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市江宁区左邻右里小区37幢的一场火灾,在业主群里彻底"炸"了。
近年来,该小区高层住宅曾多次发生火灾,业主们反复投诉的消防设施形同虚设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如鲠在喉。物业与开发商对消防设施问题解释不一,也让维修基金费、高层消防设施配备等问题浮出水面。
△失火现场
小区高层曾多次失火
消防设备配备不齐全
4月19日,现代快报记者接到左邻右里失火线索后,立即赶往现场。在现场了解到,本次火灾发生在该小区的37幢7层,火灾大概中午12点开始,下午1点左右扑灭明火。小区物业的情况通报上,火灾起因是手机充电,所幸消防队和警方处理及时,无人员伤亡,只有租户家中的部分物品被烧毁。
△业主群里"炸开了锅"。业主供图
这场火灾也让业主群、小区建设建议群彻底"炸开了锅"。很多居民反映,几幢高层的消防设备配备不齐全问题,几乎成了左邻右里的"老大难"。"只有消防主管,没有消防水带和枪头,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让业主们很没安全感。"37幢的业主大静告诉记者,她家住在13层,自年入住以来,楼梯间的消防设备就是不完整的,有业主连着投诉了六七年都没个说法。
△37栋消防栓缺失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该小区有4栋18层、8栋11层、1栋16层,4栋9至10层,其余都是五六层的底层建筑。记者进入43栋和47栋(18层高层)发现,每层楼平均配备3处消防栓设施,但有的消防栓没有防水带,有的没有枪头,有的防水袋和枪头有损,有的两个都缺失。
为啥会出现这种问题?目前管理该小区的江苏万园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张科表示,消防设施缺失情况从年接管物业以来就存在了。
△消防栓内水带歪七扭八
张科给记者看了一份当时接管的表单,上面明确记载着左邻右里小区消防设施汇总,(小)高层建筑共个消防栓,缺失水带条,枪头个,玻璃门损坏16扇。"消防控制柜无法工作,消防无法试压,会所地下消防泵房运作正常,但不能试压。"
消防设备维修
需要动用房屋"养老金"
△小区环境
小区消防设施关系到业主人生安全,事关重大,为什么至今依然还是存在?为啥没人来管?张科表示,这中间存在着维修基金使用的矛盾。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每年都想要解决,但是维修基金不能用,怎么修?"张科告诉记者,由于该小区高层早过了开发商的"质保期",想维修消防设备这类设施,就需要动用到业主的维修基金,也是大家说的房屋"养老金"。
房屋维修基金包括房屋公用设施专用基金和房屋本体维修基金,是购房时就交的一笔钱,用于如屋顶、外墙面、电梯、消防设备等区域和设施的维修。张科说,但根据《南京市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如果需要动用这笔资金,必须通过业主签名授权,且要超过三分之二的业主同意。
"但问题就出在这,愿意签名授权的业主没到三分之二。"张科提到,同意授权的业主基本都是高层的住户,而对于低层的用户,其实每栋楼边的消防水喉就足以保障房屋安全,但如果进行维修,就得动用到全部业主的维修基金,有些低层的业主就不同意了。"这个问题反反复复,矛盾持续了8年,或者更久。"
回应
高层建筑固化水带已完成安装
高层住宅的室内消防栓系统到底怎么设置?是否每层都应该有消火栓呢?现代快报记者咨询了南京市消防救援支队,消防宣传员梅亮表示,消火栓系统设置都有明文规范。
△小区内的消防告示牌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年),明确规定了高层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1m的住宅建筑应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建筑高度不大于27m的住宅建筑,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确有困难时,可只设置干式消防竖管和不带消火栓箱的DN65的室内消火栓。)
具体如何布置?《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年)内7.4室内消火栓中规定:室内消火栓的布置应满足同一平面有2支消防水枪的2股充实水柱同时达到任何部位的要求,但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24.0m且体积小于或等于m的层仓库、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54m且每单元设置一部疏散楼梯的住宅,可采用1支消防水枪的场所可采用1支消防水枪的1股充实水柱到达室内任何部位。
梅亮表示,对于老小区来说,消防隐患主要出现在房屋年久失修、消防设施不齐全上,因此南京市政府正在推进"高层建筑固化水带"工程。梅亮告诉记者,给老旧高层小区增配"高层建筑固化水带"后,消防员只需在一楼供水口接上消防车水带,就能使水通过这个固化水带,直接抵达失火楼层,不仅方便而且耗时更短。无法保证消防用水的高层建筑提供了一份安全做保障。
△防火门老化明显
目前,左邻右里小区高层建筑固化水带已全部完成安装。"对于消防设备齐全问题主要是靠物业管理,重点建筑相关部门还会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市民如有问题都可拨打火灾隐患举报电话。"梅亮说。
消防设施可纳入应急维修基金使用
无需业主意见
消防设施齐备,关系到全体业主的人身安全,除了维修基金这一条路,就没别的方法了?南京市物业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消防设施可纳入应急维修基金使用,无需业主意见。"
根据《南京市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申请使用流程》,目前该部位、设施设备发生损坏,已危及房屋安全和人身财产安全,严重影响业主正常生活,依据《南京市住宅物业管理条例》规定,拟动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进行应急维修。应急维修流程包括现场勘查、提交材料、首款划拨及网上公示、组织施工及验收、余款划拨及现场公示等。
△告全体业主书
然而,左邻右里小区的消防设备缺失问题存在了这么长时间,物业都没想到走别的途径?现代快报记者看到一份年小区业委会的告全体业主书,上面写到,由于维修基金签名授权不成功,所以希望通过走应急维修流程,维修消防设施。"这个程序不需要业主签字,但要招标、中标单位施工,监理单位监管,几方验收等流程,但也没走得下去。"张科无奈地表示。
据悉,目前该物业已接受相关部门约谈,还将继续和业委会积极协调,推进消防设施的维修。
房屋维修基金使用纠纷普遍存在
作为房屋的"养老金",如何使用房屋维修资金关乎业主个人利益,现代快报记者咨询了江苏苏源律师事务所律师张明明,他表示,维修基金使用纠纷普遍存在,尤其是电梯、水泵等设施维修。
"我们正在处理的一起纠纷就是关于电梯维修的,低层的用户不需要电梯,不想修,而高层的用户没电梯就得爬楼,必须要修,矛盾很大。"张明明说,最关键的问题是"养老金"属于大家,如果不是普遍问题,业主之间对于"修还是不修"的问题就很容易产生分歧。
张明明认为,"三分之二"业主同意的条件,很多情况下都达成不了,有些苛刻。"比如有些房屋租客很多,有些办公楼出租的,连业主都找不到,怎么去签字?"他建议,或许可以稍微放宽制度,或者遇到紧急情况,鼓励大家自筹资金维修设备,或者街道介入,提高大家对公共设施管理意识的培养,更重要的是,逐步培养业主理性的住房消费观念。
南京市物业办相关负责人认为,不论是走正常程序,还是走应急程序,"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维修基金属于全体业主,全体业主就有养护和维修的义务,换句话来讲,无论是从口袋里拿现钱出来修,还是用维修基金修,还是用小区的公共收益修,都是可以的,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属于大家的就是由大家来维护。"负责人说,最终承担这个责任的主体一定是财产所有人。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daikuaibao.com/bbfz/13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