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会传染吗 http://m.39.net/pf/a_4722919.html
为历史留存证物,为明天记录今天。年年初,面对史无前例的疫情考验,白衣战士挺身而出,勇赴一线,用生命筑起了一道“白色长城”,打赢了一场与病魔搏斗的战役,期间留下了很多感人的故事。援鄂医疗队队旗、援鄂人员“战疫日记”都成为这段历史的有力见证。
10月19日,南京市援鄂医疗队队旗及援鄂人员“战疫日记”捐赠仪式在市档案馆举行。“我的战‘疫’”评选活动优胜奖获得者及部分援鄂医务人员代表,市卫健委、市档案馆、市委网信办、美篇公司相关负责人出席捐赠活动。
(视频来源:现代快报)活动现场,南京市卫健委党委委员、副主任丁小平向南京市档案馆捐赠了援鄂医疗队队旗,南京市档案馆馆长孔爱萍向南京市卫健委颁发了捐赠证书。"我的战‘疫’"评选活动优胜奖获得者杨永峰、邓净、任婷也捐赠了"战疫日记",并获得了捐赠证书。
杨永峰是武汉开医院二舱的副院长,同时也是第五批江苏援湖北医疗队省队专家、医院副院长。作为"战疫日记"捐赠者之一,杨永峰介绍,自己的日记记录了从2月9日出发至武汉,直到3月17日返回南京的这一段工作经历。再看到日记,也让他想到了在武汉的一些经历。"我觉得这段时间的工作,既是非常好的工作经历,也是非常好的人生阅历。日记是从我个人的视角,记录了我们抗疫的过程。把日记捐给档案馆,让更多的人看到和了解,对大家更好地理解、发挥抗疫精神,有非常好的作用。"
丁小平表示,市卫健委将援鄂队旗及战疫日记捐赠给市档案馆,在保留南京抗击新冠疫情记忆的同时,对今后工作查考、历史研究、经验借鉴也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市卫健委将积极配合档案馆收集整理抗疫档案,把医务人员的先进事迹载入史册,为留存抗疫期间的珍贵记忆尽一份力。
孔爱萍提到,市档案馆是“永久保留梦的地方”,目前拥有约万卷纸质档案和万份数字档案,其中包含36万卷历史档案。疫情期间,市档案馆组建了5个工作小组,开展了一系列新冠疫情档案的收集工作,当中不乏感人的片段,援鄂队旗和战疫日记的加入,定会为档案馆的抗疫记忆增添不一样的色彩。
据悉,为帮助人民群众记录自己的抗疫历史,南京市委网信办、市卫健委、市档案馆联合美篇APP,开展了“我的战‘疫’”评选活动,通过美篇图文创作功能,为大家制作属于自己的战疫日记,以便永久留存。
健康南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daikuaibao.com/xdkbls/12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