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违的‘全国人口大迁徙’又回来了。"看着武汉高铁站台满是旅客,医院急诊科副主任陈旭锋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作为援鄂抗疫医生,看到武汉恢复往日,心情十分激动。
今年国庆,恰逢中秋,八天假期为全国人民弥补了一个因为疫情而打断的春节,陈旭锋所看到的正是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一场"迟来的春运":回家、旅行、结婚、合作……在这个八天里,全国人民挤上高铁,在空间腾挪之间谱写了一部浩瀚的高铁进行曲。
为了记录这场世界上最为壮大的人口迁移,国庆八天假期,央视新闻、现代快报等全国多家媒体推出"坐着高铁看中国"专题直播报道,八天八线,穿山越岭,走过多公里的高铁里程,记录祖国好山好水好人情。在高铁直播间,我们看到了什么?看到了危难之际,全民用迎难而上的决心换来了今日的山河无恙;看到了游子们的乡愁,他们的归途与征程彰显了经济强势复苏的信心;看到了国家战略出台后各地务实落实和久久为功的恒心;看到了无数中国人的初心,自强不息,勇往向前。看见决心:万千白衣战士换来今日重逢10月1日,上午11时8分,援鄂医生、医院主任医师潘纯重新踏上拼命守护过的武汉。站台上,彭博手捧鲜花,接到了三度将自己从死神手中抢回的救命恩人。"谢谢潘医生,是你给予了我新生。"站台上,彭博不停感谢潘纯。1月26日,作为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潘纯"单骑"赴鄂,医院,开展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他在离危险最近的地方,坚守92天,成为近名患者的生命守护者,彭博正是其中一位。时间拨回到年初,疫情汹涌而来,本是万家团圆的时候,武汉却陷入至暗时刻。一批批医护人员从全国各地奔赴湖北,志愿者们不顾危险,四处奔走贡献力量……终于每一个人"战胜疫情"的决心和努力汇聚成光,照亮武汉度过至暗时刻。正是这份全民抗疫的决心,以及白衣战士迎难而上的勇气,潘纯救活了彭博,换来他一家的团圆。"看着窗外满是绿色的风景,心情也格外轻松,当时去武汉只有战胜疫情的决心,现在多了一份欣赏风景的闲心。"陈旭锋告诉记者。全国人民对武汉的帮助与关爱,也被武汉人牢牢记在了心里。国庆期间,武汉小姐姐李慧赐制作了旅游攻略,感谢"同胞与我同袍"的情谊,希望大家都能来看看全国人民同心协力守护的武汉。一碗热干面,一杯桂花糊,成为无数因为疫情而不能归家武汉游子的早餐。如今,家国皆安,双节同庆,热闹与喧嚣重现。去看一眼武汉、回家吃顿团圆饭、见一见老朋友,飞驰的列车上,人们怀揣着期待,向"迟来的春节"奔赴。看见信心:"迟来的春运"背后是活力中国10月2日,"一票难求"的京沪高铁上车厢里充满了乘客们的欢声笑语,在"迟来的春运"大军里,来自徐州的刘佳也登上了这列帮助他"双城创业"的列车。
年,刘佳考取上海同济大学,一人坐了一夜的绿皮车赴上海求学。年大学毕业后,刘佳留在上海工作。年,刘佳已经成为一家上市工作的副总经理。那一年30岁的他却决心回老家徐州创业。创业的这些年中,刘佳在上海和徐州各开了一家公司,京沪高铁通车让他可以抓住上海一线城市的技术与市场,又能发挥徐州的人才资源优势。在京沪高铁直播间里,刘佳坦言,高铁是政府投入的基础设施,但真正受益的还是老百姓,而他就是其中之一。"我觉得,我们公司就是长三角一体化的受益企业。就拿京沪高铁来说吧,我两个公司分别在上海、徐州,一个是京沪高铁起始站,一个是京沪高铁进出江苏的第一站,两个公司对接起来也很方便。"刘佳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他们公司在苏南的很多城市都有业务,他经常坐着高铁谈业务。而刘佳也将开始新的创业之旅,"前段时间我去过南京的软件谷,感受到了那里的创业氛围,让我非常心动,我准备在南京开一家分公司来拓展业务。"这样一来,在京沪这一条线上,在长三角这片区域,刘佳就能打造起自己的"创业小三角"。列车飞驰中,刘佳的"三城创业模式"即将启航,而更多的人的团圆之旅也已圆满。婆婆做的辣椒酱、妈妈种的大石榴,充满爱的家乡味道跟随人们一起乘高铁返程。10月7日,合肥南站,家住安徽淮北的赵大同和爱人拎着大包小包,正准备换乘高铁前往浙江宁波。说起家乡的美味,赵大同合不拢嘴。"我儿子10月4日结婚,喜糖带回去给工友们沾沾喜气。老母亲今年89岁了,这些是她特意让我们带在路上吃的,有苹果、石榴,足足有10斤沉。"来自湖北的李艳琴夫妇,带着一岁半的孩子也圆满完成了团圆之旅。他们随身携带了一桶辣椒酱从老家荆州出发,坐上了返程列车。"我和我老公都是湖北人,湖北人都爱吃辣,婆婆就特意花了两天时间给我们做了两大桶带回去吃。高铁上,在外的游子满载家乡的味道,重启新的征程。车厢中的"乡愁味",是无数游子前进的动力,其中蕴藏着经济强势复苏的信心。看见恒心:国家战略地方久久为功坐上G,列车驶出上海站,一路向西,途经苏州、无锡、常州、镇江,1小时53分钟后抵达终点南京站。这趟列车刘向宁坐了数百次,作为在南京工作的上海人,每周往返于南京职场与上海家之间。"沪宁城际是维系我‘双城记’最好的工具。"刘向宁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像刘向宇这样双城生活的人很多,得益于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他们也被称为"长三角人"。