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献给世界的书单,竟跨越千年

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6983144.html

这是一份令人惊叹的书单

跨越千年,流芳百世

24部

传世名著

是南京这座古老的城市

献给全世界最好的礼物

1

《抱朴子》

作 者:葛洪(—年或年),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人。东晋道教学者、炼丹家、医药学家。

《抱朴子》是研究我国晋代以前道教史及思想史的宝贵材料。成书于东晋建武元年(年),时葛洪在都城建康(今南京)任丞相掾。全书总结了战国以来神仙家的理论,确立了道教神仙理论体系。

2

《佛国记》

作 者:法显(?-年?),俗姓龚,平阳(今山西临汾)人。东晋高僧、旅行家、翻译家。

《佛国记》又名《法显传》《历游天竺记》,作者法显于东晋义熙十二年(年),在都城建康(今南京)道场寺中撰成本书。《佛国记》全一卷,记述了作者从长安到天竺,最后由海上返回,总计14年间的全部行程。这部书是研究中国与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的交通和历史的重要史料。

3

《后汉书》

作 者:范晔(—年),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史学家,官至左卫将军、太子詹事。

《后汉书》是一部由范晔在南朝宋都建康(今南京)编撰的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司马彪续作),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年),共年的史事。本书结构严谨,编排有序,是研究汉朝历史的重要文献。

4

《世说新语》

作 者:刘义庆(—年),字季伯,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宋武帝刘裕二弟之子,袭封临川王。文学家。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于都城建康(今南京)召集一批文人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述汉末、三国、两晋士族阶层遗闻轶事的笔记小说。全书原八卷,刘峻注本分为十卷。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从这部书的内容来看,全书兼容并蓄,既有儒家思想,又有道家和佛家思想。

5

《弘明集》

作 者:僧祐(—年),南朝僧人、律学大师,同时也是古代杰出的佛教文史学家。

《弘明集》是中国佛教史上第一部护法弘教的文献汇编,今本《弘明集》共14卷,约14万字,收录了自东汉至南朝梁代五百年间教内外人士护法御侮、弘道明教以及与之相关的论文、书信、诏令、奏表等各类文论共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这一时期佛教的基本教义、传播状况以及佛教与儒家、道教等本土思潮的相互关系,有极大的学术价值和一定的文学价值。

6

《文心雕龙》

作 者:刘勰(约—年),字彦和,山东莒县人,出生于京口(今镇江)。南朝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

《文心雕龙》是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文学理论专著。成书于公元—年(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间,写于钟山定林寺。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文学理论专著。全书共10卷,50篇,是研究中国文学的重要文献。

7

《千字文》

作 者:周兴嗣(?—年),字思纂,祖籍陈郡项(今河南沈丘),先祖迁居江南姑敦(今安徽当涂)。梁武帝的文学侍从。

《千字文》是由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梁武帝为教育兄弟子侄,曾命人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选取个不重复的汉字,让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编纂成文。全文为四字句,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千字文》在中国历史上是影响很大的儿童启蒙读物。与《三字经》《百家姓》合称为“三百千”。

8

《诗品》

作 者:钟嵘(—年),字仲伟,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人。南朝文学评论家。曾任侍郎、参军、记室一类的小官。

《诗品》亦名《诗评》,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理论批评专著,成书于建康(今南京),被称为“百代诗话之祖”,与同时代刘勰的《文心雕龙》合称为文学批评史上的“双璧”。《诗品》提出了一套比较系统的诗歌品评标准,具有奠基诗学的意义。

9

《昭明文选》

作 者:萧统(—年),字德施,小字维摩,南朝梁代文学家。梁武帝萧衍长子,未及即位即英年早逝,葬于南京栖霞区狮子冲。

《昭明文选》又名《文选》,是我国现存编选最早的诗文总集。原书30卷,唐朝李善作注时析为60卷。它选录了先秦至南朝梁代八九百年间、多位作者、余篇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于建康(今南京)成书。这是中国文学史上非常重要的著作,也是历代文人必读之书,故有“文选烂,秀子半”之说。

