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雅少年”状元每周
给同学开国画课
□金陵晚报记者 郝也
年10月22日
姓名:辛荷雨杨
学校: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初一(2)班
奖项:南京市“儒雅少年”评选中学组“状元 职务:物理课代表、班级宣传委员
说到“牛娃”,很多人会联想到他/她获得的奖项。“牛娃”必有“牛奖”,否则何牛之有?问题来了,计算机、奥数、英语……技能类的奖项很多,从国家到地方,每个级别都能赛出个一二三等。但要衡量一个孩子的“德”,有什么办法呢?
今年,南京市首次举办了百万未成年人“儒雅少年”评选活动,这项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教育局联合举办的评选,在全市余所中小学、逾30万中小学生中间开展。经过3个月的海选、复赛、决赛,只选出小学、中学组“状元”各一名。辛荷雨杨摘得中学组“状元”桂冠。平时生活中的辛荷雨杨是怎样的呢?五岁学国学,熟读四书五经、唐诗宋词,才上初一已经给同学开国画选修课……“儒雅”小才女果然不一般。
五岁童蒙,熟读国学经典
五岁,还是在幼儿园里淘气任性的年纪,辛荷雨杨就来到徐州的彭城书院学《三字经》、《弟子规》。
彭城书院是公益性质的,致力于国学推广。每周六一次课,负担不重,但能长期坚持去的人,并不多。辛荷雨杨一直坚持到小学毕业,是书院的“明星小学员”,曾被评为“书院的孩子”。父母周末没空的时候,爷爷陪她去。一开始爷爷不太愿意,后来抢着要去,跟孙女一起学国学,他也感到乐趣无穷。以前想不通、钻牛角尖的问题,在国学经典的沐浴下,自然而然地解决了。
到南京来上中学,不能每周去书院,辛荷雨杨仍保持着晨读的习惯。睡懒觉、不到点不起床、上学匆匆忙忙,对于10来岁的孩子来说,有这样的通病很正常,辛荷雨杨却从不这样。她习惯早起一会儿,洗漱完,抽出十几分钟晨读几篇国学经典篇章,再不急不慢地去学校。每天如此,怎么做到的?雨杨引用《弟子规》:“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早晨的光阴尤其珍贵,在懒觉中度过多可惜。
常读国学,很多经典篇章她都能熟练地背诵下来。母亲说,雨杨小学阶段背过《论语》、《大学》、《中庸》,还有《唐诗》、《宋词》,初中开始背历代美文,像《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都能全文背诵。有些背过的,也会忘记,但重点不是要会背,是领悟其中的含义,享受国学带来的精神财富。
班级正能量,有她不一样
雨杨说,小时候学国学,只是觉得新奇,一直抱着学着玩的态度,没有什么目的性。到五年级突然发现国学很有用。那时好多同学开始叛逆,不愿听从父母管教,同学向她抱怨的时候,她才感到自己内心有不一样的地方,比同龄孩子更成熟。回到家,她主动和母亲讨论关于青春期叛逆的问题,她说:“有的同学任性,是因为分不清是非。”是非是什么?国学经典里有答案。比如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喊了半天都不搭理,是不少孩子的通病,在雨杨而言,她不会允许自己这么做。
激烈竞争之下,尖子生之间往往暗怀敌意,这次你考了第一,下次我一定要超过你。许多老师和家长还对这种好胜心点赞。雨杨的心态却不一样,她说:“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她不争第一第二,别人有优秀表现,她观察并学习,自己有什么特长,也将经验和心得与别人分享。雨杨英语很不错,她专门整理了英语巧妙学习方法与同学共享。在雨杨周围,尖子生之间都是真正的好朋友,带动了整个班级也都和谐友好。
雨杨的朋友很多,班里有一个同学比较特别,不怎么受同学待见。大家都不跟她玩,她很孤独,雨杨却愿意做她的好朋友,跟她一起想创意、做手工。
“有时候孩子说出来的话,对大人也是教育。”雨杨妈妈说,一次雨杨跟两三岁的小宝宝玩了好长时间,大人劝她不要浪费时间,她反过来劝大人要多一点爱心和耐心。
每周给同学开国画选修课
上学期,雨杨还成了小老师,给同学开国画课。从小学国画,雨杨一直有绘画特长。在初中入学意向调查中,她就毛遂自荐当宣传委员,经常给班级出板报。学校搞爱心义卖,很多同学批发小商品来卖,她别出心裁,捡来银杏叶子在上面作画,还用宣纸绘出国画小品,装裱在小相框里卖给同学。