而支撑长三角一体化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便是高速铁路,近年来,随着京沪高铁、沪宁城际、宁启铁路,以及今年刚通车的沪苏通铁路,轨道上的长三角已经成为现实。10月4日,在G次列车上,沪宁城际规划的亲历者、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涛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沪宁城际高峰期两三分钟一班,比有些市内公交还频繁,在巨大社会需求推动下,这条长公里的沪宁城际铁路已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客流密度最高、运营效益最好的高铁线路之一"。年11月5日,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首次被国家领导人提出为国家战略。年12月6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出台,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基本蓝图。作为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区域,沪苏浙皖四地已经形成了颇为壮观的城市群。"当你坐在高铁往外看,长三角城市的楼宇是连绵不绝的,城市已经全部连在一起,这是所有人对长三角城市群最重要的观感。"刘向宇说。在现代快报的直播车间,每天穿梭在上海与苏州工业园区之间的王加强、半小时通勤上海与昆山的同城生活网友刘庆华,都拿出特意打印的厚厚的沓高铁票,摆出了一列列"和谐号",驶向他们的双城记。国家制定发展战略,各地坚定落实执行,沪宁城际、沪苏通铁路正是实现形式。而在杭黄高铁上,看到的则是美丽中国的现实图景,更是沿线各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10月3日,在"水秀山清最诗意——杭黄高铁直播间",列车飞驰,窗外是西湖、富春江、千岛湖、黄山,景色美不胜收,而在车厢内,中国山水画"第一神品"《富春山居图》徐徐展开,供旅客欣赏。望着窗外的美丽景色,来自全国各地的乘客纷纷拿起手机拍照。"杭黄高铁的‘最美铁路’称号名不虚传。"乘客告诉记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杭黄高铁沿路的浙江、安徽正在努力践行这一理念,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无论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还是美丽中国建设,都是国家既定的发展战略,在高铁之上,看到的是地方坚定落实、久久为功的恒心。看见初心:复兴路上圆百年梦"苏北通高铁的初心终于实现了。"在徐宿淮盐客运专线上,淮安乘客李欣告诉记者,年12月16日,徐宿淮盐高铁、连淮高铁开通运营,苏北进入了高铁新时代。在李欣看来,苏北高铁可以说是等了年。苏北地区处京杭大运河要塞,是古代最为重要的南北交通干道,但在近代铁路时代,京沪铁路改线南京、安徽地区,由此奠定了京沪高铁走向,通高铁也成为了万苏北人多年的梦想。尽管错过年,但苏北终于迎来高铁通达。10月5日,在"网红老铁来带货——徐宿淮盐高铁直播间",高铁赋予了苏北人民发展新经济的机会。在直播间,宿迁市宿城区埠子镇蚕桑村书记周炳均给家乡代言又带货,他年放弃高薪回乡做起书记,带领村民走出了一条"新丝路";淮安创业达人"渔姑娘"韩文静,在南京学习工作后,毅然回到家乡,开起了农产品加工厂,带动当地人就业的同时,还把淮安的味道端上了更多人的餐桌;盐城"文明阜宁"新媒体主播陈晶晶和可爱的小女孩慢慢,用一首《我家在盐城》,打动了所有人。徐宿淮盐沿线的主播们把"大集"搬到了列车上,为自己的家乡带货,利用高铁促进苏北乡村振兴。10月8日,在"百年京张冬奥梦——京张高铁直播间",当列车从八达岭长城脚下穿过,与多年前京张铁路并肩前行时,同样见证了中华民族铁路梦的初心。年,京张铁路开工建设,全长米的八达岭隧道是京张铁路的关键工程。当时,中华大地上尚没有一条国人独立主持设计、建造、运营的干线铁路。但留学归来的詹天佑实现了这一突破,他将南美伐木所用的"人"字形铁路首次运用在我国干线铁路上,通过延长距离,顺利通过了京张铁路关沟段33‰大坡度,将原本需要开挖多米的八达岭隧道缩短为米。京张铁路也被称为中国人自己设计建设的第一条"争气路"。高铁秉承这一初心,经百年跨越,当前中国高铁里程已突破3.6万公里,成为领先全世界的轨道建设技术。年冬奥会召开的日子越来越近,在京张高铁直播间里,冬奥冠军武大靖的启蒙教练谷英鹏不仅带来了运动员时期的四枚奖牌——两枚金牌、一枚银牌和一枚优胜奖牌,讲述了每一块奖牌背后的不易。在与武大靖的直播连线中,这位世界冠军也正在坚持他的初心——积极备战,争取在年北京冬奥会再创佳绩。"我也想亲自去看一下冬奥会场馆建设成什么样了。"武大靖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他一定以最好的竞技状态、最饱满的热情,迎接接下来的比赛和训练,早日坐上冬奥专线。京张高铁遇上北京冬奥会,既有百年铁路人初心,更是无数体育健儿初心梦圆的时刻,而这背后都是近百年来无数国人孜孜以求的民族复兴梦。来源:现代快报+/ZAKER南京
记者:熊平平周明
编辑:沐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