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zjft/181028/6608119.html★
为贯彻落实《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40号)、《关于印发安徽省“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皖政办〔〕46号)的有关精神,大力实施《年合肥市扶持产业发展“1+3+5”政策体系的通知》(合政〔〕62号),支持“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发展。现制定互联网”+现代农业的扶持项目申报储备指南如下:
一、农产品电商企业扶持项目
1、建设要求:重点推广改扩建一批本市注册的互联网企业,具有独立自主的农产品电商自营服务型平台。项目建成后,大大提升全市农产品网上销售能力,增加市场竞争力,知名度明显提高,能够满足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农产品加工企业等发展的需求。财政资金主要惠及到驻网店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线下体验促销,让利于市民。
2、建设内容:推广改扩建电商服务型平台能满足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加工企业线上和线下销售体验等实际需求,平台入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数量年增长20%,销售额年增长15%,线上线下促销、体验活动年各不少于5场,网上驻店企业满意率提高5%以上。通过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免费或减免等方式,建设网店、规划网店设置、产品包装设计、线上销售、线下体验店等;组织新型经营主体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参与重大农产品促销展销活动;帮助农产品加工(生产)企业提升宣传力度,力争打造一批网上知名品牌;为政府提供农产品电商推销报告等。
3、申报条件:在本市注册的互联网企业,具有独立自主的农产品电商自营服务型平台为项目申报单位。要求项目单位注册资金万元以上,具备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电商年销售额达万以上,企业年效益无亏损;网上驻店农产品企业达到50家以上或合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到60家以上,线上农产品丰富多样不少于种类型;有成功的营销策略;网上驻店企业满意率达到85%以上。
4、财政投资规模和安排:对推广改扩建一批自营电商服务型平台,每个财政投资规模20-50万元以内给予扶持。
二、农业移动智慧APP扶持项目
1、建设要求:重点推广改扩建一批本市注册的互联网企业,具有独立自主的农业移动智慧APP服务型平台。以农业用户需求为导向,按照政府网站的建设与管理办法执行。充分发挥互联网企业的优势资源,突出为服务“三农”经济发展,运用手机载体,把相关信息以网页的形式进行表现,开发“合肥智慧农业”手机APP应用和Web手机网站应用。项目建成后,能突破和化解农村信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农业信息化能力明显提高,基本满足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涉农企业的需求。
2、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农业移动智慧APP客户端全面支持IOS、Android等手机终端。通过采用Hybird技术,实现对手机原生APP客户端的多种不同操作系统的支持,实现对IOS、Android等手机终端的下载服务管理,满足不同智能手机的访问需求。并结合不同的终端响应式设计,实现不同终端屏幕分辨率的自动适应管理,解决用户浏览体验的需求。系统提供强大的农业资源信息数据浏览和推送服务,以及实时的农业新闻。及时地把网站栏目内容同步到APP端,用户能够查阅全部的农业新闻资讯。支持新闻订阅随意选的功能,APP端设置了个性化新闻订阅功能,用户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订阅相关信息,并获得消息提示。支持用户通过关键字检索功能,快速获取所需要的更为立体化的农业资源内容。支持GPS定位帮助用户掌握较为全面的周边信息,以及方便对自己喜欢的农业资源进行互动评价和分享;为政府提供农业移动智慧APP平台报告等。
3、申报条件:在本市注册的互联网企业,具有独立自主的农业移动智慧APP平台为项目申报单位。要求项目单位注册资金万元以上;企业年效益无亏损;服务新型农村经营主体、涉农企业等用户不少于户,客户满意率达到85%以上。
4、政投资规模:对推广改扩建一批具有独立自主的农业移动智慧APP平台,每个财政投资规模20-50万元以内给予扶持。
三、农业物联网扶持项目
1、建设要求:重点推广新建或改扩建一批本市注册的农业互联网应用型企业和生产基地,具有独立自主的农业物联网平台。以提高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领域的应用水平,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智能化、农产品质量全程可追溯,农产品电商销售、林业安全为重点,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企业从事农产品(林业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
2、建设内容:主要建设为30平方米的物联网信息管理中心、亩大田、林地种植或亩畜禽、亩水产以上标准化种养场环境远程监控系统、农产品检测检验与质量追溯系统、农产品网上信息发布与交易平台等。通过农业物联网系统的实施,能够实时收集农田(养殖场、林场)温度、湿度、风力、大气、降雨量、含氧量等数据信息、监视农作物灌溉、畜禽渔圈场养殖、林业环境安全等情况,监测土壤、养殖圈场和空气状况的变更。根据项目需求,基本实现随时进行处理,为现代农业综合信息监测、环境控制以及智能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农产品质量。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为农产品增加RFID标签,建立对农产品的种植(养殖、林业)、生产、加工、运输与销售的全过程跟踪和监控,基本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追溯体系。各项建设标准按安徽省地方标准农业物联网信息服务终端数据交换规范和协议(DB34/T-、DB34/T-)执行。同时,能基本实现与政府建立“互联网”+现代农业应用系统连接,自觉接受政府部门监管,为政府提供农业物联网发展报告等。
