉不爱”;阔步奔走的00后,也有人调侃着“矮穷丑”和“土肥圆”,艳羡着“高富帅”和“白富美”……社会也给一些青年群体贴上诸如“丧”、“佛系”等标签。

马克思说:“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庆贺模范青年大会上发表讲话,标题就是“永久奋斗”。今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了《永久奋斗》中的话语。他号召中国当代青年: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青春短暂,奋斗就是爱国。

中山大学博士生韦慧晓投身军旅,成长为我国海军首位女副舰长,在万里海疆书写无悔青春;常州技师学院学生宋彪顶着40摄氏度的高温在车间日复一日苦练,斩获世界技能大赛最高奖;长征七号火箭的科研团队平均年龄不足35岁,担纲研发C的中国商飞35岁以下的年轻人占70%以上……不管是在象牙塔里畅想未来的莘莘学子,还是在田间地头挥洒汗水的青年干部;无论是大街小巷穿行不息的快递小哥,还是驰骋广阔市场的老板,享受“最好时代”,把握“最关键时代”,青年的脚步始终与这个时代合拍同行、与这个时代同频共振。事实再一次证明,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奋斗范式,没人垮掉、没有“佛系”,只有积极向上的进行时。

我们生于斯长于斯,唯有把自己深深嵌在这个国家成长的年轮里,方能在奋斗中成小我、利大家。新时代的青年只有铭记那份跨越历史时空的初心,心中怀有大理想、大信仰,脚下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力量,才能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今天的青年与83年前的青年血肉相连,精神赓续。

无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光辉征途,还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都热切呼唤新时代新青年的敢于担当、敢于作为。自南国北疆、去五湖四海,与寥廓山河同歌,和千秋伟业共舞,作为复兴一代的新青年,当以强国富民、民族复兴为己任,用青春力量托举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

「精读细思」

青春最美丽,但青春需要奋斗的底色,才更美丽。每一代青年都在奋斗中前行。我们新时代的青年应将小我之梦跟大我之梦结合起来,用奋斗来书写青春,唱响青春之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注入鲜活的动力,在奋斗中遇见更好的自己,也遇见更好的时代。本文中追忆历史上青年用热血悍卫民族利益和国家尊严,是青春最美的见证。而今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美好的时代,更应懂得奋斗这一青春要义,用奋斗装点青春梦想,用青春的力量托举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个人与民族、时代、国家,是近些年高考热点主题,值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daikuaibao.com/xdkbnr/134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