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非遗王其标非遗传承人揭秘绵延千年

治疗白癜风的著名专家 http://m.39.net/pf/bdfyy/bdfzj/
来源:启聘文化、现代快报

记者:李娜焚香、品茗、抚琴、作画、读书……是古代文人的几大雅事。然而,你知道古人焚的什么香吗?在扬州,就有这样一位制香技艺传承人王其标,他潜心研究古代文人香十几年,最终总结出一系列成熟可行的制香步骤,成功"复原"了0余种古书中记载中的名香,有古代文人挚爱的"梅花香",黄庭坚评价过的"鼻观香"……不仅让这些古代文人雅士才享有的"私藏"走入现代寻常百姓家,这一绵延千年的制香技艺,还成功入选了扬州第四批市级非遗项目。△香器及产品我国焚香文化久远,扬州人自古就对制香颇有研究。扬州出土的两汉时期的博山炉,以及大量的其他香器、香物就是证明。到了唐代,高僧鉴真东渡弘法,也带去了中国的香文化。北宋时期,在扬州"就职"过的韩琦、欧阳修、苏轼等,都留下了很多制香、用香的佳话。有人评价说,扬州就是一座中国熏香文化通史式的古城。△王其标展示线香的制作过程"古人为什么热衷焚香、品香?如果认真分析,不同的香方营造了不同的意境,也代表了中国传统的不同的审美。"王其标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扬州人至今早晨有扫地焚香的习惯,就是早晨一起床,先把庭院打扫干净,再焚一炷香,作为一天的开始。他就是在这种环境中长大,也对香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香料架王其标介绍,古人制香的香料分为单方香和合香。单方香通常是沉香、檀香等,但单方香燃久了,会让人有不适的感觉。所以古人流传下来的,基本是合香,不同的香味就有了不同的香方。从宋代开始,像韩琦、黄庭坚等文人,他们不仅经常用香,还会亲自撰写香方、自己做香,做完之后,还会作为礼物送给朋友。而他目前研究复原的香方,主要依据明代扬州人周嘉胄所编纂的《香乘》,这是一部制香的典范制作,其中所记载的香方种类方式繁多。△香料展示"常用的制香香料有50多种,每一种都有一个最地道的产地。"王其标说,扬州并不是香料的产地,为此他们走遍全国寻找各种香料,每一种香料,只有在最好的产地,才能孕育出最佳的香气。比如,以前他们会到广州、广西桂林等地采摘桂花,后来发现,苏州东山岛有两株多年的桂花树,这里的桂花香味才是最为纯正浓烈的。△香块香料选好了,制香的过程也容不得丝毫含糊。"化香是一种扬州的独特工艺,比如檀香,目前市场上很多是直接切成片直接打粉再进行合香,而我们是切成薄片后,用茶叶水泡三天,把火气去掉,再阴干进行合香。"在王其标的工作室里,他边为记者演示线香的制作流程,边解释他所总结创制的制香步骤,依方配伍、和香粉、醒香泥、塑形成香、理香、窨藏醇化……每一个步骤都严谨精细,以保证大自然的精华在精确的配比中,得到最佳释放。△香囊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经过多年研究,王其标已经恢复了0多种《香乘》中所记载的名香,比如"韩魏公浓梅香",据悉,点燃此香,如同置身于初冬雪融时的梅林,浓香扑鼻。再如"鼻观香",黄庭坚认为此香恬淡寂寞,具有潇洒风度,与制香人性格相似,"闻其香,如见其人"。在研究香方及复原制作的过程中,王其标渐渐发现,扬州在香器制作、制香技艺以及雅集香文化方面资源非常丰富,于是他又将这些整理成了《扬州香事》一书,在工作室开设传统香文化课,推广和宣传扬州香文化。如今,他的香文化课接受的人群越来越多,不少外地人纷纷慕名前来学习。他也受邀前往全国多所知名高校甚至是国外进行多场推广讲解,让更多人了解、认识中国的香文化。

版权声明:我们尊重原创。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速删。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daikuaibao.com/xdkbls/126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