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青山在望织就千重锦,媒体深融春光万里秀。年1月25日,中央政治局将第十二次集体学习的“课堂”设在人民日报媒体融合发展的第一线,吹响了媒体深融“冲锋号”。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回望,中国报业协会根据中宣部大调研的要求,组织开展了全国报业大调研活动,引领全国报业系统用脚力丈量新征程,用眼力前瞻新空间,用脑力思谋新发展,用笔力记录新成长。相关调研文章,中宣部蒋建国副部长作出了重要批示,中国报业协会张建星理事长就贯彻落实该批示精神作出了部署、提出了要求。调研文章正汇编成册,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拟在中国报业发展大会上首发。
今天推送来自现代快报的调研报告。现代快报是由江苏省委宣传部主管、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主办的一张主流都市类日报。年,现代快报提出“现代快报+”的新理念,通过融合、转型的升级,+产品、+技术、+创意、+服务、+资本、+项目、+客户、+用户,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实现跨界的聚合,打造一个全新的平台,通过更多的传播形式、更新颖的创意服务,更优质的产品形态,为用户呈现一个更好的品牌形象。请看本期调研报告。
全国报业大调研57:融合转型的“现代快报+”
中国报业协会调研组
现代快报的融合之旅经历了三个历程:
——年,现代快报响亮地喊出“忘掉一张报纸,迎接一场革命”的口号,跳出传统的内容采写分发、报纸广告经营的单一思路,从用户、媒体、新业态三位一体来考量传播,以产品针尖思维通过内容来撬动新业态的发展,从而实现读者到用户的转变,内容到产品的转变,纸媒到多终端的转变。
——年,现代快报确定了“科技、创意、服务驱动,做全媒体内容生产商、全媒体产品分发商、全媒体技术服务外包商、全媒体创意营销提供商”的“三轮四商”发展战略,在媒体融合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步伐。
——年,现代快报提出“现代快报+”的新理念,通过融合、转型的升级,+产品、+技术、+创意、+服务、+资本、+项目、+客户、+用户,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实现跨界的聚合,打造一个全新的平台,通过更多的传播形式、更新颖的创意服务,更优质的产品形态,为用户呈现一个更好的品牌形象。
通过改革赋能,现代快报的融合之旅走出“三步曲”后,取得了较好的业绩:近年来,全媒体报道多次受到中宣部和省委宣传部的表扬;经营上,在连续两年亏损后,年实现了扭亏为盈,年报社实现利润又比年增加了20%;年,现代快报先后被评为“江苏十强报纸”、“江苏省新闻出版广电政府奖报刊奖”、“江苏报业融合先进单位”;年9月,中宣部专门就现代快报的一系列现象级作品推出《新闻阅评》,认为“现代快报在媒体深度融合之路上已经初现成效。”
`
一、改革体制架构,重整内部资源
现代快报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决策部署要求,围绕建设新型主流媒体的目标,对组织架构进行了颠覆性的改革。传统的组织架构中,内容和运营、生产与技术、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分为不同的板块,割裂在不同的部门中,沟通、协调成本极大。为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要求,现代快报实行扁平化的运作,对组织架构进行重组,成立了融媒体运营中心,统筹整个报社的融媒体产品的策划、采编、生产、播发、技术支持和推广运营工作。
这个架构设计彻底打破了传统媒体内部各自为战、割裂封闭的组织架构,破除了部门相互分割、自成一体的藩篱,破除了传统采编模式和新媒体采编环节的壁垒,将全部内容生产和经营资源统一到一个平台上,实现了纸媒和新媒体、线上和线下、南京和区域、采编和运营、技术和生产的高效统一和高度协同,报社整体转型为融媒体生产机构。
二、改革考核方案,调动各方积极性
为调动采编人员的积极性,推动媒体融合的步伐。现代快报在生产流程、考核方案上,予以大幅度改革。