3、申报条件:在本市注册的农业互联网应用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有独立自主的农业物联网平台为项目申报单位。要求承担建设单位应具备相应的技术力量,专业人员、资金雄厚,应用效益明显。农业物联网重点支持入驻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应用企业;畜禽养殖场只扶持认定的标准化生产基地;水产养殖场只扶持认定的健康养殖示范基地。
4、财政投资规模:对新建或改扩建一批具有独立自主的农业物联网平台,每个财政投资规模20-40万元以内给予扶持。
四、“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公益性扶持项目
1、建设要求:被国家、省、市列入重点新建、战略合作或改扩建“互联网”+现代农业的示范推广项目,围绕建设一批有特色的“互联网”+电商扶贫、优质绿色农产品进城、农产品质量全程可追溯、耕地质量调查监测和耕地质量数据系统、智慧农业等公益性平台,以及互联网小镇(乡)。改扩建项目申报期内运行良好,发挥良好经济、社会等效益。新建或改扩建项目建成后,各项指标达到国家、省、市的设置要求,并通过验收。向各级政府提供“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报告等。
2、建设内容:主要根据国家、省、市设立“互联网”+现代农业重点新建、战略合作、改扩建等示范推广项目特点和要求,最终确定建设内容。
3、申报条件:各县(市)区农业部门或战略合作机构作为新建、改扩建的项目申报单位。要求承担建设单位和战略合作机构都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技术力量雄厚,专业队伍有保障。
4、财政投资规模:新建或改扩建一批具有独立自主的“互联网”+现代农业项目,每个财政投资规模20-万元以内给予扶持。
五、其它扶持项目
1、建设要求:各县(市)区推荐的项目符合国家、省政府《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计划》的建设要求,结合农业产业特点,在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生产出现的新型社会化服务、大地测绘、土壤墒情监测、数据调查、安全监测等过程中,出现有代表性、推广性或可复制性的其他农业互联网项目,能满足区域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农产品加工企业、政府等需求的。向各级政府提供“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报告等。
2、建设内容:符合“互联网”+现代农业技术应用范畴和要求;申报单位要提交实施方案,明确建设内容和技术标准。
3、申报条件:在本市注册互联网(应用)企业。新建或改扩建一批具有独立自主的“互联网”+现代农业平台为项目申报单位。要求承担建设单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技术力量和资金雄厚,专业队伍有保障。
4、财政投资规模:新建或改扩建一批具有独立自主的“互联网”+现代农业应用系统其它项目,每个财政投资规模20-60万元以内给予扶持。
六、工作要求
1、项目扶持原则。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主体参与的原则,以政策搭台、突出主体、惠及三农的总体要求,大力拓展“互联网+”向现代农业各领域加速渗透,推动农业互联网应用能力和发展壮大。各地要深化服务模式创新,营造良好的扶持环境,牢固树立互联网思维,深化互联网与传统农业高度融合,提升农业经济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促进全市现代农业加速发展。按照市政府文件规定,“互联网”+现代农业项目以各县(市)区为单位联合进行推荐申报,其中扶持农产品电商、农业移动智慧APP、农业物联网等项目总奖补资金原则各万元,视情进行调剂;原则上申报新建项目占40%,改扩建项目占60%。
2、申报储备原则。“互联网”+现代农业项目采用申报和储备并行,择优立项的原则。各地要高度重视申报和储备工作,加强对申报项目的调研和考查,摸清新建或改扩建的建设内容,坚决杜绝把项目当作“扶贫济困”让涉农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来申报,把好申报关。项目管理采取事前立项、事中监管、事后奖补的原则。凡是没有通过立项的项目,作为当年储备项目,次年申报立项优先安排。
3、申报储备立项时间。年6月25日前,各地组织互联网(应用)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府部门进行申报;7月5日前完成对申报主体的审核、遴选、公示等工作;7月10日前完成向市农委申报工作。7月15日前市农委、市林业和园林局、市财政、市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完成项目评审、审核、公示、立项、储备等程序工作。
4、项目名称。各县(市)区申报项目名称按照“建设地点(缩写)+实施主体+项目类型”模式命名,如:肥东县金大地合作社农产品电商扶持项目。
5、资金配套比例和测算。按照市政府扶持项目要求,原则上,涉农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申报市级财政投资占总投资比例不高于50%,其余部分由项目单位自筹承担。市农委、市林业局联合将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总投资进行论证,最终测算市级财政扶持资金。自筹资金配套只计算互联网平台硬软件设备购置、升级、更新及设备运行产生的费用,以及与财政资金配套的建设内容;基本设施和人员费用不列入计算内。同时,鼓励有能力项目单位加大投资,打造成“互联网”+现代农业样板工程。
