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代市长蓝绍敏今年要为南京人办3

每年两会,市民最期待的可能就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为民办实事的内容。今年有哪些利好消息?

1月21日,南京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代市长蓝绍敏作政府工作报告。他表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今年,在广泛征集民意的基础上,围绕群众最关心的公共服务、城市品质、社会保障、居民增收、交通出行、文体惠民、社会安全等七个方面,再办好35件民生实事。

△代市长蓝绍敏作政府工作报告

这些实事哪些与你有关?赶紧来看看

(一)提供优质公共服务

1、扩大学前教育服务供给。

新改扩建幼儿园25所,新创建省、市优质园30所。

2、均衡发展中小学教育。

创建8所小学特色文化示范学校。推进46所"新优质初中"项目建设,新改扩建普通高中6所。新建1所国际化学校。完善小学"弹性离校"工作机制。

3、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新增社区老年人助餐点个,新增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20个。开设老年人家庭养老床位0张。为名居家重度失能老人免费提供一定时间照护服务。对特殊群体老人购买具有防走失定位功能的紧急呼叫终端给予政府补贴。培育扶持个以上社区社会组织,实施万名社工素质提升计划。

4、完善健康医疗服务体系。

医院下派专家名,新建联合病房(区)3个,支持基层医疗机构创成20个市级特色科室,基层首诊人次增长5%以上。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70%。基本建成胸痛、脑卒中、创伤、孕产妇、新生儿五大中心救治体系。为35万企业退休人员提供免费健康体检。新增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10万人以上。

5、建设公共场所母婴室。

在公共场所新改扩建个标准母婴室。

6、继续实施"厕所革命"。

新(改)建城镇公厕85座,达到二类及以上公厕标准;翻改建、出新农村公厕座,达到三类及以上公厕标准。新(改)建旅游厕所80座以上。提升80所学校厕所00平方米以上。

7、创新推进智慧便民。

完善"南京智慧民宿服务平台",新增上线乡村民宿60家。新增旅游咨询服务中心6家以上,更换旅游触摸屏设备20台以上。大力推广手机支付应用于公共交通缴费服务。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和"不见面"审批。

(二)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8、推进棚户区改造。

完成棚户区改造万平方米。

9、加大住房保障力度。

新开工建设保障房万平方米,竣工万平方米。筹集租赁房源万平方米。筹建人才安居房万平方米。

10、改善小区居住环境。

实施老旧小区整治个、万平方米。继续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新建燃气管道公里,改造危旧燃气管道公里。新建绿色建筑0万平方米。

11、提高物业管理水平。

实现新建商品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覆盖率%,已整治出新小区管理覆盖率%,达到优良标准的小区比例达40%。未出新老旧小区基本物业服务覆盖率达80%。创建省市物业管理示范小区和市平安小区个。

12、整治提升水环境。

推进51条河道水环境治理,实施农村黑臭河塘整治,加快香林寺沟片区等河道岸线整治;实施东杨坊地下人行通道、石杨路银龙五期等18处积淹水片区改造。完成个雨污分流片区改造。

13、改造城乡供水设施。

对30处老旧小区低压供水设施进行改造。

14、加强共享单车和道路整治。

强化共享单车停放管理。推进16条主次干道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条背街小巷环境整治,完成80条街巷精细化整治。

15、控制油烟、噪声、扬尘污染。

创建餐饮油烟整治示范街区。开展餐饮业环保专项整治行动。实施地铁、高架桥等沿线隔声屏障建设工程。推广安装扬尘监测设备。

16、提档升级农贸市场。

实现农贸市场提档升级个。

17、打造城乡绿色景观。

实施00株杨树更新改造,建设提升22个市民休闲游园、城市公共绿地,建设公里休闲绿道,新增植树造林3.85万亩,推进公里乡村公路绿化彩化建设。

18、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打造80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启动5个市级田园综合体建设,打造一批市级乡村民宿示范村。