在生产流程上明确提出:记者采写的稿件,必须首先给各新媒体终端播发,如果不发或迟发,将进行相应的处罚。在考核权重上,以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权重占比为7:3,这次,现代快报果断将这一比例调整为7:3,新媒体考核占了总权重的70%。
考核指挥棒的挥动,确保了采编团队在融合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地钻研新媒体的受众喜好,以及新媒体的表现形式,省去了以往繁琐且高昂的沟通成本,在多点、多元、多向的融媒体时代,实现了资源的无障碍流动,也极大地提高了现代快报融媒体产品的质量和水准。
目前,现代快报的融媒体产品数量占到全部内容产品数量的80%,现代快报已经不再是一张单纯的报纸,而是一个融媒体产品生产机构。
▲现代快报策划推出的“快报夜读”,举行盛大的展演
三、改革传统思路,“借船出海”打造平台
传统媒体转型移动端,一般都是自己打造平台,但成功的不多。这不仅是因为错过时间窗口,缺少资金技术和人才,更重要的原因是把互联网当作工具使用,却较少触及思想理念的转变和生产体系的革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两张皮”的现象。
现代快报和ZAKER推出的“ZAKER南京”项目,被誉为“借船出海”的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经典案例,此举将现代快报的本地化资源、内容生产优势,与ZAKER强大的平台能力、互联网思维相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开拓江苏市场,既契合现代快报转型的需求,也与ZAKER“区域融媒体”项目方向不谋而合,达到共赢的目的。
目前,ZAKER南京已经成为江苏的三大新闻客户端,全省订阅户万。对现代快报的这一合作模式,时任省委书记李强评价为“不求所有,但为所用”。
因为有着和ZAKER成功合作的先例,现代快报大胆探索,先后与腾讯、梨视频、凤凰、网易、一点资讯等互联网优质平台合作,平台分发的框架初步形成。
四、改革生产方式,“现象级产品”频出
年8月,“52载守边人魏德友”的事迹占据了全国多家媒体的头条。现代快报“一反常态”,大胆创新,不是通过纸媒,而是制作了一个H5来报道这一典型人物,让人眼前一亮,总阅读量超过亿次。这一个H5作品《无人区·52载守边人》,年荣获了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网络专题二等奖。
▲现代快报以H5产品来宣传报道典型,开创了典型宣传的新媒体模式,总阅读量超过亿次
此后,现代快报在内容生产上别出心裁,陆续推出王华、抗洪英模人物、黄大发、塞罕坝等一系列现象级融媒体报道产品,多次获得中宣部及省委宣传部的肯定和表扬。
年4月,现代快报融媒体产品《大发渠》,向“当代愚公”黄大发致敬。年3月,黄大发当选年感动中国人物。
年,中宣部召开塞罕坝报道分享交流会,现场播放现代快报制作的两部视频短片,获得一致好评。年3月,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感动中国特别致敬”。
▲现代快报策划的“书香江苏.走读江南8小时不间断直播”全民阅读大型推广活动
年,现代快报创新活动的报道方式,推出了“书香江苏·流动的盛宴·8小时不间断直播”全媒体报道。年,这一报道荣获江苏新闻奖。
▲现代快报年春节策划的“南京献给中国的5分钟”快闪视频
年春节,现代快报制作的“南京献给世界的5分钟”快闪视频,上线很快被多家央媒和商业网站转载,24小时总曝光量超过1.8亿次,总阅读量超过万。
这些是现代快报改革新闻生产方式、创新报道手段后取得的丰硕成果的一个缩影。
人人都要转型,人人都要创新,融媒体时代的现代快报,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编辑,人人都是摄像师,人人都是主播。
现在,快报记者采访时,不再只是拿着采访本和笔,而是拿着手机,通过手机拍摄制作的一两分钟甚至几十秒的短视频产品,简单加工,立刻就在网上快速传播。
现代快报生产的内容产品,也不再只是单一的报纸上的消息和通讯,而是广泛运用H5、直播、视频、音频、VR、电子号外、动慢、E图等各种新媒体生产手段,生产出丰富多彩的融媒体产品,再通过通过ZAKER南京、快报网、快报白癜风不能吃什么白癜风不能吃什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daikuaibao.com/xdkbnr/10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