10

《建康实录》

作 者:许嵩,自署高阳人,生活在唐玄宗、肃宗时期。唐朝历史学家,生卒年代及生平事迹已无从考知。

《建康实录》是一部六朝史料集,书中记载了建康(今南京)在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代中的史实及轶事。全书原有20卷,现已残缺。本书广征博引,记述翔实,保存着某些正史不载的罕见资料,常为后来考证六朝史事者所引,故本书对研究南京地方历史地理有着极高的参考价值。

11

《景定建康志》

作 者:周应合(—年),原名弥垢,字淳叟,自号溪园先生,豫章武宁(今江西武宁)人。进士,官至实录院修撰。

《景定建康志》是南宋景定年间周应合编纂的一部关于建康府(今南京)的专志。它是我国历史上的一部名志,也是南京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地方志。内容涉及建置、疆域、山川、城阙、职官、科举、财赋、名人、儒学、文籍、武卫、河渠、关隘、金石、名迹、风土等方面。书中20幅地理图,对若干地名做了精慎考辨,为以前地志所未见;本书是研究南京地方史的一部经典文献。

12

《永乐大典》

作 者:解缙(—年),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官至内阁首辅,参预机务。姚广孝(—年),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官至太子少傅。

《永乐大典》编纂于大明永乐年间的明都南京。首次成书于永乐二年(年),由解缙主持编纂,初名《文献大成》,明成祖过目后认为不够完全,于永乐三年(年)再命姚广孝、解缙等重修,永乐五年(年)定稿。明成祖亲自为序,并命名为《永乐大典》。

本书共卷(目录占60卷),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显示了古代中华文化的光辉成就,今存不到卷。英国《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称之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13

《本草纲目》

作 者:李时珍(1—年),字东璧,号濒湖,湖北蕲州(今湖北蕲春)人。明代医药学家。

《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药学史上部头最大、内容最丰富的药学著作。万历二十五年(年)在南京正式刊行。《本草纲目》共有52卷,分为16部、60类,载有药物种,其中载有新药种,收集医方个,书中还绘制了幅精美的插图。它是我国医药学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对人类近代科学影响很大。年,金陵版《本草纲目》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14

《金陵梵刹志》

作 者:葛寅亮(—年),字水鉴,号屺瞻,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进士,曾任礼部祠祭司郎中、尚宝司卿、太常寺卿、工部侍郎等职。

《金陵梵刹志》全书53卷,于万历三十五年(年)刊行。本书详细记载了明代南京诸寺的历史沿革、殿堂分布、房田公产、山水古迹、名僧事迹、寺租赋税、僧规制度等。它是南京最早、最全的佛寺志,是研究明代佛寺史、明史以及南京佛教史最重要的参考资料之一。

15

《桃花扇》

作 者:孔尚任(—年),字聘之,又字季重,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清代诗人、戏曲作家。

《桃花扇》是清代著名的传奇剧本,故事背景在明末南京。作者通过侯方域和李香君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表现了明末时期复杂的权奸之争,以及南明最终覆亡的历史。本剧凄婉伤感、缠绵动人,内容用词考究,所以一出世便好评如潮,与洪昇的《长生殿》并称为清代戏曲“双璧”。

16

《芥子园画谱》

作 者:王槩(—年),字东郭,一字安节,祖籍秀水,久居江宁(今南京)。清代画家。

《芥子园画谱》在江宁(今南京)写成,是一部中国传统绘画的课本。它是风行时间最久、范围最广的古代中国画启蒙教材,涵盖山水、人物、花草、虫禽,系统明了,浅显生动,历来被世人所推崇。近现代的一些画坛名家如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等,都把《芥子园画谱》作为进修的范本。

17

《儒林外史》

作 者:吴敬梓(—年),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安徽全椒人。清代小说家。

《儒林外史》成书于南京,是一部章回体长篇小说。全书共五十六回,约四十万字,描写了近两百个人物。小说假托明代,实际反映的是康乾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功名和生活。作者对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的成功塑造,以及对吃人的科举、礼教和腐败事态的生动描绘,使小说成为中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是中国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作。

