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皮肤科医院好 http://m.39.net/pf/a_4781492.html
现代快报讯11月26日上午,在三明市宁化县革命烈士纪念碑前,一百多名少先队员高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高亢有力,震撼人心。
86年前,约1.12万名红军从这里出发长征,到达陕北时仅存76人;
80多年来,红色故事代代流传,红色基因代代传承,唤起一代代人的红色担当。
这里是"中央苏区乌克兰"
在面向革命烈士纪念碑三鞠躬后,少先队员们敬献鲜花,瞻仰烈士纪念碑。在纪念碑旁的墙上,写着"中央苏区乌克兰"和"红军长征出发地"。"年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宁化苏区成为中央苏区的战略大后方,为中央政府和红军提供了大量的兵源和后勤保障支撑。"钟宁平曾经担任过宁化县文化局局长,他在现场详细讲解了这两行字的意义。
据了解,宁化苏区扩红支前运动始终走在中央苏区前列。当地先后支援了多万斤粮食、近54万元钱款、2万多人次的担架队和运输队……宁化也因此受到福建省苏维埃政府、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多次表扬,被誉为"中央苏区乌克兰"。
"当年,宁化全县13万人口,参加红军的有1.6万多人,平均不到10人就有1人参军。"钟宁平说,宁化也是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四个出发地之一。年,多宁化子弟参加长征,到达陕北时仅存58人,大部分牺牲在决定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湘江战役中。
宁化为革命作出的重大贡献和牺牲,是三明红色历史的一个缩影。当年,三明全域都是中央苏区,也是中央苏区的核心区。全市3.7万人参加红军,1.12万人参加长征,到达陕北仅存76人。
听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在三明市区街头,随处可见"风展红旗如画"的大幅海报。
这句诗出自年1月毛泽东途经清流、归化(今明溪)、宁化时,写下的《如梦令·元旦》:
宁化、清流、归化,
路隘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
直指武夷山下。
山下山下,
风展红旗如画。
如今,"风展红旗如画"已成为三明的红色品牌。
在认真研究三明红色历史、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三明整理汇编出50个红色精品故事,组织开展"风展红旗如画"红色三明故事宣讲活动,全市累计举办宣讲比赛场次,1.64万名选手参赛,现场观众近20万,多万人次观看融媒体直播。
"风展红旗如画"红色三明故事宣讲小分队还有应邀进京赴省宣讲75场79个单位,累计听讲人数达2.2万人次。
年7月以来,"风展红旗如画"红色三明故事不仅"红"动三明,也在福建省乃至全国产生热烈反响。
宁化县石壁镇陈塘村党支部书记张超群曾经听过宣讲。"让我想起小时候。"张超群是陈塘村人,医院旧址群就在村里,很多烈士埋在村旁的牛角湾山坳里。"我上学要经过牛角湾,都会拿着系了红领巾的木制小手枪,像当年红军战士一样昂首向前走,心里对这些无名烈士怀着无比崇敬之情。"
长大后再听到红军故事,张超群觉得干事创业的精气神都得到了提振。
三明的"红色+"
"听的时候我就想,怎样弘扬苏区精神,怎样保护利用好村里的红色资源,让村民增产、增收,让村民富起来,这也是我们的宗旨。"张超群说。
近年来,医院旧址群,相继完成了一系列红色项目,包括观光连接线步道、革命烈士纪念碑、红军康复操演场、红色医疗卫生培训教育基地等。
如今的陈塘村早不再是原来那个偏僻的小山村,而是远近闻名的休闲旅游村,还入选为三明市第一批市级历史文化名村、福建最美乡村、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
"这一切都得益于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以及国家领导人对老区苏区人民的深厚感情。"张超群说。
像陈塘村这样抓实红色项目的做法,在三明非常普遍。
目前,三明市12个县(市、区)已全部列入国家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48个革命旧址保护项目列入年原中央苏区革命保护利用片区闽西革命文物保护系列项目。此外,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中央苏区纪念馆、红旗广场雕塑等红色标志性项目都在有序推进。
今年4月,三明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肖明光在"中央苏区三明讲坛"做专题讲座时,对三明的"红色+"文章做了阐释:将"风展红旗如画"红色品牌与工业三明、绿色三明、文明三明有机贯通,与主导产业融合发展,将会有力推动新时代三明苏区高质量发展。
来源: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常毅张瑜/文赵杰刘畅/摄
◆往期推荐:《福建日报》大版面报道!宁化: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