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这个6亿年前的ldquo奇怪r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三级专科 http://www.jydxy.com/

内容开始

动物究竟是如何起源的?这一直都是一个谜。在6亿年前的贵州瓮安生物群中,保存了一类名叫“旋孔虫”的胚胎状化石,表面上长有奇怪的螺旋状线圈。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长期以来,这类化石的生物学属性充满争议。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牵头的国际团队通过高分辨率显微CT等现代化技术,最终破解了其身世之谜。相关研究成果于6月13日在线发表于美国《科学》杂志子刊《科学进展》(ScienceAdvances)上,为理解动物起源提供了重要线索。探寻化石14年,守住6亿年的瓮安化石宝库△瓮安旋孔虫化石在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殷宗军的办公室,记者看到了瓮安旋孔虫化石。它被装在小细管里,肉眼仔细看,才能看见白色小沙粒。殷宗军说,瓮安旋孔虫呈球形,直径不到1毫米。“大约都是微米左右,一微米等于头发丝直径的1/60。”△殷宗军“故事缘起于14年前。当时我还是大三学生,为了做毕业设计,我去了贵州瓮安北斗山磷矿。在那里,我发现了少量的瓮安旋孔虫化石。”殷宗军介绍,瓮安北斗山磷矿形成于6亿年前,是全球发现迄今最早的可靠动物化石记录产地。瓮安化石为磷酸盐化三维立体保存的化石,保存了常规化石所没有的细胞和亚细胞级的生物解剖学结构,是全世界最古老的动物化石宝库。虽然年,殷宗军就发现了瓮安旋孔虫化石,但是直到年,研究才算真正开始。“这九年间,很多学者都做了这方面的研究。如果要跟他们竞争,就需要更多的化石标本。”于是,年,殷宗军带着团队再次来到瓮安磷矿,开启了新一轮的采集化石之旅。他们在地质剖面上采集化石。“年的清明节,我们推动举办了‘瓮安生物群化石保护和科学研究国际研讨会’,引起了非常大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daikuaibao.com/xdkbls/114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