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韩读报
10月25日凌晨1时许,武汉市蔡甸区消泗乡发生一起命案,犯罪嫌疑人高某辉(男,39岁,本市人)持刀行凶致5人死亡、1人受伤后逃跑。逃跑途中致2人死亡。当日6时许,高某辉逃跑至长江大桥后跳桥。目前警方正全力搜寻。7死1伤,这个结果足够令人震撼。事发突然,警方能够确认和通报的信息是有限的,但是一些网友却打开了无限的脑洞。
有网友下意识地就认为,这是被害人“平时作威作福,嚣张跋扈”,甚至幸灾乐祸道,“看到死的是村官一家我就放心了”。还有人认为,这是“经济下行,社会风气变差,互联网放大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造成的。言外之意,互联网似乎也有罪了。
很多人面对类似的新闻,总是基于一厢情愿的认知做出狭隘的判断,这其实就是一种偏见,一种先入为主的、情绪化的、非理性的思维方式。
在这起案件中,目前已经知道的,是犯罪嫌疑人连小孩都不放过,甚至在逃跑过程中,还造成了2人死亡。这种无差别的伤害、无所顾忌的行凶,已经不是简单的仇恨、冤屈、受辱等脑补动机可以完全解释的。
更离奇的是,还有网友在新闻下留言说,“现在的游戏就是暴力的源泉,在游戏里面打打杀杀,已经分不清现实了。”按照这样的逻辑,那么多武侠片、动作片、战争片似乎也有原罪了?
一遇到极端的凶杀案件,在案情还不甚明了、相关报道仍然在路上的时候,就开始下意识地脑补,然后公开发表,甚至连虚拟语气和疑问句都不用,这既是缺乏媒介素养的表现,也是法治意识不足的表现。
除了各种“脑洞破案”,还有一些网友,又抛出了“依法处置就行了,和杀的是谁、原因有啥关系”“杀人就是杀人,建议媒体不要再采访了”等观点。这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我们的社会不是一台机器,也不是一款游戏,所有规则和道理并非全然是格式化的,不是出了任何事情,用法律这个万能钥匙就可以全部解锁的。在刚性的法律之外,还有复杂的人性和情感,这同样值得我们去分析、去反思。
就像电视剧《我们与恶的距离》所讲述的,无论案件多么极端,我们总要问一句为什么。这个“为什么”,不仅是破解一起凶杀案件需要知道的动机和原因,还有造成这种动机的人物背景和社会背景。只有知道了“为什么”,我们才能有“怎么办”的前提,才能试着去提前化解这种矛盾。
一位网友说得就很直接,“找到根源,分析原因,才有可能减低这种严重犯罪事件的发生概率。”让我们等一等案件调查,等一等行凶原因,看一看来龙去脉,然后再在事实基础上去做价值判断,才能真正有利于解决问题,才能有效避免类似的极端案件发生。
否则,在一片喧嚣的猜测中,在一片脑补的混沌中,我们连事件的真相都看不清,又谈何追问、反思、预防呢?澎湃新闻
郑韩读报 菜价高企,有没有“其他”原因市民普遍反映,现在农贸市场上菜比肉还贵。记者走访农贸市场发现,各种蔬菜与往年同期相比,都翻了一倍还多。菠菜15元一斤,芹菜10元一斤,西兰花12元一斤,就连过去最便宜的青菜也涨到了五、六元钱一斤。而一斤五花肉是13元,有的鱼也只要12元一斤。这种“菜比肉贵”的现象,其他一些城市也有。有关方面解释说,由于一些蔬菜产地遭受了洪灾,新鲜蔬菜供应紧张,致使价格上涨。这确实是一个主要原因,但是不是有人乘机高抬价格,令人质疑。据观察,目前互联网买菜平台的绿叶蔬菜,虽然价格比之前出现一些上涨,但诸如芹菜、西兰花等价格并没有像一些超市、菜市场那样高,剔除平台补贴等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绿叶蔬菜并没有出现严重的供需失衡问题。现在农贸市场上蔬菜价格涨幅较高的,是本地蔬菜。到菜场买菜,很多人一般喜欢到本地菜农的摊位上选购,图个新鲜,价格虽略高,但还算公道。最近你到本地菜农摊位上买菜,过去最便宜的大青菜,有的也喊到7元钱一斤。从外地调运的蔬菜,由于货源紧缺,价格上涨一点,还是可以理解的。本地的蔬菜没有受到自然灾害,也没有出现生产成本上涨的因素,就算受外地调运菜价的影响,适当调高一点价格还可以理解,来一个翻倍上涨,有点不可理解。市民的收入和退休金并没有翻倍上涨,这一状况会影响到群众的生活水平。菜场里的价格已经放开,由市场调节。但遇到一些不正常的现象,有关部门还是可以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进行调节。我们为平抑农贸市场价格,曾建了不少平价菜店,现在能不能多发挥一点作用?只要做好外地菜的调运工作,从未受灾的生产基地增加调运的数量,扩大本地的蔬菜基地,增加本地菜的供应……有了相应的措施,菜价就很可能应声而落。综合现代快报红星新闻郑韩读报 90后仅13.4%无负债,年轻人当谨防掉入“过度消费陷阱”最近,一组关于年轻人消费的数据引发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