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0694678789028524&wfr=spider&for=pc"市场边上的早点摊悄然上市,飘出阵阵勾人的香味、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一直延续到一公里外的随家仓……这都是我们老南京的故事啊。"这是王露维给自绘的连环画配上的文字。
走进南京市青岛路社区,30多幅水彩画把两米长的书桌铺得满满当当,这些都出自王露维之手。65岁的王露维在这一带居住了10来年,是一位老南京。2月初,他在网上看到征集市民讲述心中的南京故事,便萌发了把这些年居住在这里的经历用笔画下来的想法。
十天的时间内,他在家画了50多幅水彩画,从中选择了30幅。这些画中,有元宵节居民聚在一起吃元宵的;有退休老人一起学习陶艺的;还有疫情期间,社区志愿者带着口罩给居民测体温的……
△王露维的连环漫画《我们的幸福社区》
从前生活很慢,看小人书打发时间
为何会画连环画?王露维笑着说,大概和小时候爱看小人书有关,"我们那个时候,生活节奏很慢,娱乐方式也少,放学后我就去书摊上看小人书,从头看到尾。"不仅如此,王露维有时还会把书中的内容临摹下来,"当时我们有个美术老师,教素描、水墨画,还鼓励我们参加中学生美术展。"谈及老师,王露维的语气里充满了感激之情。"要不是他这么系统地教,我也不会画。"
年,高中毕业的王露维被分配到南京工农兵钢锉厂,做一名车工。闲暇时,他就将身边同事和工作场景画下来,乐此不疲。光线昏暗、夏天热冬天冷的车间,总是充斥着一股机油味和马达轰隆声,分配在同一班组的同事、长江路上通宵营业的小吃店,都被王露维一笔笔画了下来。年,王露维还将这多幅速写印成了一本册子,送给曾经的同事,"我当时就印了10本速写册,没想到很多同事觉得很有意思,都找我想要一本。"王露维翻着画册,似乎时间一下就回到了30多年前。"我现在还有五六本,如果有一天,碰到当年朝夕相处的同事,我就送一本给他们,不知道他们现在还记不记得程阁老巷路口昏暗的车间……"
下岗后用画画走出人生低谷
工作渐忙后,王露维空闲的时间便少了许多,但他仍不忘画画这个爱好。有一次母亲生病入院,他一边陪护一边将这幕场景画下来,"那时没有手机,没有机会拍照,现在看到这些画,就能回想起原来的事。"
年,王露维经历了下岗,但不论生活遭遇怎样的变故,他都依然热爱着绘画。下岗后的王露维到一家单位做保安,许是工作的原因,此时的王露维将画笔从车间工人伸到了街头巷尾。休息时他就骑着自行车到处转,碰上谈得来的人,就跟别人聊一聊。
菜市场每天赶集的农人,背着带有露水和泥土的蔬菜、老城南巷口排队的小吃店、烧烤摊上举着酒杯畅想未来的三五好友……都是王露维的素材,这些小人物的故事,在王露维的加工下成了一幅幅连环画,不少还登在《连环画报》的杂志上。"我那个时候心情很低落,可以说是画画帮我度过了下岗后的人生低谷,有个爱好真的太重要了。"
用画笔讲述社区故事
王露维画画的工具很简单,用了多年的画笔斜插在矿泉水瓶改造而成的罐子里,一块装修时没用上的木板就是他的画板,三两张板凳拼接而成的小画台上,颜料、碟子、画纸、木夹被随意摆放。
"年单位为了方便我工作,在青岛路随园小区分配给我一个单室间……"王露维最新的30多幅连环画《我们的幸福社区》从20多年前的初遇中拉开了帷幕。"退休前和社区接触少,以为就是一群老年人聚在一起闲聊的,我那个时候想,有什么好去的,后来发现真不是这样。"退休后的王露维总感觉生活无聊,一个人在家里快要憋出病来,一次女儿带着他去社区参加陶艺制作,他猛然发现,原来社区和他想象中的并不一样。
有了这一次体验后,王露维便经常去社区报道,"我们这里住着好多外国留学生,经常在一起举办活动,他们还教我说外语呢。"谈起在这里的生活,王露维有说不完的话,"现在生活变化真大,你看这幅画里,原来我们这就是几栋楼,现在环境多好,建了不少运动设施,路也宽了,时间真快啊,一晃,30多年都过去了。"
不大的卧室里,王露维细数着每一幅画,微微泛黄的纸张上记录了他青年时期当车工的往事,也承载了无数他曾经仅有一面之缘的人,在当下和他分享的生活。绘画为王露维的生活增添了别样的色彩,他越画越有精神,仿佛时光都停留在笔尖和画纸上。
来源:现代快报+/ZAKER南京
记者张瑾/文郑芮/摄
编辑:西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