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号11月24日凌晨奔月,
目标是把月球"土特产"——
约两公斤月壤样品带回地球。
月壤长啥样?它究竟有多宝贵?
"嫦娥五号带回来的月壤很有可能是这个样子,灰色或深灰色,很坚硬。里面含有岩石碎屑、粉末、角砾等很多东西,就像混凝土一样。"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首席研究员徐伟彪介绍,月球陨石是人类可以直接接触月壤的途径之一,目前全球一共发现块月球陨石。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
紫台有十几块月球陨石,都来自非洲沙漠
每当我们抬头仰望月亮时,都认为月球应该洁白无瑕,非常美丽。殊不知,月球表面其实是坑坑洼洼、凹凸不平的。
"月球表面经常受到小天体的撞击,撞击后产生的大量碎块会凝固在一起,就变成了月壤。月壤中有大量的月球岩石碎块、矿物以及很多微小的颗粒等物质。"徐伟彪说,月壤包含大量信息,是科学家研究月球的绝佳样本。
许多人都非常好奇,此次嫦娥"五姑娘"将要带回地球的月壤究竟长什么样子?现代快报记者在徐伟彪的办公室找到了答案:它可能是不规则形状,非常坚硬。
△小小的月球角砾岩陨石样本
"它里面可能还含有岩石碎屑、粉末、角砾等很多东西。"徐伟彪指着一块小小的月球角砾岩陨石样本说。细看,它呈深灰色,是不规则的长条形状。
这块小小月球陨石究竟有什么来历?徐伟彪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该月球陨石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月球陨石,有11公斤重。它于去年从非洲沙漠中发现,之后被上海一位陨石收藏者收藏。而他手中的这一小块则是切割后的取样,有30克重。
△截至目前国内最大月球陨石的取样
除了这块颇有来头的月球陨石,现代快报记者在徐伟彪的办公室看到了十几块月球陨石。虽然都来自非洲的沙漠,但却各式各样。有的是块状,有的是条状,还有是三角形形状,颜色则大多为灰色或深灰色。
珍贵,全球一共发现了块月球陨石
"有着‘天外来客’之称的陨石是人类研究地外行星的第一手资料,大部分月球陨石都是在非洲沙漠和南极地区找到的。"徐伟彪说,月球陨石是月球遭受小行星撞击,从月球表面飞溅出来的岩石碎片并最终陨落到地球。月球陨石不同于人类采集的月球岩石样品,有精确的位置信息,月球陨石则可能随机来自月球的任何地方。
△紫金山天文台的陨石鉴定仪器
徐伟彪表示,科学家们通过对月球陨石进行全方位的"体检",能够获得众多第一手的信息,对深入了解月球形成和演化有重要的意义。另外,月球陨石还对探月工程有指导意义,"比如说航天器去月球采样,那些设计航天器的工程师们要提前掌握月球的基本特性,并以此设计合理的航天器和采样器。月球岩石有多硬?抗压性如何?钻取采样的钻头需要多硬?这些究竟怎么知道呢?就是通过研究月球陨石的物理特性来确定。"
△紫金山天文台的十几块月球陨石"合照"
那么,目前为止全世界一共发现了多少月球陨石呢?
"块,全部加起来有公斤重。这还只是公开发表的数字,有不少陨石藏家找到了月球陨石但还没有上报到国际组织,所以实际数量会超过这个数字。"徐伟彪说,月球陨石不仅数量大,品种也非常丰富,帮助科学家了解和认识到了月球不同区域的岩石类型和化学成分。
若取回月壤,有望填补月球研究一大空白
上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6次美国阿波罗探月任务和3次苏联月球号任务在月球正面的月海采样,先后带回了大量月壤与月岩样本。其中,阿波罗任务共采集了公斤,月球号为克。
"这9次任务带回的月球样本,年龄基本在30亿到45亿年间。基于这些样品,我们基本上弄清楚了月球是怎么形成的。不过,这些近半个世纪前的样本也存在局限性。"徐伟彪表示,这些样本的形成时间几乎都早于30亿年前,而且取样地点的类型也较为单一,此次发射的嫦娥五号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
嫦娥五号的着陆地点是位于月球正面风暴洋北部的吕姆克山。随后,着陆器将向月表下方打一个深达两米的钻,采集月球岩石样本;机械臂也会收集月表的土壤样本,这些样本的预期总质量约为两公斤。
"月球的体积比较小,月表上的火山活动很早就停止了,相当于死了。不像地球,现在地球内部还在活动,我们经常能听到哪儿哪儿发生了火山喷发。"徐伟彪说,而近年来发现了很多年轻的月球火山活动现象,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好奇心。
△月海玄武岩
"与此前代表古老岩石信息的采样点相比,吕姆克山的喷发历史可能只有十几亿年,是比较年轻的月海玄武岩。"徐伟彪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如果嫦娥五号任务取得成功,新采集的样品将填补目前月球样本的空白时间段,帮助构建更加全面的月球演化史。
来源:现代快报+/ZAKER南京
记者:阿里亚
编辑:西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