18

《红楼梦》

作 者:曹雪芹(—年)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阳。清代小说家。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因当时社会环境和手抄流传,仅保存80回。此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作者通过家族兴衰的艺术升华,对封建腐朽的科举制度、等级制度等进行思考。《红楼梦》被认为是中国古典章回小说的巅峰之作,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极高,书中景物人事,在南京均有其原型可寻。

19

《随园食单》

作 者:袁枚(—年),字子才,号简斋,别号随园老人,时称随园先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诗人、散文家。

《随园食单》写于南京随园,作者以文言随笔的形式,细腻地描摹了乾隆年间江浙地区汉民族的饮食状况与烹饪技术,用大量的篇幅详细记述了中国14世纪至18世纪流行的种南北菜肴饭点,也介绍了当时的美酒名茶,是清代一部非常重要的饮食名著。自问世以来,这部书长期被公认为厨者的经典,并被译介英、法、日等国。

20

《中国文化史》

作 者:柳诒徵(—6年),字翼谋,亦字希兆,号知非,江苏省镇江丹徒人。中国近现代史学先驱,中国文化学的奠基人,现代儒学宗师。

《中国文化史》创稿于20世纪20年代,成书于南京。此书确立了中国文化史的历史地位,更确立了文化史写作的基本框架。《中国文化史》资料详赡,涵括极广:政治、教育文艺、社会风俗,以至经济生活、物产建筑、图画雕刻之类,皆广搜列举,力求使读者明了中国历史之真相及其文化之得失。

21

《首都计划》

作 者:国都设计技术专员办事处,隶属于国民政府首都建设委员会,成立于年11月1日,林逸民任处长,顾问有来自美国的亨利·墨菲与古力治。

《首都计划》完成于年12月,是一部旨在对南京进行现代化改造的城市规划文件,它是中国最早的现代城市规划,同时也是民国时期中国最重要的一部城市规划。本书吸收、借鉴了当时古今中外的先进设计理念,对抗日战争前民国时期南京城的各项建设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开创了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实践的先河。

22

《科学的南京》

作 者:中国科学社,原名科学社,是由留学美国康乃尔大学的中国学生赵元任、任鸿隽、杨铨等在年发起成立的民间学术团体。

《科学的南京》出版于年,内容包括竺可桢的《南京之气候》、秉志的《南京之自然史略》、赵元任的《南京音系》、张更的《雨花台之石子》、林刚的《南京木本植物名录》等著作,以科学的方法系统研究了南京的地理环境、气候、地质、动植物、矿物和方言等,其中大部分论著至今仍有很高的科学参考价值。

23

《金陵古迹图考》

作 者:朱偰(—年),字伯商,浙江海盐人。曾任中央大学教授、江苏省文化厅副厅长等职。

《金陵古迹图考》共计14章,首先根据历代金陵地方志论述了金陵之形势,对其山川、河流、城池详加考证,并以历史史料编出金陵大事年表。从第三章起,分代记述了秦汉以前之遗址、六朝城郭宫阙遗址、园林及宅第等具体古迹。本书首次运用摄影、测量等现代科技手段,全面系统介绍了南京的历史沿革和文物古迹,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24

《全宋词》

作 者:唐圭璋(—年),字季特,江苏南京人。词学家、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家。

《全宋词》20世纪30年代编于南京。全书共收录宋代词人家,词作首。本书与清代的《全唐诗》一起,堪称中国文学的“双璧”。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郑文静

南京出版社供图

好书推荐

《南京历代名著》

南京出版社

年南京市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举办了“南京传世名著”评选活动,通过专家初选、名家推荐、大众点赞、专家评审,从近万部与南京有关的作品中,评选出“南京传世名著”。南京出版社的《南京历代名著》一书,邀请专家对其分别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介绍这些名著与南京的内在关系,以及它们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独特魅力。

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办公室和现代快报

联合推出“江苏文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daikuaibao.com/xdkbzn/121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