班主任缪亚琴为此注意到这个文雅端庄又有创意的女孩,她买下了雨杨的银杏画,在随后“学生系列讲堂”活动中,她建议雨杨给同学开讲国画。刚接到这个任务,雨杨有点紧张,她没想过自己也能当老师教同学。在母亲的鼓励下,她做了大量准备,先到自己的国画老师那里去请教,然后在本子上写下详细的教案拿给缪老师看。
每周五放学后,雨杨的国画课就开讲了,一开始全班同学都来试听,雨杨还有一点羞涩,讲课时声音不是很响亮。缪老师把“小蜜蜂”借给她用。几次过后,雨杨的状态越来越好,她可以独自到图书馆查资料备课,上课时已经不需要“小蜜蜂”帮忙了。
为了协调好备课和自己的学习,做到忙而不乱,她一般都在周六周日进行首次备课,是为“知新”,周三、周四再“温故”一下,周五课上就能从容不迫。
她还逐渐找到了自己的讲课模式——先介绍一些国画背景知识,再当场示范指导同学绘画。试听课结束后,自动留下听她国画课的同学还有十多人,占全班总人数的1/3。雨杨的国画课坚持了整整一学期,这学期,缪老师还想请她给同学们讲国学。
用绘画表达对国学的理解
在“儒雅少年”评选活动中,雨杨的临场表现给评委留下很深印象。此次评选不以单一场次的比赛定成败,而是通过6天5夜训练营的方式,综合考量选手素质。在国学知识比赛中,当专家问到对“绝地天通”的理解时,雨杨用铅笔画了一幅画,当她将复杂难以说清的国学思想赋予一幅儿童画时,专家为之赞叹不已。
其实,用绘画来记忆、理解国学经典,在雨杨来说已成为一种习惯。“有一些知识点,死记硬背很枯燥,我就把它们画出来。”雨杨说,她曾经根据《核舟记》的课文,画出一只符合课文意思的核舟来,老师在课上还展示给全班同学看。
参加这次评选,辛荷雨杨印象最深的是评委专家戴传江博士的一句话:“来到这个提升营不要一味追求名次,关键是做好当前的事。”她说,白天,工作人员每时每刻都在认真工作,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确保我们的安全;晚上,他们悉心安排我们洗漱休息,还排班巡夜。“我觉得,他们正用实际行动给我们上真实生动的国学课。”
外表文雅内心坚毅
这个孩子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文雅,看起来文文弱弱,内心却坚定又有毅力。不管是站军姿还是升国旗,她都很专注,一动不动。而有时候,她又表现出童真童趣、活泼好动的一面。
雨杨学习成绩上领先,心态也比较平和,她能注意到别人的需要,特别善解人意。
平时她不那么光彩夺目,比较低调内敛,当老师交给她任务的时候,她非常有责任心,会想方设法去完成,而且也完成得很出色。雨杨的优秀,跟父母的家庭教育分不开。特别是母亲,在教育上很有心,我还曾邀请她的妈妈在家长会上发言。
国学指引了心的方向
国学经典好比一张地图,拿到地图你不看、不用,地图也发挥不了作用。跟女儿一起学国学的过程中,我们全家都特别强调身体力行,按照经典里说的去做。首先父母要以身作则。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家长自己做到了,孩子就不会叛逆。
学国学,也改变了我们做家长的心态。以前我们多多少少也有些功利心,总希望孩子成绩好,重视考试分数,现在我们心态也平和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是最重要的,让孩子看到周围人的温暖,感受这个世界是温暖的,她就容易找到幸福。
国学指引了心的方向,方向一旦正确,可能速度不一样,最终的结果总会让自己满意。
辛荷雨杨心系书院,争取一切机会回到书院接受恩师教诲。图为年8月23日,书院处暑茶会上辛荷雨杨给汉风先生做书童时在书院牌匾前留影。
附录:参赛感受
作者:辛荷雨杨
年4月,全市多所学校的中小学生积极参加由南京市委宣传部、南京市文明办、南京市教育局主办的百万未成年“儒雅少年”评选活动,海选分为小学组和中学组。班主任推荐了我参加此次“儒雅少年”评选活动。
首先是参加海选。我们先在校团委进行初评,准备充分的我来到团委活动室。来自各班的选手们都信心满满,准备评选。在评委老师们鼓励的眼神中,我自信地完成自我介绍,经典朗诵以及老师提问。最终,学校推荐包括我和李赟涵在内的六位同学参加6月份的复赛。
在复赛环节中,专家评比和公众北京治疗白癜风最有效医院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最有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daikuaibao.com/bbfz/6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