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来自南医从娃娃抓起的专业访附属儿童

“我是黄松明,我是你们的老学长。”

黄松明,南京医科大学级儿科系校友、医院(医院)院长、儿科学系主任,兼职第四临床医学院副院长。

他选择医学,是因为自己的母亲。

她是乡卫生院的一名妇产科医生,备受尊敬。儿时他跟在母亲身边,走在乡间的路上,人们都会停下脚步,亲切地向他们打招呼,以致很短的路走了很久。

耳濡目染中,黄松明坚定了学医的信念。“我的第一志愿原本是临床,自己高中时成绩优秀,又获得不少荣誉,负责招生的儿科系老师看到我的档案后,鼓励我进入人才稀缺的儿科专业。”就这样,黄松明考上南京医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前身),走进了儿科的大门。

获得宋庆龄儿科医学奖

进入儿科系后,黄松明潜心学习,最终以儿科专业第一名的成绩毕业。

“学校里的课程像‘七巧板’,努力学习,还要学会把知识拼成一个整体,灵活变换,融会贯通。”他说。

儿科医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发育、预防和临床儿科学。正如南医大儿科学前辈陈荣华教授所言:“治疗是一个人,预防是一群人。”

在黄松明看来,医生的职责不仅是治病救人,还要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研究疾病根源,寻根究底,让患病率降到最低。“让我们国家的儿童能够健康快乐成长。”

儿科人才紧缺,未来是属于你们的

医院就诊高峰时的场景(图片来自新华网)

黄松明用数据分析对比了美国与我国的儿科医师队伍现状。我国儿科医学的医师队伍现状不容乐观,每千人占有量仅为0.23。

“希望同学们日后能够坚守儿科医生的岗位,用自己的力量来造福儿童。儿科其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居民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路灯,因此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

“未来一定是属于你们的。”黄松明对儿科的未来充满希望与期许。“从进大学开始,多参加些讲座,多看些书,对你未来的视角,未来的高度都很有好处。另外,我们培养的学生要更加具有好奇心,积极向上。”

“要有细心、耐心、责任心”

黄松明愈发喜欢儿科,是在工作后。

儿科病种相对单一。孩子心地单纯,没有隐瞒,最重要的是,儿科医生治愈患儿后的那种欣慰和幸福是无法比拟的。

“一生行医,有遗憾,有喜悦,有很多经典案例,认真总结,对性格的塑造、行医风格的养成、医学人格的升华,都有帮助的。”一路走来,黄松明帮助了无数孩子,收获了无数笑脸,同时,也更加懂得做好儿科医生的责任与担当。

“刚参加工作时,年轻医生普遍不收‘待见’。”于是,他一有时间就去病房,和小孩玩,和大人聊,细心解答疑惑,遇到不会的,就老实说“我不清楚”,然后询问老师或是查资料,再去讲给他们。如此,黄松明与家长们建立了信任,也获得了一手资料。

对于敏感的医患关系,黄松明的观念很明确,医务工作者要从自身找原因。如果能为病人着想并且向病人解释清楚情况,很多矛盾都可以避免。

他并没有避讳地谈起自己的一次“失误”:肾穿刺活检术,由于机器故障,肾穿没成功。为孩子安全,黄松明并没有再次实行穿刺,而是向家长道歉并详细解释:为孩子健康,希望孩子休息一阵后,再穿刺。家属表示理解,并没有为难。

“人心都是肉长的。”真诚做事,坦诚做人,在黄松明的医路生涯中,这是基本准则。

“与成人不同,儿科是‘哑科’,患者自己不能准确表达病情,通常起病急、发病快、缓冲小,这要求儿科服务要细心、耐心,有责任心。”疾病是医生与患者有共同的敌人,医生的对立面永远都不是病人,也不是“医闹”,而是病魔。

“医疗是今天,科研是明天,教学是后天”

“医院应该是一帮有共同价值理念的人聚在一起的地方,大家围着一个共同的事去做。”担任医院院长至今,医院打造成理想中的样子。“我是在把我认为一个好的医生、医院应该具有的理念,慢慢付诸实践。”近年来,医院多方面均衡发展,成长为优秀医院。

4月19日,附属医院河西院区24小时急诊诊疗服务全面开启,医院顺利完成“重心西移”,启动“一院两区”模式。

医院河西院区一角

“医学是今天,科研是明天,教学是后天。原来临床医生只需要把病人看好,不要有医疗差错就行,但医疗水平只能代表今天,而只有通过科研不断获得新的诊疗技术、诊疗方法,才能提高诊疗水平。与此同时,通过教育培养更多的人,把接力棒传下去,形成人才梯队。”

瞧,就诊大厅还来了“蜘蛛侠”。(图片来自现代快报)

“我被孩子的单纯和与孩子们在一起的年轻心态征服了。”他说,站在生命的角度,常怀医生的信念,便是医者仁心。

送给未来儿科医生的六句话:

“学习,是你安身立命的本钱。”

“诚实,最基本的素质。”

“爱心,成就一个好医生。”

“细心,才能应万变。”

“锻炼,学会打理自己。”

“热爱,才能投入自己的专业。”

“积极,有好的心态才能走下去。”

相关链接

中国医师协会统计,中国儿科医师缺口至少20万,江苏缺近1万。今年,南医大申报的儿科学专业获得教育部批准,培养社会紧缺儿科医学人才,学制五年,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我院获批恢复儿科学本科专业招生

南京医科大学的儿科人才培养一直没有停止过。

从年开始,学校就开设相关专业,期间招生形式稍有变化。其中年到年,虽然停了本科儿科,但是继续七年制的儿科招生,年开始,在全国率先恢复儿科的本科生培养。

南京医科大学教务处处长高兴亚介绍:“年就恢复以临床医学(儿科方向)方式来招儿科,年招人,招生的分数和临床基本一样。年以‘5+3’一体化培养的方式招了两个班,五年制的招了两个班,同时,加强了儿科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水平儿科医生。”

南医专家谈儿科培养和就业现状

南京医科大学儿科学专业的发展经历了几代人的努力,培养了一批优秀学子,如今他们有的已为国家儿科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有的正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陈荣华教授:集团队全力,为儿科事业继往开来

郭锡熔:用坚定信心夯实学医的青春

文字/梅雪剑史晓青刘佳敏潘怡慧沙梦孙思琦陈思宇

部分素材来源/第四临医院

鸣谢/盛彤彤屠继

编辑/陈思宇

赞赏

长按







































在北京线咨询治疗白癜风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一般需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daikuaibao.com/bbfz/96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