6、申报文本须附具的证明材料。申报单位认真填报项目标准文本(见附件2),同时,并附有效的法人证书及组织机构代码证;项目建设所需土地租用协议;科企合作协议或证明材料;列入示范县(点)证明材料;企业或年财务报表;申报项目在拟建地点的现状图及平面图;以及各类型项目申报条件的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7、项目管理与验收。各县(市)区农业部门接市级立项批复后,及时组织承建单位抓紧施工,跟踪项目进度和管理,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原则上,项目立项后,30天未开工建设,视为自动放弃;市农委、畜牧水产局、市林业和园林局联合将从项目储备库中选择立项替换。项目建设后,项目单位及时提交验收请示,市县(市)区两级农业、畜牧水产、林业部门联合组织人员进行验收,最终形成验收报告。同时,对涉农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施项目,验收时发现未曾完成建设内容,不给予奖补。经公示无异后,报两级农业、畜牧水产、林业部门主任办公会通过,上报市政府要求拔付资金。
8、总结经验与绩效考核。项目建设和管理单位要总结经验,瞄准互联网最新技术发展前沿,加快与现代农业发展的高度融合,逐年提高“互联网”+现代农业应用服务水平。各县(市)区农业、畜牧水产、林业管理部门要加强对项目建设单位指导力度,规范绩效考核办法,有针对性对项目建设内容进行跟踪考核,确保项目长期发挥效益。
★互联网+现代农业项目申报文本
项目名称
项目申报单位
项目推荐部门
项目推荐文号
项目申报日期
合肥市农业委员会
制
合肥市财政局
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
1.项目名称
2.总投资(万元)
其中:申请市级财政补助
市级万元自筹万元
3
项目
单位
概况
4
项
目
概
况
(改扩建项目增加说明现状)
5
投
资
必
要
性
6
市
场
分
析
7
实
施
方
案
实施方案简要(具体方案可附在文本后)
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
8
财政
补助
资金
支持
环节
9
投
资
构
成
项目实施内容
金额
其中财政补助
合计
10
效
益
分
析
示范
带动
作用
生态
环境
影响
销售
收入、
利润
11
项目单位责任
名称
地址
法人代表
开户银行
银行账号
项目单位(盖章):法人代表(签字):
项目单位负责人对报告的准确性、真实性负责。
二、项目评审论证及评分表
项目主审专家
姓名
工作单位
职称职务
专业
评审内容
评审标准
评审结果
优(10)
中(5)
差(0)
1.相关证明文件资料是否齐全
10
5
0
2.项目建设单位状况
10
5
0
3.项目建设现状及前景
10
5
0
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
10
5
0
5.项目建设方案的科学性、操作性
10
5
0
6.项目建设单位(含合作)技术能力
10
5
0
7.财政补助资金支持环节
10
5
0
8.投资构成是否合理
10
5
0
9.示范带动作用及满意度
10
5
0
10.项目社会、经济、生态等效益
10
5
0
综合评审结果
项
目
评
审
专
家
姓名
工作单位
职称职务
专业
专家签字
评审机构及评审成员对评审结果负责:
项目主审专家签字:时间:
注:此表由市级负责组织评审和填报(县级评审也可参照此表执行,并放在申报文本里面)。
三、申报项目审核表
项目名称:
项目总投资
申请市级财
政补助
县级农业、畜牧水产、林业主管部门联合审核意见:(对申报主体真实性、方案可行性、建设能力及结果负责)
(盖章)
年月日
市级财政、发改委、招商、农委部门联合审核意见:
组长签字
成员签字:
年月日
市级农业、林业主管部门联合批复意见:
(盖章)
年月日
四、提供相关材料佐证
1.申报主体提交的项目实施方案
2.申报主体法人身份证复印件;
3.申报主体的法人证书及工商部门注册登记证件复印件;
4.项目建设所需土地租用协议;
5.科企合作协议或证明材料;
6.列入示范县(点)证明材料;
7.企业次年或当年财务报表;
8.申报项目在拟建地点的现状图及平面图
9.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附件3
合肥市农业部门重点推荐农业互联网企业名单
序号
单位
从事业务
联系人
联系电话
1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农业信息化、智能物联网、农产品质量追溯、电子商务
吴仲诚
2
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农业信息化、智慧化
王佐成
3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农业信息化
张立平
4
安徽农业大学信息与计算机学院
农业信息化、物联网工程
张友华
5
安徽朗坤物联网有限公司
农业物联网技术
刘晓飞
6
合肥乐然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物联网软件使用及设备维护
尹舒权
7
合肥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农业信息化、智慧化
孔元元
8
北京(安徽)农信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农业信息化、物联网设备使用管理及服务
李俊
9
安徽信安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智慧产业研发
方超
10
安徽皓天智能环境设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物联网系统软硬件开发
曹东华
11
中国联通合肥市分公司
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农业信息化、智慧化
李晓霞
12
浙江(安徽)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农业信息化、智慧化,物联网技术应用
包明鑫
13
安徽维思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商务管理系统开发
闫珍彬
14
合肥农稼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农业信息咨询、发布、电商
韩晗
15
中邮(安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农产品电商
项初雷
16
中国邮政合肥分公司
农产品电商
周杰
17
安徽维思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商务管理系统开发
闫珍彬
18
安徽聚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农产品信息化农产品电商
吴然
19
安徽极速飞翔航空植保科技有限公司
农业航空植保、测绘社会化服务
徐应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