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一首临江仙引发震惊北宋朝野的假新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这首词作于元丰五年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这一天晚上苏轼和几个好朋友聚餐,大家玩儿的很high也很雅,东坡诗兴大发,连作了几首词,如此兴致,少不了多饮几杯酒,结果醉得不省人事。半夜三更醒来后撑着醉意倦意寻至家门,家中书童早已进入深度睡眠,怎么敲门都听不见,只听得他鼾声如雷。门反锁了开不开啊,没办法,苏轼只好步行到江岸倚着竹杖听江声。江上清风徐徐拂来,此时酒也醒了七分,不由得想到自己不容乐观的处境。唉!长恨自己身不由己的追逐功名,何时能潇洒的抛开世俗的钻营苟且呢?夜深风静江面如同锦缎平展开来,何不乘上不系之小舟任其漂泊,在江海中寄予余生!因为苏轼头天晚上没回家玩失踪,第二天苏夫人发布寻人启事,由此惊动了黄州太守,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朝廷要人要是在黄州地界失了踪,那他这个太守可是要吃不了兜着走。那年月也没有GPS,于是太守找来昨日与东坡一起聚会的几个人,想在他们身上寻些线索,这几个人回忆说东坡先生昨晚写了首歌,其中有两句歌词“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有些蹊跷,关键他还反复的唱个不停。循着这个线索太守找到了江边,发现苏轼的外套丢在江岸,人却不见踪影,难道苏轼一时想不开跳江了不成。这可吓坏了黄州太守,于是发动衙署所有办公人员,水陆空地毯式搜索,终于在黄州一处高坡上发现了睡意正酣的苏东坡,虚惊一场,结局完美,太守也总算松口气儿了。也不知怎的,黄州这条假新闻竟然光速传到了首都,竟还传进了皇宫,宋神宗在吃饭的时候听说了苏轼已不在人世的假头条,连连唉声叹气,喃喃自语:“人才难得,人才难得啊”,并深感惋惜,心痛不已,连饭都吃不下了。我不过是让他到地方历练历练,积累些执政经验,终究是要启用他重回中央的,怎么就不在人世了呢,这么有才的人百年难遇,怎么就离我而去了呢?宋神宗正在这儿伤春悲秋呢,大内总管给他上报黄州快报,说苏轼找到了,苏轼没死,活得好好的呢,这时神宗皇帝如释重负、如获至宝,心情好了,把饭又热了热吃个十分饱。苏轼不愧是国之瑰宝,失踪一会儿便朝野震动,估计即使身处逆境,东坡也应该有些小得意和小欢喜,上至玉皇大帝下至卑田乞儿,都那么喜欢他,有什么理由不振作精神积极向上呢,此身的确非我有,却怎能忘家国天下,待到退休时年,江海再寄余生。事实上能屈能伸、坚忍不拔的苏轼一直走到人生的尽头也没有萌生归隐的念头,他仍是那个充满理想、积极向上、乐观豁达、不醉不休的达人东坡,依然是那个充满着善良有爱,以家国为己任,想要为民做事,奋斗到最后一刻方才停息的东坡,这样的人格、精神与超能战斗力,难怪失踪了一宿就能上全国头条,真是不服不行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daikuaibao.com/bbfz/159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