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报道那些追宇宙的人含星之所在

《星际穿越》热映,科幻火了。

现代快报网11月23日南京电(记者郝多王颖菲贾磊)黑洞、维度、重力等成为网络热搜的词,刘慈欣和《三体》被反复膜拜,几个科幻网站这两天快被挤爆,甚至昨天有新闻爆出,北京师范大学将首次招收一名科幻文学博士生。

科幻迷也首次迎来了正视的目光——在此之前,这个群体一点儿也不受待见,谈论宇宙、机器人、黑洞、星球大战的年轻人往往被扣上不务正业的帽子。科幻照进了现实,有人预言与之相关的产业会成为财富的另一个聚集地,“想象力就是生产力”。可也有人不这么看,他们认为,首次暴露在阳光下的中国科幻,有些“生不逢时”。不过,无论如何,科幻,连带科幻迷,这些追宇宙的人总算不再默默无闻了。

人物:李庆杨 身份:科幻作家墨熊

作品:《末日祷言》、《斑鸠》、《苍发的蜻蜓姬》等

年龄:31岁

白天工作,晚上写科幻小说

南京人李庆杨的生活颇有些分裂,白天时,他是南京出版社的编辑,打交道最多的,是社科类的书籍。到了晚上,他的身份就成了“墨熊”——一个在电脑屏幕上探究宇宙与人性的科幻作家。

他更喜欢第二个身份。“墨熊”这个名字看起来有些不着调,在科幻圈里却小有名气。有时间时,李庆杨不光会跟王靖康、刘慈欣这样的业界大神交流想象和心得,还得到网上接受粉丝的“质疑”。

百度“墨熊吧”目前有个粉丝,李庆杨的微博上有0多位粉丝,这都是他的铁杆读者。

“其实我写的科幻小说并不多,到现在,也就五六部。”李庆杨说,他是半路出家。

年出生的李庆杨,童年时,就赶上了信息时代的开始和网络时代的黎明。“小时候就能看到很多科幻书了,而且当时有很多科幻动画片。”李庆杨说,当时他就喜欢写些东西,四年级时就开始尝试写科幻故事。

跟其他同龄男生一样,李庆杨的童年也离不开电子游戏。“我喜欢那些科幻背景或者带一点科幻元素的游戏,比如说《辐射》,这成了我第一本长篇小说《末日祷言》的灵感所在。”李庆杨说。

这位80后在年走上了科幻作家道路,如今看来,当初的选择颇有些机缘巧合。“当时,我正痴迷地玩着电脑游戏‘魔兽世界’,在里面有一个虚拟的朋友兼对手,大家联系多了,线下也成了朋友。”李庆杨笑着说,“后来我才知道她就是迟卉,当时她在《科幻世界》杂志社任编辑。”

《科幻世界》是中国科幻迷眼中的启蒙者与丰碑。在跟迟卉聊天时,她鼓励他去试试写一本专业的小说。

大概花了数月的时间,李庆杨完成了《末日祷言》,在这个20万字的长篇小说里,他描述了一个世界末日后的废土世界,着墨的重点却放在了人性上面。后来,这本书于年被发表在《科幻世界》的增刊上面,再后来,这本书被忠实的粉丝奉为神作。

“如果按照专业划分的话,我这本书其实算是轻科幻,有科幻的元素,却依然是人的故事。”李庆杨说,这本小说让他打入了科幻作家的圈子,认识了王靖康、刘慈欣等大神,也从这些大神身上汲取了养分。

后来,李庆杨的《斑鸠》获得华语科幻星云奖中篇小说银奖,再后来,《苍发的蜻蜓姬》获得角川华文轻小说暨插画大赏长篇组金奖。这个半路出家的科幻作家一发而不可收。

年轻的李庆杨毫不讳言自己从网络时代获取了灵感。“我的很多灵感来自电影、游戏,所有科幻题材的电影和游戏,我都有兴趣尝试下。”李庆杨说,这正是80后、90后中国科幻人的优势所在。

李庆杨正筹划着一部新的科幻小说,最近,他正在网上学习物理、生物之类的基础知识,尽量在小说里增加科幻的元素。

人物:李一 身份:“星之所在”科幻书店店长

爱好科幻:25年以上

年龄:35岁

开网络书店,和全国的科幻迷交朋友

在李一的淘宝店里,知名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三体》全套,摆在首页的显著位置。甚至有一张大幅图片的链接,直通“刘慈欣专区”,旁边的推荐语写着“在中国科幻之巅思考宇宙”。同时,在“时光杂志铺”里,也收藏了《科幻世界》《飞·奇幻世界》之类的国内知名科幻杂志。

而在店铺的其他位置,则摆着诸如宇航员小夜灯、《银河系漫游指南》中的小机器人金属徽章、《星际迷航》进取号星舰主题的水晶内雕等精美的周边产品。

曾坐在窗前,用“意念”召唤外星人

李一的“星之所在”科幻书店,开了6年,是国内最大的科幻、奇幻类图书网店之一。在售的科幻、奇幻类图书,至少达到五六百本。对于这个从小的科幻迷来说,这样一个书店,足以成为他毕生的事业。

今年35岁的李一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自己对科幻书籍的热爱始于小学。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从地球到月球》,威尔斯的《火星人如入侵》,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吸引。

