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到十年泰州产业蓝海在哪进来看

现代快报记者倪宁宁吴文锋尹有文

今年春天的全国两会上,泰州市委书记蓝绍敏建议将泰州市列为长江经济带大健康产业集聚发展试点城市。之后,在各种公开场合,大健康产业经常被他提及。日前,他接受了现代快报记者专访。

现代快报:泰州转型升级,为什么选择大健康产业?

蓝绍敏:泰州的转型实际上在江苏走得是比较早的。从年搞医药城开始,省委省政府对泰州就倾注了极大的关心和很多的心血。希望泰州在转型上能先走一步,通过转型留下一个更好的产业,为振兴江苏的经济,也为惠及泰州的百姓。

首先,我们的转型突出了生物制药,突出了医药产业这个重点。而我们在这方面做得已经很有基础,很有特色,很有影响。也做得很辛苦,很艰难,很曲折。因为生物医药的研发决定了它的过程是漫长的。投资多,周期长,风险高。从单纯地盯住药,单纯地制作药,变成一个大健康产业,实际上既是转型升级,又让我们寻求到了一个新的机遇。

其次,根据国际经验,大健康产业在中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大体上,在发达国家,大健康产业已经占GDP的15%,中国的大健康产业才占到4%-5%。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么大一个经济总量,10个点意味着什么?我们现在在找空间,觉得什么东西都过剩,什么东西都没有需求,但实际上这个大健康产业,还有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从这个角度讲,我们看到了这个市场机遇。这个市场不可能全给我,但我是有比较多的空间的。

三是,小康不小康,首先看健康。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设健康中国,在这个理念的背景下,大健康产业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是,我们也在反思。如何差异化发展,依托自己的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探索个性化发展的路径,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在新产业选择的时候,特别是在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中,国家的战略是希望长江的中下游带动长江的上游和西部地区的发展。这意味着产业转移。如果我们把一般性的产业转出去,又没有核心的竞争产品,这很可怕。我们就依托医药城,然后去搞大健康产业。我们找了这么一条路径。至少在长三角,还没有哪个地区和我们一样的思路。在整个产业布局当中,我们以自己作为制高点,我们以更高的姿态,更开放的心态去面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我们把大健康,作为下一轮发展的重中之重。

现代快报:很多城市都选择了生物制药这个产业,泰州的优势在哪里?

蓝绍敏:做药很难,中国经济竞争最激烈的过去是纺织业,现在就是生物制药。我们要走出一条与别人不同的路。把药向前和向后延伸。变成一个大的健康产业。

大健康的发展不单是一个医药城的概念,从泰州来说是一个全域的概念。医药城的药,肯定要把它做好,这个特色不能丢。关于医药城建设,我们定了两个十年目标,坚定不移。这个目标是上一任市委班子定的。张雷书记在离任的告别会上讲了两个十年目标。“一任接着一任干,一个目标干到底,一锤接着一锤敲。”这是我上任后说的。一个市委书记在一个地方的任期是有限的,你提出一些新口号新战略,老百姓是记不住的,如果你做出了一些实实在在的事,历史会永远记住的。我没有目标没有纲领,我就是抓落实的。

现代快报:中国医药城发展的现状如何?

蓝绍敏:医药城,今年预计有5到7个一类新药投入生产,这对泰州医药发展是历史性的一步。这些年我们一直在研究药,但一直没有一类药在生产。一类新药,就是我们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泰州复旦张江药业有限公司,有两个一类新药。一个原料类的,一个成品药。有一个是1.1类的新药,属世界首创。预计7月生产。这种药针对的是血管瘤造成的面部和颈部色斑。患者用这个药,一到三个疗程,就能把色斑褪掉。这种药叫“孤儿药”,市场不可估量。

在长江经济带座谈会,我提议设立一个由政府引导、市场做主体的一类新药研发投资基金。目前国内没有专业资本盯住一类新药的。我们做这个基金,全国的研发成果,我们可以先挑先选。好的项目花钱买过来,附带一个条件——产业化放中国医药城,江苏造,泰州造。“离岸研发,本地转化,先挑先选,江苏造泰州造。”

规模到个亿。这么做属于临门一脚,5到10年,我们就会成为江苏新兴产业的制高点。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医院是治啥的
白癜风诊疗指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daikuaibao.com/bbfz/91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