(三)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19、提高医保财政补助标准。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缴费标准从-元/人·年提高到-元/人·年,其中财政补助标准从-元/人·年提高到-元/人·年;

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缴费标准从元/人·年提高到0-元/人·年,其中财政补助标准从元/人·年提高到元/人·年。

对经认定的困难人群参加城乡居民医保个人缴费部分实行全额补助。

20、提高社会救助标准。

适当提高全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同步提高困难人员和优抚对象保障标准。全市困难居民住院和门诊大病医保范围内自负费用医疗救助比例从85%提高到90%。

21、定向帮扶困难群体。

提高困难人群大病保险待遇,各报销费用段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对约2.3万户低保户以及余户特困户免缴生活垃圾处理费。

22、实施价格惠民政策。

确保全市稳定运营的农副产品平价商店不低于家。

(四)促进居民收入增长

23、扶持青年大学生就业创业。

扶持0名青年大学生创业。资助优秀大学生创业项目,遴选个优秀项目,最高资助50万元。加大在宁就业创业高校毕业生租房补贴政策落实力度。

24、增加居民就业机会。

组织招聘会0场,提供就业岗位30万个。开展政府补贴性职业培训10万人次。

25、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1.2万人,农户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比重达80%。建设创意主题农园10个。

26、实施精准扶贫。

扶持个薄弱村(欠发达村)发展物业经济。累计90%以上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0元以上;90%以上的经济薄弱村(欠发达村)村级稳定性收入达到万元。

(五)方便群众交通出行

27、改善道路出行条件。

推进红山路—和燕路快速化改造、尧红路、中央北路(中央门立交—和燕路段)改造、岱山东路北延4处拥堵路段续建工程。建成3条干线公路。续建4条干线公路。推进"四好"农村公路建设,完成公里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和20座农路桥梁建设。

28、增加城区停车泊位。

建成春江学校人防地下停车场等4个人防工程,推进广州路与虎踞关路交叉口等4个人防工程。推进雨花台中学操场停车场等22个公共停车场建设。

29、优化城乡公交服务。

新增、优化、调整公交线路30条,新建公交专用道30公里,新装套"一键拍"移动抓拍设备。更新辆新能源公交车。

(六)推动文化体育惠民

30、开展文化惠民活动。

组织开展公益演出广场行场、公益音乐会22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0场,新建50个"南京市图书漂流文化驿站"。放映农村电影7场。新建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31、推动全民健身。

更新套街(镇)社区基层全民健身工程(点)老旧健身器材,建设50个健身小绿园。为群众提供免费或低价的运动场馆。开展各类群众性体育竞赛与活动不少于2项次。全年体质监测服务人数5.5万人次。

32、开展公益服务活动。

制作并播放公益科普宣传片50集;举办场"南京科协大讲堂"报告会;开展场社区科普大学教学活动。

组织律师走访所学校、0家社区、00户家庭,举办场法律讲座、0次法律咨询服务,办理00件法律援助案件。

本市居民首次办理遗嘱公证,年满70周岁的公证费用减半,年满80周岁的免收公证费用。

(七)强化社会公共安全

33、强化食品安全监管。

对33大类食品抽检率达6份/千人;建设家农贸市场食品安全快检室;在90%的餐饮服务集中区设立食品安全工作站;规范建设2个食品加工小作坊集中区;开展打击食品违法行为专项行动。"三品"产量占食用农产品总量的比重达55%,地产农产品监测综合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

34、建设学生安全护学岗。

设立中小学校园意外伤害救助基金。在全市所有中小学、幼儿园开展"1+N"模式常态化固定护学岗工作。

35、提高消防安全防护等级。

为家养老院、0家困难独居老人家庭、0家"九小场所"安装独立感烟报警探测器等防护设施。免费向市民家庭发放16万个人防应急救援包。

来源:现代快报/ZAKER南京

记者鹿伟耿朴凡/文顾炜/摄

编辑:小鹿

赞赏

长按







































国内成立最早的白癜风医院
乌鲁木齐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daikuaibao.com/xdkbjj/108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