因为对宇宙产生了兴趣,小学时,他曾央求爸爸花了在当时不算便宜的元,买了个单筒望远镜,可以看到月球上的环形山。这个痴迷科幻的男孩,甚至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每天晚上坐在窗前,希望用“意念”召唤外星人,“最大的心愿就是让飞船通过脑电波找到我,那时我就可以看看外星人长什么样了。”李一笑着说。

如果说小时候读科幻作品只是觉得好看,那么作家王晋康年发表在《科幻世界》上的科幻作品《亚当回归》,则让当时正念初中的李一真正感受到了震撼,并迅速着了迷。“我看完文章,突然意识到,世界有很多可能性。”

因为这个震撼,从初中开始,科幻书籍成为了李一生命中的一部分。除了出售的图书,作为资深科幻迷的李一也自己留了很多书,有时淘到绝版书,尽管一本能卖出几百块,他也不会卖。至今,他自己的科幻类书籍已经收藏了四五百本。

第一单自己送货,边开店边做公益

研究生毕业后,东北人李一选择留在了上学的城市,北京。学国际企业管理的他顺利进入一家咨询公司,收入不错。但在一次半年的出差后,李一选择了辞职。

“我当时快30了,想做点自己想做的事。”科幻方面的工作一直是李一的理想,科幻书籍又是他的最大爱好,他决定开个书店。“没做可行性分析,做完项目就辞职了。”

“科幻迷的人群分散,他们很像太空中的星星,在国内其实很多,但具体到某一个城市,就很稀薄。”他意识到,做网店最合适。

李一回忆,第一单生意,因为对方要得特别急,想送人,还是自己送过去的。这位客人看见店主送货深受感动,之后就成了回头客。

自己做客服、一个人打包、手写快递单,尽管忙不过来,但最开始一天能卖出三五本书,还是让李一很开心。同时他坚持从第一天开店起,就从出版社进正版书。

书店开了一年多后,书店的销量蒸蒸日上,他不得不请妈妈也从东北赶来帮他打包。

李一感慨:“书店能坚持到现在,除了家人的帮助,更多是科幻迷的支持。”他说,曾有顾客告诉他,从书店“一钻”时就在这儿买过书,现在眼看着书店已经达到了“四皇冠”,每次来买书,都有“回家的感觉”,让他感动不已。

“这个群体很有爱。”李一说。

利用这份“爱”,李一连续两年办起了“星之心公益”。第一年是每月一个主题进行募捐,比如地震捐款、或者为孩子筹措营养餐,书店每月也固定捐款元。到年底,书店一共捐了0多元,科幻迷共捐款3万多元。

第二年,他把分散的项目集中起来,在贵州山区小学建成了5个“星空图书角”,定期募捐、寄运《科幻世界》之类的科幻杂志、书籍,以及其他适合孩子看的书,同时寄去一副太阳系的挂图。他希望这些孩子和他当年一样,被这个广大的世界和宇宙所震撼,打开他们的视野,让他们看到大山、中国、地球以外的天地,从而影响他们的未来人生。

人物:游良勋 身份:科幻论坛版主/技术人员

爱好科幻:近30年

年龄:37岁

他主持的论坛,吸引了许多“科幻大拿”

今年37岁的游良勋,是北京一个普通的上班族,但到了知名论坛“飞翔科幻网”上,他就变成了颇有名气的资深版主。

花一天下载一集《星际迷航》也开心

在小学和初中时,游良勋只是“零零散散”地接触到科幻世界,“当时网络不是很发达,最多看看杂志,或者买个光盘看点科幻电影。”因为获知消息的渠道不多,周围也没人有同样的兴趣爱好,游良勋一直觉得,自己只是一个人。

直到5年,他找到了《星际迷航》,也就找到了“伴儿”。

这部播放了几十年、至今已有多部电视剧、1部动画片、十几部电影的经典科幻作品,让游良勋一下着了迷。

“先看电影,然后开始从网上找电视剧。”那会儿的上网费和现在差不多,游良勋回忆,大概一百到两百元包月,但是相比人均收入,还是不小的一笔费用。因为当时网络速度不快,在线看视频非常卡,游良勋选择把电视剧全部下载下来,“差不多下一集要24小时。”

年,他还买了科幻相关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模型——《星际迷航》中的“企业号星舰”,花了三百元左右,安上电池,模型就可以亮起来。

做论坛版主,为科幻迷服务

“挺激动。”游良勋至今记得,拿到寄来的模型的当天,一下班他就冲回了家,装了六七个小时,直到凌晨才把模型装好。之后,他兴奋地将自己的模型展示在了飞翔网上。

与此同时,日渐发达的网络也让他找到了志同道合的网友。飞翔网的主要人群是大学生,其次是上班族,每个行业都有,年龄大约在20到30岁。

这个云集了科幻爱好者的论坛,是科幻迷们的大本营。机电专业毕业的游良勋,凭借他的热忱和专业,从几年前开始,成为了“星际旅行”版的版主。

因为有着机电专业的理论背景,游良勋坦言,自己曾是“挑刺”的那一部分人,用一些人的说法,就是“硬科幻”派,“喜欢用技术的、理性的科学理论去分析。”而当时论坛里,也能看到不少有见地的文章,“大约在两三年前,经常能看到有文采、有见地的文章和评论。曾经有一些很有想法的人出现在论坛上。”据他所知,其中有《科幻杂志》的编辑、外文出版社的工作人员,以及《星际迷航》电影的翻译者。

微博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比较好
北京看白癜风去哪家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daikuaibao.com/bbfz/21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